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民謠歌手堯十三的隱居生活:每天睡到自然醒

看過電影《推拿》的朋友,大概都聽過《他媽的》這首歌,但估計很少有人知道唱這首歌的人叫堯十三。

因為這首歌,堯十三漸漸被外界所熟識。民謠圈內對他的評價頗高,高過因《董小姐》、《南山南》紅極一時的宋冬野和馬頔,甚至稱讚“堯十三老師是個天才”。

其實,和大家一樣,在採訪他之前,我也不知道堯十三,因為他實在過於小眾。這樣說可能會被堯十三的粉絲狂噴,但我說的是事實。

決定要做堯十三的專訪後,我專門聽了他的歌。從《瞎子》、《二孃》、《北方女王》、《雨霖鈴》,到《龍巷秘密》,可以說他的歌每首都很喜歡,甚至有種相見恨晚的感覺。

但他覺得自己不夠好,是個“失敗”的音樂人。

他回到家鄉貴州,“隱居”在一個20平方米、類似旅社的小木屋。這裡是藝術家宋培倫,用了20年時間建造的一個世外桃源——夜郎谷。

天才民謠歌手堯十三的隱居生活:每天睡到自然醒

堯十三 圖片來源網絡

談離開

遠離了城市的喧鬧,找回一些寧靜的感覺。休息夠了,又可以重新投入另一種生活

付松:大家都比較好奇,你當初為什麼選擇離開北京,來夜郎谷?是鞭策,還是放縱,過流浪般的生活?

堯十三:夜郎谷有很多一起玩音樂的朋友,算上唸書,離開家鄉已經整整10年。剛從北京離開,就住在夜郎谷。遠離了城市的喧鬧,找回一些寧靜的感覺。休息夠了,又可以重新投入另一種生活。

付松:在夜郎谷一天的生活場景是怎樣的?

堯十三:沒有演出的時候可以睡到自然醒,可是因為已經不是無憂無慮的年輕人,所以很難再睡著懶覺了。夜郎谷靠大學城很近,常常去大學裡吃飯買東西,騎摩托,滑滑板,開車去。家人來過夜郎谷,都很喜歡。

天才民謠歌手堯十三的隱居生活:每天睡到自然醒

夜郎谷 圖片來源網絡

付松:夜郎谷是一個景區,旁邊就是大學城,有沒有人認出你,然後索要簽名、合影或者其它什麼的?

堯十三:並沒有經常被認出來,生活挺平靜的。

付松:有人看到你經常在夜郎谷吃10元的盒飯,抽10多塊錢一包的香菸,感嘆堯十三是不是窮得沒錢混不下去了,才躲到這個地方來。對此你怎麼看?

堯十三:這就是正常的自己的生活啊,並沒有什麼窮不窮的問題。沒有買房,買了一個吉普212,後來又賣掉了,拿賣車的錢買了鼓。

談創作

寫歌很自由的吧,並不需要什麼必備條件,有時候甚至就是一個自然流露反饋的事情

付松:你大學學的是臨床專業,是什麼促使你走上音樂這條道路?

堯十三:喜歡彈吉他唱歌,加上大學延遲畢業,也沒有去找工作,就一直到今天了。小時候學過二胡,大學開始學寫歌。最喜歡自己的“龍港秘密”和“雨霖鈴”,因為有一些好玩的想法。

付松:你是貴州織金人,之後在武漢念大學,然後去了北京,能說說你對這三個城市的情感嗎?

堯十三:家鄉,母校,一個去了就想離開,離開了就想回去的地方。高中就是一個同學,成績比較好,大學也是一個同學,成績倒數第二。在北京就和馬頔冬野一起混。

付松:你的詞個性鮮明,非常有特點, 請問靈感是怎麼來的,對你創作影響最大的因素又是什麼?寫歌是不是要敏感,還是對琴或者音律的把握?

堯十三:就是有一些時候很忽然很奇特的一些想法,或者是一些一直醞釀的音樂動機。寫歌很自由的吧,並不需要什麼必備條件,有時候甚至就是一個自然流露反饋的事情。

付松:很多人都稱讚《龍港秘密》超級棒,怎麼創作出來的?《二孃》的詞怎麼寫出來的?很多歌的歌名為什麼起那麼長?你喜歡自己寫出來的歌嗎?會經常自我懷疑還是自我肯定?

