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列廈門第七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同英布店曾是廈門最大綢布商行

廈門網4月17日訊(廈門日報記者郭睿)日報聯合廈門市申報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簡稱市申名辦)發起的廈門歷史文化老照片好故事徵集,前日收到一張同英布店廣告單的翻拍資料圖,這是在廈臺胞收藏家洪明章通過日報退休編輯盧志明發來的。就在本月,廈門剛剛公佈了第七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名單,同英布店舊址就名列其中。

名列廈門第七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同英布店曾是廈門最大綢布商行

同英布店舊址如今入駐著酒店、餐飲等業態。記者郭睿攝

名列廈門第七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同英布店曾是廈門最大綢布商行

同英布店廣告單的翻拍圖。洪明章供圖

位於思明區橫竹路與大同路交叉口的同英布店舊址,是一棟建造於民國時期的四層磚混騎樓式建築。如今這裡入駐著酒店、餐飲店、服裝店等,只有靠近大同路一側牆面上的一塊“同英絲綢公司舊址”標牌,提醒著路過的人們,這是棟有故事的建築。

業務範圍遍佈全省

1903年,南安人卓長福租賃如今橫竹路與大同路交叉口的房屋,經營綢布和雜貨,取名同英布店。1913年,卓長福把店交給兒子卓德成、卓綿成和卓全成三人合夥經營,由卓全成擔任經理。隨著生意越來越好,同英布店實行批零兼營,不僅在廈頗有名氣,業務還開拓到了省內多地。

據說,卓綿成熟悉外語,布店能夠直接從香港及國外廠家進貨,既降低成本又豐富了品種。盧志明回憶:“同英不僅有嗶嘰布、卡基布等時尚高檔布料,也有普通布料,各種檔次都有。”郭坤聰說,同英布店當時二樓還有樣品室,展示著流行的服裝款式,客人可現場量體裁衣。

上個世紀一度是廈門最大綢布商行的同英布店,承載了幾代廈門人的共同記憶。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盧志明有時會陪母親去同英布店買布,“賣布師傅從身後櫃子裡取下顧客看中的布匹,熟練地向上揚起,布匹就嘩啦啦在櫃面上展開。”他回憶道。

老闆精通經商之道

能夠成為幾代廈門人的共同記憶,不僅是因同英銷售多樣布匹,還因其精通經商之道,針對不同客戶介紹不同產品。

“當年布是相對昂貴的用品,同英布店不僅不會短尺少寸,布匹賣到最後一截還常常打折或贈送。”盧志明回憶,到了使用布票的年代,一些質地較薄的布,憑一尺布票也有可能買到一尺多甚至二尺。同英實實在在的促銷方式,也是其門庭若市的一個因素。

上世紀末,隨著成衣市場的出現和繁榮,以同英布店為代表的老牌布店隨著時代變遷慢慢門庭冷落。據老人們回憶,同英布店在本世紀初就已關門歇業。只餘大同路橫竹路交叉口的舊址,成為近現代廈門繁華生活的見證。

【點擊】

百年老字號的雙語廣告單

在廈臺胞收藏家洪明章收藏的這張資料圖,是同英布店的廣告單。本報退休編輯盧志明通過其上全部使用繁體字以及三位數的電話號碼等信息,推斷這張廣告單應是民國時期的。

儘管年代久遠,但廣告單的設計如今看來仍不過時,而且還是中英雙語的。上面除了經營範圍、聯繫電話等信息,還有醒目的“真不二價”四個字。

盧志明告訴記者,同英的廣告單不僅有廣而告之的作用,在很長一段時期,店裡都是將這種廣告紙作為包裝紙使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我們去同英買布,店裡就是用類似這樣的廣告紙把布包起來。”

承載老廈門人的記憶

到同英買布,是許多老廈門的共同記憶。“當時同英布店生意很好,我們也去那裡買過布。”走訪同英布店舊址時,一位陳姓長者告訴記者,過年前的同英布店更是熱鬧,店內人聲鼎沸,婦人們忙著挑布,孩子們也跟前跟後湊熱鬧。

“我們一家三代都光顧過同英布店。”廈門民俗專家郭坤聰回憶,上世紀50年代,讀小學的他穿過同英布店做的衣服。“我母親在同英做過旗袍,我的女兒到上個世紀70年代還在同英買過花布。”

【徵集令】

●徵集範圍:歷史文化街區、歷史風貌建築、歷史文化名人、非物質文化遺產、古樹名木、廈門老字號等歷史文化要素的圖片資料、文字資料、口述資料、相關線索。

●徵集時間:即日起至5月6日

●徵集渠道:撥打廈門日報讀者熱線968820,或發送線索資料至本次徵集專用郵箱[email protected],或在“廈門日報”微信公眾號、“廈門日報”官方微博留下您的聯繫方式。

展開閱讀全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