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相與龍形——朱元璋的“真容”到底什麼樣?

收藏於臺北故宮的明太祖朱元璋畫像共有十二幅,其數量為列帝之最,但所繪內容極為特殊,根據畫中的形象,可將它們分成兩類,一類是由宮廷畫師繪製並用於供奉的官方版“御容”,另一類則是模樣奇特、殊形怪狀的“異像”。


人相與龍形——朱元璋的“真容”到底什麼樣?

屬於官方“御容”的有全身像和半身像各一幅,全身像高291.4釐米、寬162.8釐米,絹本彩繪,明太祖黑髭廣頤,姿貌豐偉,端坐在金交椅上(圖1)。半身像為帝后像冊中的一幅,太祖容貌與前者相同,只是鬚髮皤然,已入老邁之年(圖2)。朱元璋生於元泰定五年(1328年),洪武元年(1368年)稱帝,建立明朝,時年四十歲,正值“春秋鼎盛”,全身像應是在開國後不久繪製的,表現了創業之君躊躇滿志、自信從容的氣度。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七十歲的朱元璋去世,半身像正是其晚年的寫照,神情慈藹但雙目含威,帝王之氣猶不少減。

兩幅畫像中的朱元璋都身穿皇帝常服。洪武元年二月,朱元璋就曾下詔“復衣冠如唐制”,以唐人服飾為參考,設計了皇帝諸王和文武官員的常服,《大明集禮·卷三十九·乘輿冠服》雲:“其常服,則烏紗折角向上巾,盤領窄袖袍,束帶,間用金玉琥珀透犀(圖3)。”烏紗折角向上巾亦稱烏紗折上巾、翼善冠,外形類似唐代幞頭,後有折角一對,向上聳立,民間俗稱“沖天冠”。魯荒王朱檀墓出土了兩頂烏紗折上巾,形制基本相同,都由“前屋”、“後山”和折角三個部分構成,所用材質稍有區別,一頂以竹篾絲編成六邊形網格狀胎,邊沿襯鐵絲,內外髹黑漆,內襯與外裹之物皆已朽盡,冠後折角用鐵絲彎成輪廓,所附織物亦已不存。另一頂內外都用烏紗製成,髹黑漆,邊沿亦襯鐵絲,折角內襯多層麻布片,外裹織物已朽(圖4)。袍為黃色,盤領(圓領),窄袖,前胸、後背和兩肩處都飾有金織團龍紋(圖5)。魯荒王墓中有三件四團龍盤領袍,其中一件出土時就穿在朱檀身上,衣身長134釐米,兩袖通長210、袖寬28.5、袖口寬14釐米,在胸、背及肩部織四團雲龍紋,大襟處釘羅帶三對,領口綴紐扣及袢一對(圖6、圖7)。朱檀是朱元璋第十子,薨於洪武二十二年,與其父為同時代之人,冠服樣式理應無別,將出土實物與“御容”服飾對照,則二像皆繪於朱元璋生前,殆無可疑。


人相與龍形——朱元璋的“真容”到底什麼樣?

洪武時期曾多次徵召畫家進宮,為皇帝“傳寫御容”,如《祥符縣誌》載:“孫文宗,字仲文,祥符人,善丹青,尤善傳神。洪武三年召至京,傳寫太祖御容。”《閩書》:“鄭昭甫,閩縣人,自號雲居山人,善山水兼寫真,洪武間選取入京。”《畫史會要》:“沈希遠,崑山人,山水宗馬遠,亦善傳神,洪武中寫御容稱旨,授中書舍人。”《無聲詩史》:“陳遇……善山水兼能寫真,曾寫高皇帝御容,妙絕當時。”陳遇之弟陳遠也擅長模寫人物,明太祖聞其名,“召至闕廷,命寫御容稱旨,賜金帛,以文淵閣待詔歸裡。成祖繼統,復遣中貴驛召入覲,賜賚益厚。”(《兩浙名賢錄》卷五十四)成祖召陳遠一事,《鄞縣誌》(清光緒三年刻)裡還補充了細節:“永樂四年,某殿災,失太祖遺像,復召遠繪,遠為追想濡染如生,成祖對之,不覺淚下。”通過這些零星記載可以得知,孫文宗曾在洪武初年為朱元璋畫過中年肖像,陳遠則很有可能畫過朱元璋老年像,並於永樂時補繪過一次。陸容《菽園雜記》雲:“高皇嘗集畫工傳寫御容,多不稱旨。有筆意逼真者,自以為必見賞,及進覽亦然。一工探知上意,稍於形似之外加穆穆之容以進,上覽之甚喜,仍命傳數本以賜諸王,蓋上之意有在,它工不能知也。”指出朱元璋的“御容”是經過刻意修飾的,不過仍然保持了“形似”,沒有偏離本人樣貌。