堯十三:這首歌(龍港秘密)更像是一個聲音的片段和想象,用環境的音效來訴說和表達,希望勾起畫面的想象。歌名很長的那一首是想開個玩笑,試一試一首歌究竟能有多長的名字,所以才會很長。我並不是很喜歡自己的歌,有時候寫完就不想聽了。自我懷疑了肯定都會有,時不時地出現。

付松:還記得你創作的第一首歌嗎?

堯十三:大學一年級寫的錄的,用mp3錄音,導出到另外一個mp3,再重新播放並且彈另外的聲部再錄進去,到最後聲音都失真了。文件已經丟失,七年前。

天才民謠歌手堯十三的隱居生活:每天睡到自然醒

堯十三 圖來源網絡

付松:什麼時候開始有人喜歡你的歌和喜歡你?被人喜歡的是一種怎樣的心情和感受?

堯十三:大學的時候組樂隊,都是自己的同學來支持看演出,慢慢地就在學校裡有比較多的演出機會。樂隊很榮幸能有機會去vox演出過一次。後來樂隊解散,自己一個人唱民謠,也是同學們來支持,再後來在武漢173藝術空間演了第一次專場。再後來就去了北京。

付松:選擇走音樂這條路,開始時家人、朋友理解、支持嗎?

堯十三:一開始家裡人並不支持,但也並沒我爭吵,只是表達過態度,現在已經沒問題了,大家都覺得很正常。

談“麻油葉”

一起喝很多酒,唱很多歌,去很多地方,演很多出。

付松:說說當初為什麼去北京,在什麼樣的情況下認識馬頔和宋冬野,然後加入“麻油葉”?這段經歷對你的人生或者音樂道路有何影響?

堯十三:當時想去北京見識一下,也沒有機會繼續待在武漢了,一開始大家在豆瓣上一起玩耍,後來組建音樂qq群,再後來就決定一起玩耍和演出,組織了11年的第一次集體演出,就一直一起玩耍到現在。我們在一起生活的幾年裡,互相鼓勵支持和影響,有些相依為命的感覺。

天才民謠歌手堯十三的隱居生活:每天睡到自然醒

2012年,堯十三、貳佰、宋冬野、馬頔 | 摩登天空官網

付松:現在跟“麻油葉”的聯繫多嗎?為什麼說沒有“麻油葉”就沒有堯十三?這句話的理解是“麻油葉”對你的影響要超過其他任何影響麼?

堯十三:現在只要有機會在一個地方碰頭,不管是演出還是旅行,都會抓緊時間一起玩耍,也有各自要忙活和照顧的事情,但是這幾個人在一起感覺不會變,挺好的。

付松:團體對你的影響是與生俱來的?你對團體的依賴是不是很強?有原因嗎?

堯十三:可能是生活經歷的原因,並沒有過長時間自己生活的經驗,所以比較喜歡和朋友們玩在一起。

付松:你跟宋冬野、馬頔之間應該有不少故事,能跟我們分享一下嗎?有人評價你和馬頔之間差著一百個宋冬野,你怎麼理解這句話?

堯十三:一起喝很多酒,唱很多歌,去很多地方,演很多出。大家都很好。

談當下與未來

寫了一些新的歌,希望多學習一些東西,再做編曲和發佈。

付松:為什麼叫堯十三?為什麼現在不喜歡別人叫你堯十三?這裡面有什麼故事嗎?

堯十三:大學同學起的綽號,覺得好玩就用來註冊音樂人。後來不能改。可能自己是一個想法總在變的人,所以喜好經常變化。

付松:此前你曾說,因為身體的原因戒了酒,父親還給你開了一堆藥,能具體說說嗎?你開始學滑板、拳擊,是為了強身健體嗎?前幾天又看到你喝酒了,破戒的原因是什麼?

堯十三:就是戒酒養身體,已經好了沒問題了,繼續戒酒養身體。滑板和拳擊是覺得好玩。去成都放肆玩耍了幾天,回來又戒酒了。

天才民謠歌手堯十三的隱居生活:每天睡到自然醒

堯十三 圖來源網絡

付松:你說自己的變化比宋冬野還要大,指的是音樂創造上的還是生活上的變化,具體又有哪些變化?

