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探祕:始皇陵遲遲未被髮掘,其中究竟暗藏何種“玄機”?

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揮劍決浮雲,諸侯盡西來。明斷自天啟,大略駕群才。

收兵鑄金人,函谷正東開。銘功會稽嶺,騁望琅琊臺。刑徒七十萬,起土驪山隈。

尚採不死藥,茫然使心哀。連弩射海魚,長鯨正崔嵬。額鼻象五嶽,揚波噴雲雷。

鬐鬣蔽青天,何由睹蓬萊?徐巿載秦女,樓船幾時回?但見三泉下,金棺葬寒灰。

——《古風·秦王掃六合》

《古風·秦王掃六合》是唐代著名詩人李白所寫,全詩共24句,該詩全面評價了秦始皇的功過是非,其中“刑徒七十萬,起土驪山隈”就跟我們接下來要講的秦始皇陵有關。

科學探秘:始皇陵遲遲未被髮掘,其中究竟暗藏何種“玄機”?

氣勢雄偉的始皇陵

如果說金字塔是世界上最大的地上王陵,那麼始皇陵就是是世界上最大的地下皇陵。可以說,始皇陵修建伴隨著秦始皇政治生涯的一生,自他13歲繼位秦王,始皇陵的建設就隨之開始,直到秦始皇去世,陵園修造了39年仍未竣工,秦二世繼位後,又接著修建了一年多才基本完工。

《史記》中有這樣的記載:“始皇初繼位,穿治酈山,及並天下,天下徒送詣七十萬人,穿三泉,下銅而致槨,宮觀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滿之”。

始皇陵工程浩大,單從建造時間(39年)和工人數量(70萬)就可見一斑 據考古學家測算,始皇陵的陵園總面積約為56.25平方公里(78個故宮的大小),頂部封土呈三級階梯狀,底部近似方型,高115米,但是經歷兩千多年的風雨侵蝕和人為破壞,現在高度僅剩87米。陵園內有內外兩重城垣,內城周長3840米,外城周長6210米,分別象徵皇城和宮城。

科學探秘:始皇陵遲遲未被髮掘,其中究竟暗藏何種“玄機”?

始皇陵的發現

始皇陵的發現,可以算的上是一次機緣巧合。1974年,陝西省臨潼縣西楊村村民在打井的過程中,無意中挖到了一個陶製人頭。由於那個時代的人們都比較迷信,認為挖到這樣的物件是非常不吉利,因此又將挖出的陶製人頭埋了回去。但是之後又在該出發現了大量陶製的人體,這才引起了有關部門的關注。

隨後,他們將這一發現報告給了縣文化館,經過文物部門多年的考古發掘,氣勢非凡的秦始皇陵兵馬俑終於揭開神秘面紗,並呈現在世人面前,後來考古人員又陸續發現了2號坑和3號坑。有了兵馬俑發現作為基礎,考古專家很快就定位了秦始皇陵的準確位置。

科學探秘:始皇陵遲遲未被髮掘,其中究竟暗藏何種“玄機”?

始皇陵的價值

始皇陵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結構最奇特、內涵最豐富的帝王陵墓之一。秦俑坑,是世界考古史上的一次重大發現,也是全人類文化的寶貴財富,被公認為世界第八大奇蹟。其價值主要體現在兩方面:

科技價值

秦俑坑中出土的文物,改寫了人們以往對秦代科技水平的認識,其中以青銅防鏽技術最具代表性,秦俑坑中出土的絕大多數兵器都具有防鏽塗層,但是這種技術從漢代以後就失傳了。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直到1937年,德國才發明了現代意義上的鍍鉻技術,這比中國要晚上2000多年

科學探秘:始皇陵遲遲未被髮掘,其中究竟暗藏何種“玄機”?

歷史價值

秦俑坑出土的大量文物是對秦代文化生活的集中體現,從不同側面反映了秦代社會生活的真實影像,反映出一個時代的文化特性,其對研究古代帝王權力、秦代在中國歷史進程中的地位等有著重要的價值。

始皇陵的發掘

單單對秦俑坑的發掘就有如此重大的價值,那為什麼不對始皇陵進行徹底的考古發掘呢?其實很多人對始皇陵的發掘充滿“覬覦”,其中最為著名的要數郭沫若,大家對他的印象可能是現代文學家,但他同時也是一位考古痴迷者。

在始皇陵被發現,並傳出要被髮掘的消息後,郭沫若率先報名參加。但是周恩來總理吸取明定陵發掘的慘痛教訓,權衡再三否決了郭沫洛的請求,並且為了防止文物再次遭到人為破壞,便有了“十年之內不開帝王陵”的命令。

科學探秘:始皇陵遲遲未被髮掘,其中究竟暗藏何種“玄機”?

始皇陵至今未被髮掘的觀點:

水銀說

“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機相灌輸,上具天文,下具地理。”——《史記》

傳言始皇陵中有一條水銀河,其中的水銀含量約為100噸。眾所周知,水銀含有巨毒,且易揮發,人體吸入少量汞蒸汽就能導致死亡。然而這只是史書的記載,始皇陵中究竟有沒有水銀河一直是一個未解之謎。

但是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為驗證這一未解之謎提供了前提條件。地質學專家通過對始皇陵土壤樣本的多次採樣和反覆測定後,發現始皇陵封土土壤樣本中出現“汞異常”現象,而其它地方的土壤樣本則結果正常,這也從側面證實了始皇陵中存在水銀河的可能。

科學探秘:始皇陵遲遲未被髮掘,其中究竟暗藏何種“玄機”?

機關說

“令匠作機弩矢,有所穿近者,輒射之。以人魚膏為燭,度不滅者久之。”——《史記》

根據史書記載,始皇陵中安裝有眾多防盜機關。相傳始皇陵地宮的周邊填了一層很厚的沙子,形成所謂的沙海,是秦陵地宮的第一道防線。如果說沙海只是一種傳說,那麼“機弩矢”則有明確的記載。

史書記載,始皇陵內安裝有大量的“機弩矢” ,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暗弩”,當盜墓賊進入秦陵觸動機關時,就會被強弩射死,同時“暗弩”常與陷阱等配合,讓人防不勝防。

科學探秘:始皇陵遲遲未被髮掘,其中究竟暗藏何種“玄機”?

文物保護才是主要原因

始皇陵遲遲未被髮掘,當然又出於上面原因的考慮,但主要原因還是基於對文物的保護。因為皇陵中的屍體、字畫和絲織品等文物長期處於地下,已經形成了相對穩定的環境。若冒然開啟陵墓,一旦外界空氣進入,眾多珍貴的文物勢必會遭嚴重損壞。

對於皇陵的挖掘,我國可以說有著慘痛的教訓。1956年,我國曾對明定陵進行考古發掘,但是由於技術等原因,導致陵墓內大量珍貴文物遭到永久性破壞,著實讓人心痛。出於對文物的保護,讓它深埋地下也許是最好選擇。

科學探秘:始皇陵遲遲未被髮掘,其中究竟暗藏何種“玄機”?

結語

秦始皇陵的發現,不僅是中國也是世界考古史上的偉大發現,它向全世界展現了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中國古代文化的輝煌成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