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深度貧困發起總攻·涼山戰報|決戰“哈里果” 搶工“搶”人搶運

向深度貧困發起總攻·涼山戰報|決戰“哈里果” 搶工“搶”人搶運

3月24日,布拖縣基只鄉老古村8、9、10組安置點建設施工現場。

向深度貧困發起總攻·涼山戰報|決戰“哈里果” 搶工“搶”人搶運

安置點施工情景。

向深度貧困發起總攻·涼山戰報|決戰“哈里果” 搶工“搶”人搶運

新修的建材運輸路上,挖掘機正在平整路面。本欄攝影本報記者 王代強

蹲點位置

涼山州布拖縣基只鄉老古村8、9、10組安置點(彝語地名“哈里果”)

點位情況

老古村位於布拖與昭覺、金陽三縣交界處,地理位置偏遠,是涼山州的“極度貧困村”,建檔立卡貧困人口155戶734人。

四川日報 記者 王代強 梁現瑞 袁敏

涼山州脫貧攻堅進入全面收官的緊要關頭,住房建設是一塊必須啃下的“硬骨頭”。

易地扶貧搬遷,“哈里果”共5個住房安置點在建,其中8、9、10組安置點涉及57戶,雖早在去年3月開工,但受自然環境、疫情等因素影響,至今年3月中旬施工進度仍不足20%,距最後交房期限僅剩兩個多月。時間緊迫,當地如何克服重重困難,把耽誤的工期搶回來,如期讓群眾搬進新家?

3月24日至29日,記者蹲點“哈里果”,直擊該村安置點工地晝夜奮戰、與時間賽跑的點滴。

搶工

“點長”蹲守現場,按一圖一表檢查進度,工地晚上加班成常態

“過來嘛,我就在安置點上。”3月24日上午,得知記者來到基只鄉,鄉黨委書記阿什曉紅叫我們直接去工地。

老古村面積10.2平方公里,從山腳到山頂,海拔從100多米升至3400米,一般人要走3個多小時。我們從老古村村委會旁一條“草路”向上攀爬70多米後,豁然開朗:在近乎筆直的山坡上,“掏”出一片工地,這就是8、9、10組安置點。

工地上,攪拌機“哐當哐當”聲、鋼筋碰撞敲打聲、貨車裝卸聲、電焊切割聲此起彼伏,木工、磚工、水電工、鋼筋工各司其職,緊張施工。一部分房屋正在封頂,一部分房屋在砌磚牆,還有一片地基剛平整出來。

為趕進度,基只鄉啟動住房建設“點長”機制。聯鄉幹部、副縣長呂勇任“總點長”,負責督導進度、解決問題。

鄉上副職以上幹部為“點長”,分包全鄉12個在建安置點。“哈里果”的“點長”是鄉黨委副書記陳星。他每天至少跑點兩次,有時待一整天,解決疑難問題。鄉黨委副書記王銳剛到鄉上工作不久,也迅速參與進來,為陳星分擔任務。

王銳手上拿著一圖一表:工程進度計劃圖,從3月19日至5月31日,從一層磚體、二層磚體、封頂、屋面瓦,到水電、廚房、廁所等項目,明確具體完工日期;住房建設情況每日推進表,統計當日施工人數,以及基礎、主體、裝修裝飾等部分的進展。

“天天對照圖和表,一項一項核查。”王銳說,“哈里果”安置點57戶住房任務按貧困戶優先原則進行建設,確保貧困群眾第一時間住進新房。

施工方中電建建築公司布拖分公司快馬加鞭,晚上加班施工成為常態。記者蹲點5天,工地變化明顯:多棟房屋外牆日漸“長高”,地基區域已在澆築地圈樑……

“合同擺在那裡,我們一定按時交房!”中電建建築公司基只片區負責人張亞洲說,現在大家上下一條心,千方百計克服困難,正努力把耽誤的工期搶回來。

“搶”人

一天打200多個招工電話,想盡辦法補用人缺口

“300元一天干不幹?”3月25日,巴中籍勞務分包商李林明打了200多個招工電話。他幾乎隔一兩天就能為“哈里果”工地輸送一批工人,但還是很頭疼,“小工一天200元,鋼筋工300元,工資已開到極限,再高就虧本了。”