堯十三:寫了一些新的歌,希望多學習一些東西,再做編曲和發佈。

付松:很少見你參加綜藝節目,是不喜歡還是其它原因?方便談下你對當下綜藝節目的看法嗎?

堯十三:挺好的,互相推動互相成全,觀眾們也有更多選擇,生活也因為音樂更豐富。

付松:最後一個問題,明星都很少談及個人問題,斗膽問下你有女朋友了嗎?父母有沒有催婚盼望抱孫子?

堯十三:對不起,我並不是明星。沒有。家裡會有時候說一下,但都很理解。

下面是我一年前採寫的稿子,原載於紅星新聞,文章較長,適合週末靜下來閱讀。

太陽昇起,民謠歌手堯十三還窩在被窩裡。

電影《推拿》片尾曲採用了他的原創歌曲,堯十三被外界所熟識。民謠圈內對他的評價頗高,甚至高過因《董小姐》、《南山南》紅極一時的宋冬野和馬頔,某著名民謠歌手稱讚“堯十三老師是個天才”。

但他覺得自己不夠好。剛過完30歲生日,堯十三告我,自己是個“失敗”的音樂人。

於是,他回到家鄉貴州,“隱居”在一個20平方米、類似旅社的小木屋,每天睡到自然醒。

“隱士”和他的滑板

他每天和我們擠在露天壩,吃10塊錢的快餐,你確定他有名?”

堯十三隱居的地方叫夜郎谷,是藝術家宋培倫花20多年時間,打造出的一座石頭城堡,位於貴州省貴陽市花溪區斗篷山。

他住的木屋,內有衛生間,可以滿足日常洗漱和淋浴;門口有一個小天井,但因沒有修整一直廢棄;旁邊,一條潺潺的小河徑直流過;河對岸,一些奇奇怪怪,高大兀立,臉譜表情誇張的石柱人和形態各異的圖騰柱,讓人彷彿置身世外桃源。

沒有演出的時候,堯十三可以睡到自然醒。

11月16日,這天堯十三起得很晚,洗漱完後,已接近午飯時間。

他穿了一套休閒裝。出門前,他從煙盒裡取出一支,用打火機點燃。他喜歡抽家鄉產的黃果樹,一盒13元。

···

吃飯的地點就在夜郎谷裡面,有炒菜,也有10元錢的快餐。張選萍是個90後女孩,她現在的身份是谷主宋培倫的助理,她經常在飯點上撞見堯十三。她對堯十三瞭解不多,只是覺得他人長得挺清秀,也挺客氣,喜歡他的女孩子應該很多。

11月15日下午下班,她在停車場遇到堯十三和一個漂亮女孩,“女孩個頭跟他差不多,兩個人拉著手,說說笑笑。”

作為藝人,堯十三極少談及個人感情,對外他宣稱自己沒有女朋友,“家裡有時候會說一下(指父母催婚盼孫子),但都很理解。”

張選萍沒聽過堯十三的歌,“他每天和我們擠在露天壩,吃10塊錢的快餐,你確定他有名?”

夜郎谷比鄰貴州花溪大學城。除了在夜郎谷吃快餐,堯十三也會去大學城吃食堂和購物。他現在學會了滑板,吃完飯,喜歡在大學城溜一圈。他刷街溜滑板的視頻被人發到微博,有人認為他是“不務正業”,堯十三回覆“可能是中年發福!”

···

堯十三剛過30歲生日,身材並沒有半點發福的跡象,只是他生病了,每天要吃一堆藥。學會滑板後的堯十三,還想學拳擊。在他看來,滑板和拳擊除了好玩外,還可以增強身體免疫力。

下午2點過,堯十三在河邊遇到宋培倫,說“沒錢花了,要去賣車”。

堯十三出道有好幾個年頭了,他一直沒有買房,名下有過一輛吉普212,但被賣了。他用賣車的錢買了鼓。

···

傍晚,我走進夜郎谷,通過宋培倫聯繫到堯十三。

大家先通過微信互聊了一會兒,堯十三突然拉開門,走了進來。他雙手合十,鼻樑上架著一副眼鏡,不停說“不好意思,感冒嚴重”。每說一句,堯十三要咳好幾聲。

交流就在不斷的咳嗽聲中展開,堯十三覺得我們的採訪思路獨特,樂意配合,但前提必須經紀人同意。

我理解堯十三的難處,握手道別。

此時,天色已經完全黑下來了。夜郎谷沒有路燈,伸手不見五指,堯十三打開手機電筒,朝河邊自己住的小木屋走去。

···

夜郎谷儘管有諸多不便,但堯十三喜歡這裡的寧靜和無憂無慮的生活。家人曾擔心他現在的生活,來看過以後,都喜歡上了這裡,對他也就放心了。

在堯十三看來,吃10元快餐,玩滑板,抽13元的煙,賣車買鼓,“這就是正常的生活啊。”

