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时而生,晚清台湾建省始末

台湾省是我国二十三个省之一,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然而台湾建省时间并不长,建省的背景、过程、方式和影响很值得我们了解。

本文将从台湾建省前的历史沿革、台湾建省的原因、过程和影响几个部分去了解这段历史。

台湾建省前的历史沿革

三国时期,吴国孙权派将军卫温率一支由一万余名军士、三十多艘船组成的船队到达夷洲(今台湾), 这是是中国大陆居民利用先进的文化知识开发台湾的开始。

隋唐时期,开始有大陆人渡海到达澎湖列岛定居生产。

12世纪中叶南宋将澎湖划归福建路晋江县管辖,并派兵戌守,这是台澎地区被纳入中央政权统治的开始。

元朝开始在澎湖设澎湖巡检司,隶属福建泉州路同安县。

明朝依元制,继续在澎湖设立巡检司,负责台澎地区的治安与庶务。

17世纪20年代的明朝末叶大陆居民开始大规模移居台湾,给台湾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以极大推动,台湾自此进入大规模开发时期。

1626年至1642年西班牙殖民者也曾侵占北台湾,后被荷兰人驱逐。

1661年南明郑成功率大军横渡海峡,驱逐荷兰人,改台南赤坎城为承天府,设一府二县,另设一司为澎湖安抚,这是台湾本岛第一次有中原建制出现。郑成功率领军民在台湾南部屯田垦荒发展生产,明郑末期,台湾已经有二十余万来自大陆的移民。

1683年7月8日,清政府派福建水师提督施琅率军向台澎金厦进攻,郑克塽率众归顺清政府。至此台湾在清政府直接统治之下。

1684年(清康熙二十三年),清朝设置台厦道,台湾与厦门共署,设一府三县,置台湾为一府,称台湾府,府治设在今台南,下辖台湾县(今台南)、凤山县(今高雄左营)、诸罗县(今嘉义),隶属于福建省,道署设于厦门。台湾重新纳入中国中央政府的统一管辖之下,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与大陆的联系更加密切,成为国家统一整体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这种情况大概延续了接近两百年,一系列事件打破了原有的秩序,使得清政府重新考虑边疆建制问题,其中就包括台湾建省,那么,台湾为什么要建省呢?

台湾建省背景原因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后,西方列强不断鲸吞蚕食中国领土、领海。列强先后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迫使清政府割让数百万平方公里领土,逼迫清政府打开国门,开口通商。

而作为我国东南海上门户的台湾,战略地位突出,成为列强窥伺的重要目标,这期间发生了两件影响到后来清廷对于海防和台湾问题方针的大事件:

1、牡丹社事件

同治十年(1871),60多名琉球人乘船遭遇台风,漂流到台湾南部登陆,其中54人被台湾土著居民杀害,其它人被清政府送回国(此时琉球已被日本实际控制)。日本以琉球漂流民在台湾被杀为借口,向清政府发难,乘机侵略台湾。

1874年2月6日,日本政府通过《台湾番地处分要略》。4月组成所谓的“台湾生番探险队”3000人,由陆军中将西乡从道率舰队侵略台湾,并在琅峤登陆,并很快与台湾当地原住民交战。牡丹社酋长阿实禄父子等战死。7月,日军以龟山为中心建立都督府。在战前日本曾经专门派遣各路间谍乔装打扮成清朝探险队对当地进行了长时间的细致调查,收集了相当丰富的连清朝人都没有的第一手资料,这个探险队的队长叫桦山资纪,对,就是后来的日本海军军政部长,差点死于甲午海战,后来成为日占台湾的首任总督。


应时而生,晚清台湾建省始末

日据台湾首任总督桦山资纪


子曾经曰过,师出必有名,日本人作为东亚文化圈的人当然很懂这个道理,那么他们不能仅凭一份自说自话的《台湾番地处分要略》就强行登堂入室吧,日本人以生番非清廷法度内为由(事实上,原住民确实不受清廷约束),要用日本人的套路来“惩罚”他们,这就是日本人的“名正言顺”。

