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倫盧真的不懂球?為什麼寧願放任杜蘭特得分,也要包夾庫裡?

近幾年的NBA,要說到令人印象最深刻的主教練,除了創造勇士“死亡五小”體系的科爾,可能第二個就是當年騎士隊主帥泰倫盧了,主要得益於他和詹姆斯連續三年進入總決賽,能夠在全聯盟曝光率最大的舞臺上揮灑自己的“智慧”和表情包……

泰倫盧真的不懂球?為什麼寧願放任杜蘭特得分,也要包夾庫裡?

17、18年總決賽,泰倫盧放任杜蘭特得分,卻非要包夾庫裡!

泰倫盧近幾年最飽受爭議的就是他的個人執教能力,甚至於被外界戲稱盧指導腦子裡其實只有一套戰術:進攻端把球給詹姆斯,防守端死命包夾對方當家球星。

這種戰術不僅騎士在常規賽應用,也延續到了總決賽裡,不過泰倫盧選擇包夾的對象卻不是人們認知裡身高臂長、各方面更為強悍的杜蘭特,反而是包夾身體天賦平平無奇,但三分奇準的庫裡。

而且從常規賽來看,杜蘭特確實是勇士最為強大的球員,泰倫盧卻依舊固執地包夾限制庫裡,這在一定程度上成就了杜蘭特的兩連MVP!

泰倫盧真的不懂球?為什麼寧願放任杜蘭特得分,也要包夾庫裡?

17年:場均35.2分8.2板5.4助,命中率為55.6%。

18年:場均28.8分10.8板7.5助,命中率為52.6%。

這兩年總決賽,杜蘭特的個人效率極高,都打出了180俱樂部的數據,甚至17年杜蘭特三分命中率還達到了驚人的47.4%,可泰倫盧對於杜蘭特逆天的表現卻不為所動,依舊堅持包夾庫裡的策略,可結果卻是連續兩年總決賽只取得了一場勝利,這樣的做法和選擇也讓泰倫盧飽受質疑。

那麼,明明杜蘭特比庫裡更強一籌,泰倫盧為什麼寧可放任杜蘭特得分,卻非要包夾庫裡呢?難道泰倫盧真的只有一套戰術?真的不懂球?

泰倫盧真的不懂球?為什麼寧願放任杜蘭特得分,也要包夾庫裡?

16年掐死庫裡總決賽1-3逆轉,讓泰倫盧下定決心要包夾庫裡!

16年總決賽騎士是怎麼連扳三場的?除了在進攻端詹姆斯和歐文接連單打消耗庫裡以外,泰倫盧採用包夾庫裡的戰術,導致後面三場庫裡引以為傲的三分球命中率只有35.7%,體力不支和被包夾防守,讓庫裡的三分球根本達不到他賽季的平均水準。

且當時庫裡對自己的三分球極度自信,在場上多次想要以三分球來解決比賽,給了騎士機會,要是當年庫裡肯耐下心來,兩分兩分慢慢拿的話,勇士也不一定會輸球。

所以即便當時湯普森的三分再出色,格林的三分再神奇,只要騎士能夠掐死庫裡的進攻,他們就有機會贏球;相反要是讓庫裡打出進攻節奏,等待他們的只有輸球!

泰倫盧真的不懂球?為什麼寧願放任杜蘭特得分,也要包夾庫裡?

一放庫裡比賽就被打花,更堅定了包夾庫裡的想法!

17年總決賽G1,泰倫盧依舊採用包夾庫裡的戰術,但是前兩節被杜蘭特又突又中距離輕鬆得分,場面一度顯得很難看;於是盧指導第三節調整策略,收縮防線,稍微放一下庫裡,可第三節庫裡三分6中4,帶領勇士取得21分領先,直接一波流帶走了比賽,比杜蘭特更狠。

也正是由於這兩次經歷,讓盧指導更偏向於包夾防死庫裡!畢竟這兩次經歷明確地證明了,放杜蘭特比賽可能會輸,但放庫裡比賽會提前被打花!

泰倫盧真的不懂球?為什麼寧願放任杜蘭特得分,也要包夾庫裡?

無獨有偶,猛龍納斯教練也是主張包夾庫裡

上賽季勇士和猛龍的比賽中,猛龍方面在有了騎士這樣參考案例的情況下,果斷選擇了針對包夾防守庫裡,放任其他人得分的政策。最終猛龍4-2取得了總冠軍,要說這和兩年前騎勇大戰有什麼不同的地方,那便是少了杜蘭特!

納斯比泰倫盧幸運的地方在於:庫裡和杜蘭特,他不用選擇包夾誰!畢竟猛龍無法擊敗擁有杜蘭特、庫裡的勇士隊,這幾乎已經成了一種共識。

但總決賽杜蘭特因傷根本就無法上場,所以猛龍只要做好包夾限制庫裡的工作就行了。畢竟勇士剩下的就只有湯普森這一個靠譜得分點了,但湯普森根本就無法場場超常發揮;甚至於G6湯普森受傷後,勇士就算能再贏一場,G7也是敗局已定,難道要依靠利文斯頓和格林?所以庫裡在最後時刻扳平三分不中後,才會釋然一笑!

泰倫盧真的不懂球?為什麼寧願放任杜蘭特得分,也要包夾庫裡?

左右為難:無論包夾誰結局都可以預見!

所以泰倫盧還是挺懂球的:17、18年死掐庫裡、放任杜蘭特的策略其實沒毛病,畢竟要是包夾杜蘭特,庫裡就會得到過多三分機會,比賽很快就會被打花;而且更重要的是包夾杜蘭特還不一定能達到預期的效果,畢竟杜蘭特身高臂長,比庫裡難限制多了。所以不論包夾誰,騎士輸球都成了可以預見的事情!

泰倫盧在左右權衡下,依舊選擇包夾庫裡,因為他的三分威脅性太大,相比杜蘭特更容易受到包夾影響。且只要不讓庫裡三分球提前打花比賽,騎士就保有贏球機會。

設想一下:如果泰倫盧包夾的是杜蘭特,庫裡會拿到幾個FMVP?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