“酒鬼”和他的藥

他從包裡拿出一推藥一字擺開,“這就是喝酒的下場”

11月5日,在赤水河谷音樂季表演現場,細心的歌迷發現堯十三少了一樣愛好——喝酒。

堯十三從小缺少勇敢,用他的話說,就是過去的30年,自己沒有一個真實勇敢的態度,一直在唯唯諾諾中消磨時間。

他喜歡喝酒,酒精能消除孤獨和愁苦,保持興奮,克服緊張。在以往的演出中,上臺前,他會先喝兩口。

在一場持續兩個小時的巡演中,堯十三喝了一罐黑啤和幾口威士忌,演出結束,歌迷心滿意足,他已經半醉。

上大學的時候,因為錯過考研報名時間,他拿著家裡給的報名費,請同學出去喝酒,等喝完,外面已經天高。堯十三啤酒喝得比較多,大學快畢業的時候接近酗酒。

···

2015年11月12日,堯十三首張專輯《飛船,宇航員》發佈,23日開始巡演。每天,要唱一樣的歌,說一樣的笑話,逗笑不同的人,喝很多酒。“本來就應該一路喝,一路巡演,才是開心的事情。”他向歌迷們說。

“夜郎谷,住了一堆‘失敗’的音樂人、藝術家和調音師。”堯十三會和大家一塊聊天喝酒,和朋友出去,也會喝到很晚才回家。

因為喝太多酒,他的身體垮了,生病了。演出時喜歡一邊喝酒一邊脫衣的堯十三戒酒了,在一場演出中,歌迷起鬨讓他吹幾瓶,他說“我得吃藥啊,藥不能停”。怕大家不信,他又從包裡拿出一推藥一字擺開,告誡大家:“這就是喝酒的下場,每天要吃五花八門的藥。”

···

遠離無酒不歡的日子,應酬和交際少了很多。有時候閒得無聊,遇到一隻白色的狗,堯十三會拿著手機狂拍,然後發微博,他甚至打算在貴陽開一家酒吧,在聖誕節演奏自己的專場,網友們已經為他想好了酒吧的名字,有的網友還想來當服務員,“研究生文憑那種”——因為之前堯十三說要考研,歌手宋冬野問:“看上哪個研究生小姑娘了?

參加完赤水河谷音樂季的表演,堯十三馬不停蹄去了成都。他溜著滑板,在成都的大街小巷瘋玩。

身體恢復得差不多的堯十三,破戒喝了酒。

回到貴陽,堯十三繼續戒酒。只是,對於一個“酒鬼”來說,酒的誘惑力實在不小,“該喝還喝嘛,少喝點就好”。

“天才”和他的歌

肖才剛回憶,當時他聽《瞎子》,從第一句開始,就被深深擊中

堯十三的音樂之旅,是從一首《瞎子》開始的。

2011年,已經畢業的堯十三,因為找不到工作,一直晃著,在如此境況下,他創作出了《瞎子》。

這首歌做出來的時候,堯十三並沒有把它當成自己的一個歌,甚至連名字都沒有,而是把它傳給家鄉的朋友聽。因為是方言,大家都覺得好玩,就互相傳,最後定名《瞎子》。

“秋天的蟬在叫,我在亭子邊,剛剛下過雨,我難在們我喝不倒酒,我紮實嘞捨不得,鬥是們船家喊快點走,我拉起你嘞手看你眼淚淌出來”,《瞎子》歌詞稱不上美,也不主流,初聽會覺得這就是一首方言歌曲,卻經網絡迅速被傳開。

