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讀】準格爾旗境內古老的騾馱轎婚禮,比現在的婚禮熱鬧多了!

【夜讀】準格爾旗境內古老的騾馱轎婚禮,比現在的婚禮熱鬧多了!

故鄉的騾馱轎

騾馱轎是娶親用的。過去,家鄉一帶娶媳婦大多用騾馱轎。因為騾馱轎大氣體面富態喜慶。男方講究用,女方也要求用,所以騾馱轎就成了深受歡迎的娶媳婦工具了。每到臘月,娶親的日子稠,男方須提前向趕轎的人家預定,並且反覆叮嚀好聚親的日子、行走線路及其他相關事項,直到趕轎人拍著胸脯做了保證後,才放心離開。趕騾馱轎的人家不多,周圍幾道樑上也就那麼六七家。

【夜讀】準格爾旗境內古老的騾馱轎婚禮,比現在的婚禮熱鬧多了!

騾馱轎轎身為長方形,長約七八尺,寬約四五尺,高約六七尺,前後通空,兩邊轎壁上各有一玻璃小窗,頂子為半圓拱形,轎內可坐三四人。轎子固定在兩根長轅杆上,兩根轅杆前後部位的中間各有一根橫木,中間的孔和兩螺鞍上的兩根豎著的短鐵柱相穿插,便於牲口轉向。娶親那天,轎子披紅掛綵,轎簾布幔鮮豔奪目,十分漂亮。兩匹騾子都是經過主人訓練性情溫順的中年騾子,體態毛色基本一致。娶親那天也被主人一打扮了一番,籠頭兩旁系著紅藍綵帶,頭頂上還架著一面小圓鏡,亮閃閃的。脖子上套著一圈大響鈴,每個鈴子有兩顆雞蛋大小,響起來哇楞哇楞的,十分洪亮,稱為哇鈴。

【夜讀】準格爾旗境內古老的騾馱轎婚禮,比現在的婚禮熱鬧多了!

兩匹騾子既健美也神氣。趕轎的人,也是被主家看上的人。一般都是穩重踏實的中年壯漢。因為趕轎的人責任重大,特別是遇到雨雪天或是走在崎嶇的山路上,每走一步都要特別小心,要讓前後兩匹騾子步調一致緊密配合。轎上坐的是新媳婦和送親迎親的女賓。按照娶三送四、姑不娶姨不送的規矩,兩親家早已安排好了迎親和送親的男女人選。轎內,娶親女賓坐前轎口,新媳婦坐中間,送親女賓坐後邊。娶送的男賓有的騎牲口,有的騎車子,有的步行,但都要和騾轎同行。快到男方家時,娶親男賓趕忙放幾個麻炮,把信息傳遞回去。一聽到炮聲,男方家僱的鼓手和眾親友還有看熱鬧的人就吹打著、說笑著迎了過去,而且接連放炮。頓時,騾子的哇鈴聲、吹鼓手的嗩吶鑼鼓聲、炮聲歡笑聲響成一片,喜慶氣氛達到高潮。

【夜讀】準格爾旗境內古老的騾馱轎婚禮,比現在的婚禮熱鬧多了!

騾轎來到院外,將轎卸下,後轅杆揚起,前轅杆放低,娶送親戚和新媳婦依次下轎,男女娶送親嘉賓都被迎回貴賓房上炕喝茶吃茶食。新女婿陪同新媳婦被同輩親友耍戲為難一番後被送入新人房。這時,兩個轎伕拴好騾子,飲過水,上好草料就算完成任務了,然後拍一拍塵土,也被迎進了貴賓房,喝茶抽菸聊天。一會兒,結婚典禮開始。待一整套儀式結束了,廚房裡也漂來了濃濃的席味。這時,代東開始安人準備開席。兩個趕騾轎的人這時被稱為騾戚家,也一定要安排成頭一批坐席而且坐正席。體現了主家對趕騾轎人的尊重和感謝。

【夜讀】準格爾旗境內古老的騾馱轎婚禮,比現在的婚禮熱鬧多了!

隨著時代的發展,騾馱轎己漸漸談出了人們的視線。近年來己很少有人用騾馱轎娶親了。生活水平提高了。農村人也趕城裡人的時新,用開小車了,覺得有氣派更有面子。現在條件允許,倒也是一種不錯的選擇。車雖多,但沒有騾馱轎那種喜慶氣氛。

【夜讀】準格爾旗境內古老的騾馱轎婚禮,比現在的婚禮熱鬧多了!

今天,騾馱轎不見了,但遇到婚宴喜事,那渾厚響亮的哇鈴聲有時還在耳邊響起。

作者簡介:

李景森,1946年4月降生在準旗榆樹灣李家大院。大專學歷,從教30多年略有心得,2002年退休,喜讀書好作文。

來源:大美準格爾

【熱點】官宣!這些考試,取消!

【聚焦】準格爾旗的這些人坐不住了,買買買...

【闢謠】國家不再對新冠肺炎病人免費治療?真相來了

本期編輯:張樂樂

校 對:劉浩

【夜讀】準格爾旗境內古老的騾馱轎婚禮,比現在的婚禮熱鬧多了!
【夜讀】準格爾旗境內古老的騾馱轎婚禮,比現在的婚禮熱鬧多了!【夜讀】準格爾旗境內古老的騾馱轎婚禮,比現在的婚禮熱鬧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