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經濟重振潛力如何,在北京的他們這樣說

武漢經濟重振潛力如何,在北京的他們這樣說

武漢重啟21天,攤開全市經濟地圖,一派熱氣騰騰。

東部,國家存儲器基地,長江存儲研發成功全球首款128層QLC閃存;

南部,國家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基地,東風本田生產線每天下線約3000輛汽車;

西部,國家網絡安全人才與創新基地,投資百億的寶龍達電腦及電子產品生產和配套項目開工;

北部,武漢國家航天產業基地,快舟運載火箭總裝總調中心(一期)通過預驗收將交付。

一季度遭受重創的武漢,經濟重振跑出加速度。

對此,在京專家學者接受長江日報記者專訪時紛紛表示,武漢經濟雖受疫情重創,但活力足、動力強、潛力大,經濟長期向好。

活力足

增速雖下降,降幅在收窄

重啟後的武漢奔向發展快車道

身處北京,武漢的一舉一動,讓全國人大常委、中國社會保障學會會長鄭功成牽掛。

畢業於武漢大學並在武漢學習工作生活了20年的鄭功成,視武漢為“終生難忘的第二故鄉”。他說,戰疫三個多月,看到了武漢的韌性,這種韌性,必將在疫後經濟重振中展現。

3月份的武漢經濟運行指標,已經開始展現鄭功成所說的“韌性”。

武漢經濟重振潛力如何,在北京的他們這樣說

(圖為3月30日,重大能源項目湖北特高壓工程開工,可增加就業崗位超4萬個)

降幅在迅速收窄。市發改委統計,3月份,武漢規上工業增加值、限上零售額降幅比2月份分別收窄19.1個、15.9個百分點。

產能利用率不斷恢復。市經信局統計,截至4月23日,武漢25戶50億元以上工業企業中,16戶產能利用率已恢復到去年同期水平。

金融市場持續活躍。市金融局統計,截至3月末,武漢地區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總額和貸款總額均比年初增加,金融機構本外幣貸款餘額增長12.5%。

“支撐武漢發展的各種有利因素沒有因疫情衝擊而改變。”鄭功成認為,“在中央和兄弟省市的支持下,重啟後的武漢將繼續行進在全面發展的快車道上。”

動力強

投資強勁,創新驅動,乘數效應顯現

華為阿里騰訊集體在漢建創新中心

“武漢經濟富有韌性,投資內在動力格外充沛。”著名經濟學家、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研究員梅新育認為:“武漢是近些年全國投資內在動力最為充沛城市之一,把投資內在活力重新釋放出來,這對於武漢經濟全局而言是有利的選擇。”

梅新育注意到武漢近期投資勢頭強勁,乘數效應顯現。

武漢本土成長起來的隱形冠軍“帝爾激光”,在光谷總投資額超過10億元分兩期建設基地。4月,一期開工,聚焦光伏行業新技術新設備的開發和生產。與“帝爾激光”一起開工的,武漢共有100個重大項目,總投資1865.7億元。

武漢經濟重振潛力如何,在北京的他們這樣說

(圖為東湖高新區帝爾激光項目現場建設者 記者高勇 攝)

打通武漢北部交通大動脈的武漢至大悟高速公路項目,復工復產一個月來,項目已完成總投資的15%左右,計劃今年基本建成主線。市發改委表示,全市1326個億元以上續建重大項目已全部復工,總投資29086.3億元。

除了投資,梅新育認為,武漢要實現經濟長期向好,創新產業將成為武漢新的增長極。4月,國內外各大企業在武漢建設創新中心,讓梅新育看到了武漢創新驅動力在不斷增強。

華為武漢研究所負責人表示,華為希望在新型智慧城市建設、智能網聯汽車等方面加大合作,在漢落地鯤鵬創新中心。

阿里巴巴武漢產業社區完成雲簽約,兼負阿里巴巴華中辦公總部及新零售示範基地職能,形成以數據為驅動力的綜合性產業社區。

騰訊宣佈,繼續推進騰訊(武漢)數字產業總部的建設,在武漢成立騰訊智慧教育基地、騰訊(武漢)智慧出行基地,還將成立騰訊雲小微人工智能實驗室和騰訊網絡安全學院。

“武漢區位條件優越、科教優勢明顯、產業門類齊全,邁瑞一如既往看好武漢、支持武漢,將加快項目落地,助力武漢疫後重振。”邁瑞醫療董事長李西廷說,當前,正在漢有序推進開工建設邁瑞醫療全球第9個研發中心。

潛力大

資本、人才、土地要素加速聚集

小米融創沃爾瑪“重倉”武漢

“武漢這座城市像武漢人一樣充滿韌勁,我對疫後武漢的恢復性增長充滿信心。”全球化智庫(CCG)理事長王輝耀近年來每年都來漢參加華創會,他認為,武漢雖受重創,但核心優勢沒有被撼動。

王輝耀說,武漢坐擁80多所高校、上百萬在校大學生,米字形高鐵網四通八達,教育、工業、交通基礎雄厚,擁有顯著的人力資源和區位、後發優勢。

王輝耀關注到,4月份以來,各種要素正在加速向武漢聚集,他認為,武漢克服難關後,將會迎來爆發性的增長。 資本來了,國內外知名企業紛紛加大在漢投資。

4月7日,融創中國董事長孫宏斌即從北京來到武漢。在漢4天,他簽約投資建設“融創·武地·長江文旅城”,參加融創·首創武漢經開國際智慧生態城市開工。孫宏斌說,武漢是融創近年來投資力度最大的城市之一,融創將與英雄的武漢人民一起,打贏疫情之後、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第二仗。

4月8日,沃爾瑪中國總裁及首席執行官陳文淵在武漢市“雲招商”首場活動上宣佈,未來5年將在武漢投資30億元人民幣,計劃新開設4家山姆會員商店、15家購物廣場及更多社區店。

這次首場“雲招商”活動簽約總金額2451.29億元,單場簽約額在近年來武漢招商活動中罕見。

武漢經濟重振潛力如何,在北京的他們這樣說

(圖為武漢市“雲招商”首場活動簽約現場 記者周超 攝)

人才來了,互聯網知名企業紛紛在漢開啟擴招。

小米武漢總部負責人劉國俊說,近兩年在漢員工已增至2000餘名,武漢總部“萬人規模規劃不會變”,目前拿出大量研發崗位面向社會招聘。

字節跳動副總裁張羽說,武漢研發中心是公司在全國的第4個研發中心,今年面向社會人士和在校大學生提供近2000個工作崗位,到今年底字節跳動在武漢員工將增至5000人。

土地要素聚集,“解凍”後的土地市場,連續兩場拍賣受企業歡迎。

3月31日上午,武漢疫情以來第一場土地拍賣以網上和視頻揭牌的方式順利收官,10宗掛牌地塊全部成交。

4月24日,武漢市順利出讓7宗地塊,總成交金額超過50億元。其中,武漢經開區一宗江景住宅用地引來15家房企爭奪,最終經歷44輪競拍後落槌成交。

競得漢陽區兩宗地塊的中國金茂武漢公司總經理李克良說:“我們堅定看好武漢城市發展前景,將毫不動搖地繼續深耕大武漢。”

長江融媒出品 記者:馬振華 柯立 攝影:記者任勇 高勇 製作:李杏 校對:張瑩瑩

【編輯:劉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