···

這首網絡歌曲,讓喜歡的人痴迷到快要發瘋。肖才剛(嗨哥),當時是一名器樂手,聽了《瞎子》後,也愛上民謠,現在也創作不少民謠歌曲。

《瞎子》剛在網上流傳開,就被很多貴州音樂人當成“神曲”。肖才剛回憶,當時他聽《瞎子》,從第一句開始,就被深深擊中,發了瘋似的到處打聽堯十三。

堯十三創作的《瞎子》,是根據北宋詞人柳永的《雨霖鈴》改編而成,“我拉起你的手,看你眼淚淌出來……我講不出話來,我難在我講不出話來”,對應的是柳永的名句“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

民謠音樂代表周雲蓬曾評價:貴州的民謠新星堯十三,把柳永的《雨霖鈴》翻譯成了貴州織金土話,簡直是不亞於原文的經典翻譯,讓你恍惚間感覺柳永就是一個吃酸湯魚的貴州老表。

···

《瞎子》之後,堯十三創作出《二孃》。這首歌同樣採用貴州話演唱,卻比《瞎子》更有敘事性和畫面感,堯十三用半唱半白的口腔,唱出一個流浪漢追求寡婦不成的世俗故事。

《二嬢》的開頭,堯十三讓流浪漢瘋狂追求寡婦,由於失敗,旋律由快轉慢,流浪漢瘋瘋癲癲來回唸叨:世界不好,你也不好,我也不好……世界其實很好,你也很好,只是我不好……某著名民謠歌手,曾因這首歌評價“堯十三老師是個天才”。

不過,天才堯十三並沒有快速火起來,更多的人知道他,是因為電影《推拿》。這部包攬多項國際國內大獎的電影,片尾曲選用了堯十三創作的歌曲。

醫科生和他的不務正業

同學去吃飯,他才起床彈吉他,下午大家都去上課,他才開始考慮到底吃什麼

堯十三並不是音樂科班出生。

堯十三本名唐堯,1987年出生於貴州省織金縣。高考結束後,堯十三不知道自己以後要幹什麼,父親學醫,他就填報武漢大學醫學院醫學臨床專業。

5年的大學生涯,堯十三過得十分壓抑,他發現自己根本不喜歡這個專業,大一就掛科掛四門,最後的兩年半,他只上了一個半月的課。

那段時間,堯十三覺得所有人都罵他是“傻X”。他狀態極度糟糕,和世界的關係也日益緊張。所有人都去上課了,他還在宿舍睡大覺;同學去吃飯,他才起床彈吉他,下午大家都去上課,他才開始考慮到底吃什麼。

···

堯十三小時候學過二胡,到了大學,他突然喜歡上了音樂,他和同學們組建了樂隊。

同學給他起了堯十三這個綽號,他覺得好玩就用來註冊音樂人。

樂隊平時演出,都是同學來捧場,後來樂隊解散,堯十三就一個人唱民謠。他把別人上課學習的時間,全部用在寫歌和編曲上,學習成績倒數第二。

堯十三的第一首歌,是在大學一年級寫的。他用mp3錄音,導到另外一個mp3,再重新播放並彈另外的聲部錄進去,到最後聲音都失真了。

大五那年,堯十三舉辦了第一次個人專場,演出名字叫“其實我不一定滾蛋”。因為免費,來了30多個觀眾。

好不容易混到畢業,堯十三卻因掛科,被延遲畢業。

為了幫助堯十三順利畢業,老師提前劃重點。堯十三最終達到及格線,不過他拿到畢業證時,已經錯過考研報名時間,他拿著家裡給的報名費,去喝了酒。

在那段苦悶的日子裡,他寫出了諸如《北方女王》等歌曲。

···

婁燁拍《浮城謎事》時,有場戲在武漢的一個酒吧拍攝。堯十三在武漢上大學時,經常光顧這裡,和老闆關係不錯,老闆就把堯十三和他的歌推薦給婁燁,後來拍攝《推拿》,婁燁直接選用了堯十三在大學宿舍裡錄製的粗糙版本歌曲。

事後,堯十三回憶,這首歌是他大四時,看了婁燁的某部電影寫出來的。

畢業前,堯十三去醫院實習時,遇到一箇中年女人放棄了在病房裡面治病的一個老人,那個老人已經癱睡在床上兩年了,因為長時間在床上睡著,醫生家屬都準備放棄治療了,這時來了位滿頭白髮的老頭,說:醫生,還能不能救,“那個感覺不好”。