所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我大清正经历洋务运动,实现了所谓“同治中兴”,再说了,西洋人欺负我也就算了,你一个东亚小跟班也来蹬鼻子上脸,真当我华夏无人了么?于是派福建船政大臣沈葆桢率军直赴台湾,这个沈葆桢何许人也?洋务派重臣,福建船政学堂创始人,另外还是林则徐的女婿(这位沈大帅时常把自己伟大的岳父挂在嘴边)。沈葆桢到达台湾后,态度很强硬,一面令军队控制各出险要对日军形成优势,另一方面等待朝廷指令与日本方面展开交涉,而日本方面由于劳师远征,兵力有限,后勤无继,也愿意谈判。谈判最终的结果是清政府与日本政府于10月31日签订《北京专条》,清政府付给“日本国从前被害难民之家”抚恤银10万两和日军在台“修道建房等”40万两,咦?清廷方面不是占优吗,怎么还赔钱?因为这一年刚过完年,同治皇帝没了,整个清朝忙着权力的过渡,没有精力管远在天涯海角的台湾,于是息事宁人,给点钱打发走日本人得了。

这里再插播一个支线任务,日本人在1879年强行吞并了琉球,设立了冲绳县,正式把琉球纳入到日本的版图中,晚清的朝贡体系在一点点肢解。

牡丹社事件,以赔款五十万两白银的结果草草了事,看似风平浪静了,但事后清廷并没有抛之脑后,他们开始注意到台湾这个地方,其地位并不简单。

1874年12月,台湾事件的当事人沈葆桢奏请将福建巡抚移驻台湾,认为“台湾海外孤悬,七省以为门户,其关系非轻”,主张“先得一主持大局者,事事得以纲举目张”,可仿江苏巡抚分驻苏州之例,福建巡抚驻台湾,统率台湾文武官员及处理一切善后事务。

1875年4月,总理衙门与吏部议定,“移福建巡抚驻台”。后因福建巡抚“长驻海外,将变成台湾巡抚”,给会商请示造成“贻误”,于是移驻台湾改为“冬春驻台,夏秋驻省”。11月27日,清廷谕允。

丁日昌任福建巡抚后,认为福建巡抚“冬春驻台,夏秋驻省”,无法保证“夏秋之间生番不蠢动”,“外人不侵凌”,于台防台务仍存隐患,因而请求朝廷“速派威望夙著知兵重臣,驻台督办”,专责台务,此议引起清廷的重视。

1877年1月,刑部侍郎袁葆恒也上奏清廷,主张改福建巡抚为台湾巡抚,这一主张更近于建省之议。他认为“台湾之地,虽僻处海疆,而物产丰富,各国垂涎”,“非专驻大臣,镇以重兵”,“未易为功”,“请改福建巡抚为台湾巡抚,驻台湾,而以总督办福建全省事,各专责成”。这一建议直接影响着台湾建省大计的实现,在台湾建省观念上是一次大的突破。

清廷以此相对稳妥折中的做法保证了对台湾地区一定程度的把握。不过好景不长,几年后发生了另一件足以令东南局势翻天覆地的大事,也就是“中法战争

2、中法战争

中法战争,是1883年12月至1885年4月,由于法国侵略越南并进而发展到侵略中国的一次大规模战争。1884年中法战争爆发后,台湾海防的地位日趋重要。

法国在越南北部大败清军后,组成了由孤拔率领的远东舰队,开赴东南沿海,整个大清的海防形势骤然严峻起来,清廷也意识到台湾这个东南门户在这场战争中的作用。

那这时候台湾岛上是什么情况呢?

前文提到的清廷处理台湾问题的这种方案,半年驻福州半年抚台的制度到这时并没有起多大作用,原因就在于,由闽赴台,往返时间漫长,行政效率低下,根本没有时间去真正抚台之事,加之福建本省事繁,其执行难度是巨大的,而此时巡抚大人恰巧正在福州;军备方面,一个台湾岛驻军并不少,但来自淮军湘军各部的将官互不统属,级别又都不低,缺一个位高权重的人来节制诸军,发挥台湾守军的最大能量,因此,这时候台湾实际上处于群龙无首的状态。