務工人員短缺是駐點工長徐春兵最擔心的事。他算了一筆賬:按正常施工配比,一套房需 2名工人,57套房就要114人。而工地人最少時僅10多人。去冬天氣寒冷,混凝土澆築等作業無法進行,加上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工人有一些流失。

今年3月中旬,呂勇和鄉幹部現場辦公,換掉舊的勞務分包商,工地才步入正軌。3月25日當天,工地上已有95名工人。但每天上工人數很不穩定。“山高路陡,這裡環境太艱苦了。”李林明坦言,他從西昌、巴中招的人,到現場下車一看,吃飯、住宿不便,晚上又冷,轉身就要回去,“前幾天拉了100多人,後來只剩20多個。”

48歲的小工王桂英來自通江,每天收入200元。25日中午,她正一根一根地搬運木料,“累倒是其次,主要是睡覺惱火。”她指著一棟還沒封頂的房屋地面說,“我就睡那。”和她一起來的,還有文先貴等幾個老鄉,都表示“生活條件太差”。“不是不願意花錢給工人們租房,是附近太偏僻,無房可租。”陳星也很無奈。

3月26日下午,工地一次性辭退 20多名木工、磚工。陳星聞訊衝到工地。一瞭解,原來責任並不在施工方,而是這批工人技術不行,乾的活質量達不到,而且價格高。

萬幸的是,通過緊急聯繫勞務分包商,一天內,一批新到的工人補齊缺口。記者統計,3月24日至29日,工地施工人數基本保持在95-110人之間,但依然達不到預期。

“趕工期,就要超常作為。我們對工地的要求是要達到150人,也在和企業一起想辦法,給他們送熱菜熱飯,送鋪蓋。”陳星說。

搶運

能調來的單橋貨車都調來了,為運建材新建了一條路

3月27日,中電建建築公司一位領導來工地查看進度,反覆強調建材保供:“假如3米鋼筋不夠,就把6米的切成兩段用,虧本也要上!”

“建材來之不易!”徐春兵說,為確保建材供應,公司多方打通購買渠道。工地一些水電材料、模板等,多數是從基只鄉周邊施工場地蒐集、運輸而來。

經多方協調,目前工地建材需求基本能滿足,只是有些缺磚。“布拖縣周邊只有兩家大型磚廠,這段時間供需緊張,只能定量供應。我們多方聯繫,不惜從遠一些的磚廠高價購買運來。”

建材運輸,也是一件頭疼事。由於基只鄉一些關鍵道路正在修建維護,太重的車輛無法通行。“擔心壓壞路面,我們把布拖、西昌周邊能調用的單橋貨車都調用了,一趟接一趟地運,一車接一車地跑。非常時期,就不要計較成本了!”張亞洲說。

運輸路途也並不平坦。從布拖縣城出發,記者駕車跟在一輛拉磚的貨車後,一路上大坑小坑不斷,迎面駛來的大貨車晃晃悠悠,擦身而過,捲起三四米高塵土。不到50公里路程,開了3個多小時。

初步估算,“哈里果”安置點工地用磚量在80餘萬匹左右,約重2000噸。按每車載重5噸計算,要運400車次。

“這段時間,我們也在積極與企業聯繫,要求滿負荷運輸,確保建材供應。”指著遠方,陳星介紹,“你看那條路就是不久前專為這個點運輸建材而新建的。”那條路上,一輛黃色挖掘機正來回將路面壓實。

“有什麼困難,大家一起想辦法。”3月29日上午,陳星又把施工方、勞務總包方叫到一起,找公司、找貨車。

坐在一條用幾塊木板、幾顆釘子“潦草”釘成的凳子上,徐春兵再一次撥通磚廠老闆的電話。遠方,一輛輛貨車轟鳴著,向工地駛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