···

堯十三不願意天天看到這種情況,他想繼續玩音樂。

剛開始,家裡不支持,認為做民謠苦,也掙不了幾個錢,反倒擔心無業幾年後,把學校的知識忘記了。

這時,一個機會悄然降臨。

這個機會,就是“麻油葉”。

麻油葉和他、馬頔、宋冬野

他們做到了簡單而有力而正確,寫歌寫得好,在這個問題上,我在另外一個方向搞錯了。”

麻油葉,一個民間民謠組織的音樂廠牌,2011年由民謠歌手馬頔發起成立,名字來源於創始人馬頔的名字可以分開讀為“馬由頁”,故以諧音,起名為麻油葉。

和堯十三類似,1989年出生的馬頔,同樣不愛上班,愛民謠。

···

宋冬野在一次採訪裡說,馬頔當時找到他,希望他加入麻油葉,他當時和馬頔不熟悉,就去聽了聽他的歌,結果給的答覆是——我不要!

後來,宋冬野在豆瓣上聽到了堯十三的demo,“眼淚刷的就下來了”。於是,他跟馬頔說,你認識這個人嗎,你把他介紹給我認識我就加入。

後來,堯十三和宋冬野,一起加入麻油葉,和馬頔組成三巨頭。

彼時,馬頔的《南山南》還沒被選手張磊在《中國好聲音》裡唱紅。

···

他們三個,擠在宋冬野用安和橋村的拆遷款,買下的一處60平方米的小房子裡。這個地方位於北京東五環,他們三人就住在這間兩居室的小屋裡,宋冬野和馬頔各住一間臥室,堯十三住在客廳。

凌晨6點,他們睡覺,下午起床,各做各的音樂,宋冬野研究《董小姐》,馬頔看法國小說和顧城的詩,堯十三寫方言民謠,基本沒人下廚,吃飯全靠叫外賣。

沒出名前,他們三個曾在一家酒吧演出,互相伴奏唱了兩個小時,一個觀眾都沒有,不過老闆還是給了一百錢,讓他們打車回去。

他們慢慢有了觀眾,一場演出可以掙幾百元錢,堯十三也不用擔心生計,全身心撲在創作上。

在那間被刷成橙色的客廳,堯十三寫出了《二孃》、《龍港秘密》等,還出了自己的首張專輯。

···

在創作上,讓他最花心血的,是《龍港秘密》。

這首長達15分41秒的歌,最後10多分鐘全是各式各樣的聲效:風暴、海浪、海鷗、輪船、火車……

這些聲音,全部來自堯十三購買的全套好萊塢音效。

《龍港秘密》的最初創作靈感,來自洗衣機甩乾的聲音,想像它是時光的聲音,後來想到,所有聲音都有音高,就可以修改,堯十三從100G的音頻資料裡,一點一點摳出來,放到歌裡面去,整個歌編曲花了一年半時間。

···

雖然堯十三在圈內的評價頗高,但他的歌至今沒被人在綜藝節目唱過,因此他的作品並沒有宋冬野和馬頔的作品傳唱度廣。他把原因歸結到歌寫得不對,“他們做到了簡單而有力而正確,寫歌寫得好,在這個問題上,確實是這樣,我在另外一個方向搞錯了。”

堯十三認為自己是一個“失敗”的音樂人,直到現在,他說只喜歡自己的《龍港秘密》和《雨霖鈴》。

···

堯十三的微博粉絲現在有32萬。情人節,他在微博發了一條該吃藥了,底下一堆女歌迷留言要給他“生娃”。

前段時間,宋冬野出了兩首單曲,音樂風格與以往有了很大改變,堯十三卻說自己的變化比他還要大。

但要讓他說出個如何“變”來,他又會賣起關子:“等明年出新專輯,就曉得了嘛!”

堯十三轉身回到自己的小木屋。

谷主宋培倫已經找好師傅,準備為木屋門口的小天井蓋一個棚,這樣堯十三的朋友來了,就可以坐在小天井上面喝喝茶,聊聊天。

12月7日,堯十三告訴紅星新聞,如今住在夜郎谷,遠離了城市的喧囂,找回了一些寧靜的感覺。

他不知道在這裡會“流浪”多久,也許一年,亦或更久,“等休息夠了,再重新投入另一種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