这时候清廷想到了赋闲在家多年的淮军名将刘铭传(这个人是台湾建省的关键人物),为了让他能全权督办台湾防务,清廷授了他福建巡抚加兵部尚书衔(很罕见的从一品巡抚,而且是武将),节制闽台各地军务,兼理粮饷。左宗棠在入军机不久后也因中法战争迅速被派往东南前线统筹防务,刘铭传在法国海军封锁海峡和情报部门监视的情况下,来了一招金蝉脱壳,偷偷来到了台湾,率领岛上驻军顽强抗击法国舰队和陆战队对基隆的攻击(基隆有煤矿,当时海军还处于燃煤蒸汽时代)。


应时而生,晚清台湾建省始末

台湾首任巡抚刘铭传


法国舰队攻击台湾无果转而把目标投降福州,那里有福建水师和船政学堂以及左宗棠、沈葆桢等人创建的马江船厂,法国人不宣而战,全歼了福建水师,此战过程实在荒唐,这里我们不赘述。

此战之后,慈禧太后怒不可解,对法国宣战,法国舰队移师封锁台湾海峡,进攻台北淡水,刘铭传等苦战击退法军进攻,重创远东舰队司令孤拔(后伤重不治),而西线法国陆军在广西边境镇南关被冯子材指挥的清军重创,中法战争朝着有利于清朝一方发展,导致了法国茹费里内阁下台。


应时而生,晚清台湾建省始末

老佛爷表示这口气不能忍,打他娘的


两边都不想继续打下去,这就轮到著名的“交涉专家”李鸿章出马了,1885年5月13日,清政府任命李鸿章为谈判代表,与法国政府代表、驻华公使巴德诺在天津开始谈判中法正式条约。6月9日,在天津签订《中法会订越南条约》。法军6月2日撤离基隆,7月21日撤离澎湖。清廷承认越南脱离清朝保护,其他方面,不割地不赔款,清廷觉得,都挺好。


应时而生,晚清台湾建省始末

"交涉专家"李鸿章


但中法战争还是刺激了清廷的神经,海防重任似乎远比想象中的重,台湾关乎海防全局,不应完全依赖福建。清廷内部进行了一次加强海防的讨论,台湾问题成为此次讨论的重要内容之一。

钦差大臣、督办福建军务左宗棠上《复陈海防应办事宜请专设海防全政大臣折》和《台防紧要请移福建巡抚驻台镇慑折》,分析了台湾为七省门户,关系全局的形势,比较了十年中先后提出的“巡抚分驻”、“兼顾省台”、“简派重臣”、“建省分治”诸方案,建议将“福建巡抚改为台湾巡抚,所有台澎一切应办事宜,概归该抚一手经理,庶事有专责,于台防善后大有裨益”。大臣们赞成台湾建省的居多数。


应时而生,晚清台湾建省始末

护国柱石左侯爷


1885年10月12日(光绪十一年九月初五),慈禧太后据军机大臣、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会同议奏的结果,颁诏决定:“台湾为南洋门户,关系紧要;自应因时变通,以资控制。着将福建巡抚改为台湾巡抚,常川驻扎;福建巡抚事,即着闽浙总督兼管。所有一切改设事宜,该督详细筹议,奏明办理。”以此为标志,清廷正式决定设立台湾省,任命刘铭传为第一任巡抚。

我们可以认为中法战争是台湾建省的催化剂,似乎台湾建省已经势在必行,但刘铭传第一时间拒绝了出任台湾巡抚一职,这是为什么呢?


应时而生,晚清台湾建省始末

清廷收复台湾后的行政区划沿革



台湾正式建省

刘省三这时候为什么打退堂鼓了呢?不是他不愿意去当这个台湾巡抚,而是实在当不起。因为在此之前,台湾的经费、物资、兵备都是福建省统一负责的,台湾地缺人少,承担不起独立建省的供给,一旦台湾福建分离,原来由福建省提供的钱粮供给都不会有了,并且建省后就得独立的向户部赋税了。这些让台湾独立面对是相当困难的,刘铭传上了一道《台湾暂难改省折》详细叙述为什么台湾难建省,主张先办防务、练兵、清赋等,待财政充裕,条件成熟再行改省。

