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攻堅 | 平頂山舞鋼大劉莊村舊貌換新顏

4月27日,記者走進尹集鎮大劉莊村,只見村內道路上打掃的乾乾淨淨,道路兩邊的金盞菊開得正豔;各家門口砌起的花池裡,盛開著各種顏色的月季。這樣一個風景秀美的現代村落,曾經卻是我市的一個深度貧困村。

大劉莊村位於我市石漫灘水庫東南岸,全村7個村民組,人口1347人,2014年底統計有貧困戶206戶712人。

張召輝是平頂山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派駐到大劉莊村的第一書記,自從來到大劉莊村,他和駐村工作隊一起找項目、謀資金,以釘釘子的精神紮根這個偏僻小山村。

張召輝介紹:“通過這個近五年的脫貧攻堅的變化,我覺得我們駐村人員主要的工作就是把黨的惠民政策落實到各家各戶,特別是弱勢群體,讓他們通過黨的扶貧政策走上致富路。”

記者在走訪中發現,村裡許多家庭都在修建新房。村民劉德成自豪地帶著記者去參觀他家正在建設的樓房。作為村裡的老黨員和曾經的貧困戶,劉德成對於蓋房這件事內心無比激動。

脫貧戶劉德成說:“(原來)條件差得很,以前就沒想著蓋(房子),現在形勢好了,咋不高興呢,以前就沒想過蓋樓,現在蓋樓了都。(以前)整體條件不好,現在咱這各方面都可好,越過越好,肯定越過越好。”

為精準施策帶領貧困戶脫貧,張召輝帶領駐村工作隊爭取上級扶貧部門的支持,依託本村企業華豫本草中藥材種植公司建立扶貧車間。公司再租賃貧困戶土地290餘畝種植中藥材,讓貧困群眾在家門口就實現了就業。

貧困戶李德福說:“一天八十塊錢,這都是我們貧困戶,讓這個貧困戶脫貧致富,這我們也不用跑,就近可以掙到錢,對我們貧困戶很關心。”

僅華豫本草中藥材種植公司每年向貧困戶務工人員支付工資就達37萬多元,同時,村裡與企業積極探討,創出了一條“合作社+農戶”的中藥材種植脫貧路子,中藥材種植業也為村民的生活帶來了改變。

在孤山寨附近的一處櫻桃採摘園內,記者看到滿樹的櫻桃果實累累。園主劉鳳琴告訴記者,以前大劉莊村很窮,自從扶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在扶貧工作隊的鼓勵下,他們家種植了2畝櫻桃園,現在效益不錯。

大劉莊村村民劉鳳琴說:“現在慢慢生活條件越來越好了,好像說要開發那個旅遊項目,可能咱這櫻桃園生意會越來越好,那都是國家政策好。”

為有效破解垃圾圍村、環境髒亂難題,扶貧工作隊和大劉莊村黨員幹部帶頭示範、主動作為,攜鍬帶鎬齊上陣。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遊園建好了、衛生打掃了、環境變美了。同時,該村通過“村村響”大喇叭,由村組幹部、黨員代表定時宣講教育,讓村民認識到建設整潔、美麗、幸福家園的意義和好處,最終換來了村容村貌的大幅改善。

大劉莊村駐村第一書記張召輝:“下一步主要做精神方面,我們農村根深蒂固的一些老的觀念、傳統都需要我們駐村工作人員,特別是我們經過村幹部一年一年持續的把他們精神生活豐富起來,使我們將來鄉村振興不光是環境美,同時人的心靈美。”

2019年底,大劉莊村擁有了中藥材種植、光伏發電、肉鴿養殖等產業,新建的鞋廠馬上投產。目前,該村建檔立卡貧困戶剩餘4戶10人,擬列入今年的兜底保障名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