績效管理的三個目的

績效管理作為管理者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已有太多的理論和做法,管理者為什麼要重視績效管理工作,

最基本的一點是為了完成任務,達成顧客的期望。管理者將自己的職責和目標分解授權給團隊成員,要評價團隊成員的工作情況,就需要績效管理,績效管理的結果也決定了團隊成員的待遇和發展。這是很簡單的邏輯,大家也都理解。所以,對於每個成員的績效管理,我們也可以參照戴明循環,即PDCA循環來設定績效目標,員工按照目標來開展工作,根據工作完成情況進行績效評價,然後根據評價結果採取行動來提升並進入下一循環。關於績效管理的這些內容,不排除一部分管理者只是進行績效評價來代替績效管理,這是為了應付公司的要求,但隨著管理的不斷規範和完善,越來越多的管理者對於績效管理的概念及實施已經駕輕就熟了,所以,這一方面也不是我們討論的重點。

績效管理的三個目的

在績效管理的過程當中,管理者經常會受到挑戰的,比如說很多員工不知道績效管理的標準,管理者認為績效管理是保密的,是管理者權利的象徵,不能讓員工知道。比如說有的員工會質疑,明明我完成工作的質量比別人好,為什麼我沒有別人的績效好?也會有員工說,我從事這麼重要的工作,累死累活,還沒有從事輕鬆工作的同事績效好,抱怨不迭。如果管理者遇到這些問題,其實是很好的機會,因為這裡已經涉及到績效管理的另一個目的,即怎樣達成相對公平?首先,員工要有知情權,管理者不能不讓員工參與到績效管理裡面。員工沒有參與感,就會覺得不被尊重,就會產生牴觸的情緒,也不會積極主動地配合管理者開展工作。其次,是要讓員工指導崗位之間的差異,舉個簡單的例子,跳水比賽,每個選手或者每組選手在出場時會有動作的難度係數,然後裁判會根據選手們的動作完成情況進行評分,結合難度係數和完成情況給出選手的最終成績

。在績效管理當中,管理者要組織專家以及員工對不同的崗位設置崗位係數,所有團隊成員的認可是保證相對公平的基礎,這裡的係數設置僅僅針對崗位,而不考慮人員的影響。關於崗位係數的設定,必須要考慮到工作的重要度,困難程度,所需技能,工作量的大小。根據崗位係數,結合員工的技能,管理者要對工作進行分配,這裡其實也存在著一定的雙向選擇的問題,但管理者一定要確保所有的任務都能得到完成,要明確每個崗位員工所需要的技能和資質,不能將重要任務委派給眼高手低的員工。最後,管理者要明確工作完成情況評判的標準,即對於工作完成情況,怎樣評判優良中差等。

績效管理的三個目的

崗位係數的設置,可以使每個員工都清楚提升績效等級的方向,這就是績效管理的最重要的目的,讓員工都有希望,都能找到提升績效的路徑。具體說來,有些員工不願意太辛苦,他們可以選擇難度係數稍低的工作,如果能將工作做得很好,績效也不會太差。他們如果想獲得更好的績效,可以選擇增加工作量或者係數高的工作。有些員工選擇了係數高的工作,即使完成情況不是特別好,但績效也不會太差,他們要想提升績效等級,就必須增強技能,提高工作質量,如果實在力不從心,管理者就要考慮將他們輪換到係數相對較低的崗位上面。

績效管理的三個目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