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海防大局形势急迫,清廷体量刘铭传的难处,清廷打破常规,先建制后建设,要求各省海关以及福建蕃库继续负责台湾方面的粮饷供应,另外,仿新疆建省先例(这也是今后将要介绍的晚清边疆建制),改“台湾巡抚”为“福建台湾巡抚”,巡抚驻台北,而福建巡抚事务由闽浙总督兼管。

台湾被分为南、中、北及后山四路,由原来的2府8县4厅改为3府1州11县5厅。


应时而生,晚清台湾建省始末

台湾岛三府一直隶州示意


应时而生,晚清台湾建省始末

新设省行政区划表


台湾为南洋门户,业经钦奉懿旨将福建巡抚改为台湾巡抚;刘铭传所请从缓改设巡抚,着毋庸议。……台湾虽设行省,必须与福建联成一气,如甘肃、新疆之制,庶可内外相维。着杨昌浚、刘铭传详细会商,奏明办理。——《光绪帝谕》


1887年2月13日刘铭传正式走马上任,担任首任“福建台湾巡抚”。到1888年福建台湾双方交接事宜完成,台湾省规模初具,算是正式实现分治。从元朝设立“澎湖巡检司”到此时,在充满风雨的550年之后,台湾成为清朝的第20个行省。


应时而生,晚清台湾建省始末

台湾产光绪年间银元



台湾建省前后的故事大致讲完了,至于之后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甲午战后一纸条约台湾被割让给日本,前文提到的桦山资纪成为了日据台湾首任总督。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丘逢甲


直到50年后的1945年10月25日,国民政府在台北中山堂举行"台湾对日本的受降典礼"。标志着被日本殖民统治五十年的台湾及其附属岛屿及澎湖列岛正式重回祖国版图。

1949年国民党败退台湾,一湾浅浅的海峡,留下太多遗憾和乡愁。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余光中《乡愁》

台湾建省的影响和意义

1、政治上,清政府在台湾设行省,直辖于中央政府,意义在于提升台湾的行政层级和政治地位,其影响及于现实。一方面,深化了台湾建制,从原来粗糙的台湾一府三县到三府一州十几个县,更有利于有效施政。另一方面,台湾建省充分体现清廷对于台湾的主权宣示。建省之后,台湾仍与福建保留着若干行政上的关系,台湾省的全称为“福建台湾省”,这种特殊性在于维系台湾与福建内地的原有联系,使之更具整体性,而不是孤悬海外。

2、军事上,台湾在海防全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清政府在外患频繁的影响下,逐步加强对台湾的控制,刘铭传在中法战争后采取了一系列具体作法加强了台湾防务,提高了台湾的战略地位,有助于抑制日本觊觎台湾东北部附属岛屿的阴谋,台湾作为东南海疆屏藩的作用也日益凸显出来。

3、经济上,台湾建省使台湾进入了大规模开发建设时期。台湾建省之所以会酝酿那么长时间,主要原因是当时台湾的经济规模比较小,财政方面尚无法独立,需要内地的“协饷”以及中央的专款。台湾建省后,刘铭传锐意推动各项新式改革,清丈土地,改良税制,健全财政制度,为台湾的现代化建设奠下良好的基础。在刘铭传任内,台湾的财政收入有了很大增长,从每年的90万两增长到300万两。五年以后,福建和中央的协饷就被取消了,台湾迅速地从一个靠中央和邻省财政补贴的省份,成为一个基本自给自足的省份。可以说,刘铭传是台湾近代化建设的奠基人。台湾著名史学家连横在《台湾通史》中亦称刘铭传“溯其功业,足与台湾不朽。”

4、文化上,台湾建省加强了台湾同胞与大陆人民的文化联系。建省后,刘铭传对原住民剿抚并行,开汉学,设科举,让他们接受现代文明,并且鼓励大陆移民开发台湾,福建移民构成了台湾人口的主体(福建泉州闽台缘博物馆就是福建移民台湾的见证),修铁路,架电报,台湾与北京可以直接通过电报联系。随着移民的不断进入,闽南文化、客家文化对台湾产生了巨大影响,具体表现在语言、风俗、信仰等方面,几乎是一个东南沿海文化的综合体,是中华文明在东海上形成的璀璨明珠。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固有领土,中国必将实现全面统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