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紅經濟能走多遠?

網紅經濟能走多遠?

直播中的網紅

李佳琦,口紅一哥,粉絲數量達到2000萬,月入百萬,曾經在5分鐘內賣掉一萬五千只口紅,平均一分鐘賣3000支,和馬雲同時在淘寶直播間做直播,觀看數比馬雲多一百倍。

這就是網紅的神奇力量,在李佳琦之前,你可能永遠無法想象一個人能在如此短的時間之內,帶動如此巨大的銷量,而這僅僅只是在鏡頭前做著直播。

對於許多人來說,可能都無法理解這種現象,萬千少女如同被洗腦般,隨著李佳琦的一句偶買噶,買,就算用光花唄額度也在所不惜。

這已經不是用傳統的營銷或者廣告傳播學理論能夠解釋的了,而是在互聯網的高度發展所導致的物慾刺激下,人們的消費慾望被集體帶動,導致的偏衝動型的消費。

為什麼這麼說呢,有後面幾個原因,可以簡單分析一下,希望想要從網紅經濟或者說粉絲經濟中分一杯羹的人能有所思考。

第一,粉絲經濟不可持續。李佳琦,薇婭們賣貨,是基於粉絲對他們的信任,而這種信任,建立的似乎絲毫沒有根據,如果一個人只是在直播中說某個東西好,但是沒有真憑實據,這個東西就真的一定好嗎,誰也不知道。很多時候,網紅主播門只是在賣貨之前匆匆瞭解了一下商品的屬性,自己其實並沒有長期在用這個商品,而在賣貨的時候反而大誇特誇這個商品,長此以往,這種基於信任建立的購買行為一定會被理智所動搖。所以,如果想要長遠發展,必須能夠用有效的方式驗證所帶的貨是真正的好貨。

第二,沒有優質內容輸出的網紅走不遠。網紅賣貨和傳統營銷不同之處就在於網紅是一個實實在在的人,而一個人想要帶來流量,必須有能夠吸引人的內容產出,沒有優質內容產出,只會大喊大叫賣東西,基本上不會有什麼流量。像這幾年火的網紅們,基本上多多少少都是在輸出內容的,馮提莫在唱歌,天佑在喊麥,摩登兄弟在唱歌,手工耿在孜孜不倦搞發明,像李佳琦薇婭這樣的直播模式能否成為一個規模產業其實還有待驗證,畢竟像他倆一樣成功的目前只有極少數,大部分都還在摸爬滾打階段。

網紅經濟能走多遠?

直播賣貨

第三,單個超大體量的網紅將逐漸變少。也就是說,未來這個行業如果能夠走下去的話,也將越來越細化,因為每個消費者的各方面情況都是不同的,消費需求不同,消費類型不同,所喜好的內容也有所不同,所以網紅機構們只有精細化運營,越細分越好,只有這樣,才能吸引到粘性足夠強的粉絲。例如喜歡足球的會關注體育相關方面的網紅,喜歡買奢侈品的會關注做奢侈品行業的網紅,這些人會成為這一行業內的KOL,從而形成一定的消費影響力。

第四,對品牌商而言,和網紅合作還是有一定的疑慮。許多運營網紅的MCN機構沒有傳統明星經紀團隊那樣強大的公關能力,而且,很多品牌方對於網紅還是存在著一定的歧視,它們更偏愛傳統的明星。所以,當李佳琦和其他明星一起做某美妝品牌的宣發活動時,其他明星可以在上海外灘的震旦大屏出現,而李佳琦則沒上,這就可以看得出來,網紅要變成一個和傳統意義上的明星一樣的流量擔當,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第五,缺乏相關監管和引導。這也是目前粉絲經濟存在的問題之一,因為看到了許多網紅能賺錢,許多人便想著自己也要當網紅,但這樣的行為幾乎沒有理智可言,很多人其實只看到賊吃肉,沒看到賊捱打,甚至有些人為了變紅就變得沒有節操下限,不斷靠誇張甚至一些無厘頭的行為博眼球,這樣容易形成不好的輿論引導,對於網紅產業的健康發展也有諸多不利影響。

網紅經濟能走多遠?

商業模式永遠都在變化

商業模式日新月異,市場上的商業行為也變得越發不按常理出牌,而常規的商業邏輯是永遠都不會變的,既內容帶來流量,流量帶來銷量。

任何一個行業都只有發展到一定的程度,然後經歷一次大洗牌,不合格者出局,優秀玩家繼續,這時候才是真正的迴歸理性,走向正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