而所謂“異像”者,僅臺北故宮就有十軸之多,雖系南燻殿舊藏,但顯然出自民間畫工手筆,且年代多為明末至清中期,人物衣冠與明代制度及出土實物全然不符,甚至將皇帝的五爪龍紋畫成了四爪或三爪的“蟒紋”(圖8、圖9)。這些“異像”的共同點是“朱元璋”都長著一張有別於常人的怪臉——面部狹長凹陷,下巴向前突出,胡敬稱之為“鳳眸龍頤”,並引用了何喬遠《名山藏》的描述:“太祖高皇帝……日章天質,鳳目龍姿,聲如洪鐘,奇骨貫頂。”“奇骨貫頂”本為相學家術語,指的是額上隆起的“伏犀骨”,《人倫大統賦》說:“印堂有骨,上至天庭,名天柱骨,從天庭貫頂,名伏犀骨,皆至三公。”又說:“伏犀主大貴。”所有“異像”都沒有表現出這一特徵,反倒是將頦部刻畫得過於“發達”(圖10),這種怪異的面容並非刻意醜化,而是來自相學中的“龍形”。

還有一批“異像”是“張冠李戴”的產物,明代王圻、王思義父子編纂的《三才圖會》有“人物”一卷,收錄了從盤古氏至明世宗的歷代帝王畫像,其中“太祖高皇帝像”摹自官方“御容”(圖14),並未採用民間的“異像”。同書的“宋文帝像”,戴頭巾穿圓領,與明帝裝束實不相類,卻因為面似“龍形”(圖15),不知何時被好事者拿去充作朱元璋像,衍生出各種版

人相與龍形——朱元璋的“真容”到底什麼樣?

清代檔案裡有一條安徽巡撫書麟的“奏繳明太祖畫像事”,時間為乾隆五十年十月二十日,說明乾隆十二年之後,又陸續從各地收繳了一些太祖“異像”存放到南燻殿,使明太祖的畫像從乾隆九年統計的“大小像二軸”增加到後來的十二軸。

太祖“異像”誕生於明代,但究竟出現在何時、又是怎樣傳播的,目前尚無確切答案。明中期以後,官員士夫有關太祖畫像的記述,大多會涉及“異像”,如張瀚(1510-1593年)在隆慶時任南京工部尚書,曾到南京大內武英殿瞻仰太祖、成祖的御容:“太祖之容,眉秀目炬,鼻直唇長,面如滿月,須不盈尺,與民間所傳奇異之象大不類。相傳太祖圖像時殺數人,後一人得免,意者民間所傳,即後一人所寫,未可知也。”(《松窗夢語》卷六)姜寶(約1513-1593年)則提到南京武英殿供奉的明太祖御容有六幅:“太祖御容六,蓋隨年壯老旋寫,成祖則一而已。太祖豐厚雄偉,四時之氣皆備,與民間所傳迥然別,蓋登極後如神龍變化,視初年頓不同如此。”(《鳳阿文集》)張萱《疑耀》“高皇帝像”雲:“先大夫令滇時,從黔國邸中模高皇御容,龍形虯髯,左臉有十二黑子,其狀甚奇,與世俗所傳相同,似為真矣。餘直西省,始得內府所藏高成二祖御容,高皇帝乃美丈夫也,鬚髯皆如銀絲可數,不甚修,無所謂龍形虯髯、十二黑子也。”談遷(1594-1658年)《棗林雜俎》“疑像”條認為“異像”是朱元璋有意為之:“太祖好微行察外事,微行恐人識其貌,所賜諸王侯御容一,蓋疑像也,真幅藏之太廟。”由於“異像”在民間廣泛流傳,人們即使有機會看到官方版“御容”,也不願意否定“異像”的真實性,明人留下的種種傳聞又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當代學者的研究,大眾更是出於獵奇的心態,紛紛奉“異像”為真。

人相與龍形——朱元璋的“真容”到底什麼樣?

明成祖朱棣和明仁宗朱高熾是朱元璋之子、孫,他們的容貌也被描繪在畫像上,姜寶形容南京武英殿成祖像“神武英邁,大異於凡主,長髯孤挺,而生兩頰髯空處,真龍髯,真天人之表也”(《鳳阿文集》)。胡敬謂南燻殿成祖像“面深赤,虯髯,頦旁別出二綹向上”(《南燻殿圖像考》捲上),與姜寶所見別無二致(圖19)。仁宗像面龐飽滿,髯長及胸,臉型五官甚肖乃父(圖20),絲毫看不出二者同“異像”之人物有任何遺傳關係。所以“異像”只是對朱元璋的一種神化,強調他“真龍天子”的身份,跟真實相貌是完全沒有關係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