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學鄭強教授:把英語“踢出”高考!可能是誤解

前幾天浙江大學鄭強教授的觀點上了熱搜,他說在高考當中不應該把英語作為主要科目。中國學生從三年級開始,一直到大學畢業,會花費6000個小時在英語上。這浪費了巨大的時間,如果把這些時間用來學習其他知識,會取得很多的成就。

浙江大學鄭強教授:把英語“踢出”高考!可能是誤解

此言一出,獲得了很多家長的點贊。

有家長說:我家孩子每天時間幾乎都用來學習英語,根本沒有時間學習語文和數學,就這麼學,英語成績還是不理想,因為他天生就沒有那個語言天賦。

也有的家長說:孩子花了那麼長時間學英語,可能以後根本就用不上,就像自己也一樣,考了兩次,終於把英語4級考過了,但是畢業後一句英語也沒說過。

還有的家長說:英語就不應該學習,而是應該把精力要放在國學歷史上,這才是老祖宗留給我們的精華,一定要傳承下去。

但其實如果你仔細分析,表達這些觀點的家長,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自己的英語不好,或者自己家的孩子英語不好。

浙江大學鄭強教授:把英語“踢出”高考!可能是誤解

鄭強教授的觀點的真正含義,你可能誤解了

我認為,很多家長對鄭強教授的觀點是有一種誤解的。這些家長理解為:鄭強教授是希望孩子們不學英語,而是把精力放在其他學科上。

但其實鄭強教授想表達的就是不應該把英語放在高考主科上,可以放在選修科目上,不考並不代表孩子不要學,考試和學習並不是同一回事。

別忘了鄭強教授說:我本人就是英語學習的受益者!

浙江大學鄭強教授:把英語“踢出”高考!可能是誤解

在孩子學習英語這個問題上,家長到底要怎麼做

第一,分析自己孩子的特點

有的孩子天生就不具備語言能力,或者說在語言方面敏感度特別弱。讓這種孩子去學外語,當然要花費大量的時間,而且效果還不理想。

所以家長要根據自己家孩子的特點,如果孩子真的是在語言方面沒有天賦或者能力稍差,就不要強迫孩子去學英語了。

浙江大學鄭強教授:把英語“踢出”高考!可能是誤解

李玫瑾教授在這方面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她的女兒數學特別差,所以李玫瑾教授就給女兒選了不需要考數學的藝術專業。

結果在那年的高考當中,李玫瑾的女兒成為本班級唯一一個考上重點大學的學生。

浙江大學鄭強教授:把英語“踢出”高考!可能是誤解

第二,對待英語學習要有一個正確的心態

學習英語不是考試的目的,而是最終能夠應用英語。語言永遠是一門工具。

如果換一個角度出發,家長可能就會改變孩子學習英語的方法。把應試改為應用。

讓孩子從單純的做題,轉變成去看英文動畫片,看英文書籍,跟外國人真真正正進行口語交流。這樣學習起來是不是很有趣呢?

黃磊的女兒黃多多非常優秀。在黃磊的微博上,我們可以看到黃多多用英文寫劇本,用英文表演話劇。其實黃多多學習英語的方法就是完全從應用出發,而不是單純要學會選擇abcd。

在J媽看來,學習英語是有必要的。可以讓我們“睜眼看世界”。中國古話說“技多不壓身”。把外語當作一門技能,又有什麼不好呢?

浙江大學鄭強教授:把英語“踢出”高考!可能是誤解

但是,從另一層面來看,英語考試的改革是勢在必行,在未來會增加更多的語言應用方面的考核。

在世界高度一體化的今天,學外語和學好外語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如果孩子不具備這方面的能力,家長也不要勉強,“條條大路通羅馬 ”,誰又說不是呢?

浙江大學鄭強教授:把英語“踢出”高考!可能是誤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