濟南這個區1024個共享車位免費開放

4月18日,濟南市槐蔭區在區招生考試中心(原濟南九職專)舉行“共享車位,讓城市更文明”活動啟動儀式,號召槐蔭區文明單位節假日、雙休日向社會開放“共享車位”,濟南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楊峰參加活動。

濟南這個區1024個共享車位免費開放

以下為首批共享車位位置:

第一批(單位/共享車位位置)

1.振興街街道辦事處 德興東街774號和諧佳苑四區西門向南100米

2.五里溝街道辦事處 經四路370號蔡公時紀念館門前

3.青年公園街道辦事處 岔路街111號辦事處為民服務大廳門前

4.南辛莊街道辦事處 南辛莊中街126號便民服務大廳院內

5.中大槐樹街道辦事處 經四路681號辦事處院內

6.道德街街道辦事處 道德新路1號辦事處北院

7.營市街街道辦事處 營市東街6號辦事處西側

8.西市場街道辦事處 北大槐樹街168號辦事處院內

9.張莊路街道辦事處 段店北路157號辦事處院外

10.段店北路街道辦事處 段興西路8號辦事處院內

11.匡山街道辦事處 張莊路297號辦事處院內

12.美里湖街道辦事處 西沙路兩側

13.興福街道辦事處 順安路濟南西行車公寓向北20米興福街道辦事處職工停車場內

14.玉清湖街道辦事處 經十西路3333號辦事處北行50米

15.臘山街道辦事處 濟兗路462號辦事處綜治中心院內

16.吳家堡街道辦事處 濟齊路149號辦事處院內

17.槐蔭區委黨校 段北東路12號區委黨校院內

18.槐蔭區教體局 經六路667號,濟南市槐蔭區招生考試中心(原濟南九職專)院內

19.槐蔭區財政局 張莊路367號財稅大廈樓前

20.槐蔭區住建局 張莊路327號區住建局院內

21.槐蔭區市場監管局 緯七路133號區市場監管局北院

22.槐蔭區機關事務服務中心 經十路28988號區政務服務中心(樂夢中心停車場)

23.槐蔭工業科技園綜合服務中心 槐蔭工業科技園管委會(原柳荷園)院內

24.槐蔭區交警大隊 二環西路美里路口向南100米路東槐蔭大隊四中隊院內

25.槐蔭區國有資產運營有限公司 北小辛莊西街63號(原桃花源水上人家院內)

26.槐蔭停車管理運營公司 經十西路29851號區政務中心西側停車場

合計:1024個

據瞭解,首批有千餘個免費“共享車位”供市民週末、節假日停車,既方便市民外出休閒購物拉動消費,也有助於提升城市功能品質,助力省會提高文明程度。

濟南這個區1024個共享車位免費開放
濟南這個區1024個共享車位免費開放

眼下,機動車保有量越來越高,停車難儼然成為了眾多城市的通病,特別是週末、節假日,更是讓出行的市民倍感頭疼。近年來,伴隨著方特、宜家、迪卡儂、奧特萊斯等旅遊消費業態入駐,槐蔭成為了廣大市民週末、節假日休閒娛樂的好去處,停車難的問題也進一步加劇。

“針對群眾的訴求,槐蔭區此前已在槐蔭財稅大廈進行了共享車位的試點,並取得了良好的社會反響。”槐蔭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在試點的基礎上,槐蔭區文明委發出倡議,將共享車位作為向社會提供的一種公共服務產品在全區推廣,全區機關、事業單位積極響應,26家文明單位率先垂範,在雙休日和節假日向市民免費提供1024個共享車位,方便市民休閒購物。

濟南這個區1024個共享車位免費開放

“7座及以下(車高1.8米以下)車輛均可停放,市民前往共享停車點後車上乘客在入口下車,駕駛員在進行個人身份掃碼登記、測溫後簽訂共享車位使用承諾書,隨後在現場管理人員引導下有序停車,停車時間為8:00-17:00。當共享停車位滿時會關閉共享車位入口。”工作人員向記者講解了共享車位的使用辦法。

濟南這個區1024個共享車位免費開放

此外,為了確保共享車位真正服務市民,槐蔭區聘請了16位市民代表擔任“文明單位共享車位監督員”,他們將監督共享車位的開放情況,並根據使用中遇到的各類問題隨時提出建議。

濟南這個區1024個共享車位免費開放

“停車難一直是困擾廣大消費者和商家的一大難題,特別是在疫情期間鼓勵自駕的情況下,停車難問題尤顯突出。作為一種把資源整合優化再配置的惠民措施,共享車位不僅可以合理利用資源,緩解停車難題,還能夠帶動人流、物流,繼而促進消費,暢通經濟循環,將進一步為企業復工復產創造更加良好的營商環境。”濟南華聯商廈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執行總裁陳錫忠表示。

“政府拿出這麼多共享停車位肯定能大大緩解市民的停車難題!”市民吳先生為槐蔭共享車位豎起了大拇指。他說,能夠免費使用政府部門、事業單位的停車位拉近了政府與群眾之間的距離,讓他感受到了槐蔭的開放與熱情。

濟南這個區1024個共享車位免費開放

記者瞭解到,首批1024個車位僅僅是槐蔭區共享車位的開始,下一步槐蔭區將發動更多的文明單位拿出更多的共享車位供市民使用。

來源:天下泉城

濟南這個區1024個共享車位免費開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