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的數字貨幣終於要發行了,將給普通人帶來什麼樣的改變?

只為__的杜雯潔


央行發行的數字貨幣,對於普通人來說其意義在於:首先,它比其他電子支付更安全。數字貨幣就是數字化的人民幣,應該可以存入數字銀行,獲得利息,優點是更加安全,存款人更放心。其次它流通也會很方便,一定是能夠在各種場景中無縫對接的全流通的數字貨幣,要比現有交易途徑更加方便迅速。


沙洲蘆葦


央行雖然推出了數字貨幣,但目前數字貨幣的賬號還是依賴各大銀行的原來的金融賬號對數字貨幣進行管理,假如央行只打算以這種形式發行數字貨幣的話,那麼基本上不會對普通人產生太大的影響。

假如央行發行數字貨幣,不再依賴各大商業銀行的金融賬號提供數字貨幣服務,而是允許個人開通與央行直接掛鉤的移動賬戶來為數字貨幣提供服務,那麼對普通人影響就很大。

那樣一來的話,大家可以選擇以後不再跟任何銀行打交道,可以有效的避開銀行所存在的潛在風險對個人資金安全問題。因為一旦央行採取對所有數字貨幣進行統一管理的話,大家在不需要商業銀行的情況就可以實現線上轉賬,那麼還需要銀行幹嘛?

不過從目前來看,央行顯然並不打算這麼做,因為那樣做的話,首先要建立一個“超級數據服務平臺”,這麼大的一個超級服務平臺,無論是數據傳輸服務,還是平臺安全上的建設都是一個非常大的挑戰,如此全球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或者任何一家公司敢說他們的系統百分百安全,所以朝這個方向發展估計很困難。

更嚴重的是,假如真的朝這個方向去發現數字貨幣,那麼現在的全球銀行盈利的模式將會受到非常大的衝擊,弄不好全球90%的銀行都會破產倒閉,這對全球金融的衝擊可不是一場大海嘯那麼簡單,而是一場星球大爆炸。

總之一句話,如果個人數字貨幣的賬戶直接是央行下掛名的話,銀行將會終結它的歷史使命。

可惜的是,如今央行發行的數字貨幣是依託各大銀行的金融賬號為存放賬戶,由此這並不會對普通人帶直接影響,只會有間接的影響。

影響主要體現在,央行發行的數字貨幣直接屬於貨幣,而不是金融數據。這樣一來大家每個賬戶裡的貨幣銀行就不能再向以前一樣可以隨便挪用了。

簡單的說,現在你銀行賬戶裡的數據是銀行給你的,這些數據只不過銀行給你的賬單或者說是借條,銀行在承認借條的前提下,他可以隨便動用你賬戶裡的錢,不需要經過你同意。

但是一旦換成數字貨幣就不一樣了,你賬戶裡的數據並不再是賬單或者借條,而是實打實的錢,這時候銀行就無法再隨便動用你賬戶裡的錢,因為這些錢直接在央行的數據系統中,而讓這些錢流通的指令(密碼)在你手裡,所以銀行動不了這些錢。

當然了,我說的這些只是理論上的,因為目前並不知道央行會不會對這些數字貨幣進行二級授權,或者三級授權。如果央行對數字貨幣進行二級或者三級授權的話,銀行照樣可以動用的錢。

這裡的二級授權,三級授權指的是央行在對數字貨幣的管理權上對銀行開放部分管理功能。如果央行對數字貨幣的管理權限上,不對任何商業銀行開放,那麼他們那些銀行一個也別想動你賬戶裡的錢。

由此,央行發行的數字貨幣對個人的影響時間接的,主要是銀行與普通人之間會多一道銀行挪用客戶數字貨幣的授權問題。對於這個問題我目前還沒有看到相關信息,假如沒有這方面的信息出來,那麼只能說明普通人將會無法擁有真正央行發行的數字貨幣,最後能拿到的只是這些數字的貨幣的“映射”。

我覺的說的得有點複雜,不過我並不打算改的通俗易懂一點,因為普通人都知道里面的條條框框也沒有太多的意義,畢竟也就那樣,影響不了,也改變不了你的生活。


一號風手


央行數字貨幣(DE/CP)在性質上,完全就是主權貨幣,和人民幣紙幣具有等同效果,唯一的差別是電子方式與紙質方式。注意,和紙幣一樣,央行數字貨幣(DE/CP)是現金,並非銀行存款(賬戶記賬方式)。央行數字貨幣(DE/CP)對普通人的影響來說,大概有三點。

一、既然是現金,所以這和你放在錢包裡的紙幣一樣,是不會有利息的,因此大多數情況下沒必要兌換大額的數字貨幣,日常只需要兌換少量的數字貨幣保持流動性即可。

二、數字貨幣在手機或其它應用終端上安裝一個電子錢包即可方便實用,儘管操作的對象性質是完全不同,其操作和微信支付、支付寶很類似,掃描二維碼或是手機NFC碰一碰等方式很方便可以完成交易使用,感覺上不會有什麼大的差別。

三、數字貨幣相比於紙幣當然有很大優勢,不需要找零,攜帶較大金額的數字貨幣也不需要任何大的存放空間;非常安全,也不會像紙幣一樣很容易丟失;將來數字貨幣一定會逐步替代紙幣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