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類考研分數又漲了,為何研究生水平卻連年下降 | 爭鳴

藝術類考研分數又漲了,為何研究生水平卻連年下降 | 爭鳴

文 | 張燚

教育部近日公佈全國研究生招生最低分數線,藝術類的分數又漲了。

這本應該是好事,表明藝術類考生的素質越來越高。但是詢問多個不同類型音樂院系的研究生指導教師,大家的反饋出奇一致:研究生水平連年下挫,苦惱!

怎麼會?縱向比,藝術類考研分數線2015年是325(僅列A類地區,下同),2016年至2018年是335,2019年是340,今年是347,分數連年上升。橫向比,無論是學術型還是專業型,藝術類分數線都在近二十個門類的考研分數線中久居第二、第三位,也是“頭部”。

那麼,為什麼我們會普遍感覺音樂類研究生越來越不能“打”(其他專業也差不多)?朋友J給出了答案:“你有沒有聽說過寧波大學?這所學校今年碩士招生指標是3340個,擴招擴了44%。”

遙想我剛進入大學的1995年,那時全國研究生招生總數剛剛4萬,僅比10個寧波大學的招生數量多一點。而我碩士畢業次年的2005年,全國研究生招生規模則已經達到31萬,2020年我預計更會破百萬。25年來,中國研究生招生數量就像坐上了竄天猴,在“學歷軍備競賽”的航道上狂飛……在這種情況下,大家感受到研究生素質連年下降,實屬正常。

但眼前連年上升的考研分數線卻讓人大惑不解,這到底是什麼回事?

其實,考研總分線根本就不具備參考價值,因為其中的專業科目往往由各個學校自主命題自主批改,給多給少自己說了算。考研國家線中具有參考價值的是全國統一的英語和政治單科線,這個線以前是45以上(當年我為了過英語線費力著實不少),現在則是連年在40分以下,去年和今年都是38分。38和45貌似差了7分,但這7分卻區分了“剛及格”和“學渣”兩個品階。為什麼?因為完全不懂英語僅亂填選擇題也可拿到15分,隨便背兩篇英語套路作文可以再多拿10分,即是說38分中有價值分數僅是13分。今年藝術類考研總分線比管理類、經濟類、金融類都高,但人家的英語和政治單科控制線是48-49分,有價值分數是23-24分。孰高孰低不是很清楚嗎?

事兒是清楚了,但藝術類考研的總分線更高,這又是什麼操作?

有人會說,“操作很簡單啊,分數注水就行了。”

錯!我們都知道危害食者健康的人神共憤的注水豬肉,但注水豬肉的增重不過10%。如何達到增重20%?這就必須非法注射色素、防腐劑和藥物。

一位老師反映,考研分數何止是增加20%?“說注水100%,那都是不瞭解行情。除了國內頂部的一些學校,注水200%都屬正常。30分都難給的卷子你非要給130分(專業單科滿分150),你能說這是注水嗎?這是打藥!”

為什麼這麼瘋狂“打藥”?因為對於絕大多數二三四五六流學校,你不這麼做就沒有學生願意報考。學校面子難看,學院考核減分,說出來人家笑話。學生考這個學校,如果一門專業課隨便寫幾個字還拿到一百多分,“好嘛,這次考不上下次還報,反正也不用費心思。”“360分還考不上這個爛音樂院系?也好,我可以調劑到其他更好的音樂院系。”所以,一些學校往往在統一批改考研試卷前開大會進行動員——動員“打藥”。

我的經歷與前面所說不同,但也可佐證分數“打藥”之說。我在兩所學校做過研究生改卷工作,這兩所學校的音樂專業都需要從外調劑考生。那麼是不是我們改卷“手比較緊”?非也,原因可能在於我們只敢“注水”不敢“打藥”罷了。

至於我接觸到的調劑過來的初試總分高達380(一般來說300分的專業科目要拿到280分)以上的同學,不僅沒覺得見到了“天縱奇才”,而且算不算合格的研究生都是兩說。

事情到這裡就“真相大白”了嗎?沒有。

英語科和政治科是國家統一命題,啟用前屬於國家機密中最高的“絕密”級別,這事不好碰、不能碰。但專業考試就不一樣了,雖然啟用前也絕對要保密,具體監管卻松多了,很多出題老師都將之化為“生財之道”,明裡暗裡開展“例行考前輔導”。亦即是說,即便是質量堪憂的專業答卷,其質量也存在較大水分。

然而,即便不把這個因素計算在內,也有老師如此預測:“如果進行考研專業試卷核查,將會發現高達80%以上份額的試卷存在嚴重‘打藥’情況。如果不是,那就是評分標準本身即有問題。”

只是,看到各類文稿義正辭嚴標明“研究生考試工作”是“為國家選拔高層次專門人才”,就不知道是該笑還是哭。

- THE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