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边在洗澡泡温泉,这边在踏青、嬉戏,风情小镇的慢生活尽在细节

汤河温泉小镇的美在于“天人合一”天然野浴的温泉,也在恬淡、闲适的山村慢生活。一切都在春光里发酵,酿造小镇沉醉的风情和惬意。

老鹳河水源自于伏牛山北麓,又从熊耳山主峰脚下流过,吸纳了伏牛山和熊耳山的灵气儿、仙气儿和洁净。在熊耳山脚下不经意绕过一道弯,歇一歇脚,成就了一个温泉,还有对面的那道河湾——河东湾。

温泉水是天赐的,而一河水太过完美,吸引鹳鸟来此栖息。久而久之,河流也有了名字——老鹳河。因鹳鸟而老,还是因河而老,已经无法考究。


那边在洗澡泡温泉,这边在踏青、嬉戏,风情小镇的慢生活尽在细节

鹳鸟因河而栖息,温泉则滋润了小镇的男男女女,野浴成了中原独一无二的风情。

温泉和河东湾,也只是一条老鹳河的距离。这边是乡亲们在露天野浴,那边就是静静的河东湾,不张扬,也不躲避。

不妨去河东湾走一走、看一看。

那边在洗澡泡温泉,这边在踏青、嬉戏,风情小镇的慢生活尽在细节

一个浅浅的山洞,河湾被裁切成一泓碧波。杨柳、油菜花、芦苇都在河湾里静静生长,即便河岸的崖壁,也化作象鼻,化作大鼻子老人,畅饮来自深山的清水。这是河东湾给游人最初的印象。

比水潭大不了多少,要说成是湖泊,又显得不够大气,也只能算是小镇旁边的一个人工湖。隔着老鹳河和“汤池”温泉相望,他们应该属于一条河里的水。湖水来自上游,而温泉水则来自汤池山下的石缝里。在汤河小镇的一角,洗去小镇人的一身疲劳和世俗之后,汇到了一起。

然后继续南流,汇入丹水,再也不曾回头。

那边在洗澡泡温泉,这边在踏青、嬉戏,风情小镇的慢生活尽在细节

而汇聚于河东湾的水,因来自于深山,还没有见过大世面,似乎有点害羞,清澈地让人心疼。

现在是春天,有诗人说“春来江水绿如蓝”,但这里虽然不是江南,但也胜似江南。因为这一池春水,蓝得似乎有点过分,看不到水底儿,只剩下整块的平面。除了彼岸,没有一丝缝隙。

仔细想来,从北方过了熊耳山,那是秦岭——淮河天然的南北地理分界线,熊耳山的南麓应该就是南方了,这一池碧水,说是南方也是贴切的。

那边在洗澡泡温泉,这边在踏青、嬉戏,风情小镇的慢生活尽在细节

“能不忆江南?”忽然就怀疑古人的诗写的就是这里。

从河面或者松涛间过来的风吹过湖面,波澜不惊。杨柳并没有多少年岁,还有点孱弱,纤细的枝条够不到水面,在风中轻轻摆动。几艘游船泊在岸边,但没有游客,显得有点孤单。

芦苇丛似乎也不喜欢热闹,并不显得拥挤,只在对岸的水边有那么几丛,一艘小气垫船偎依在身边。依然是没有游客。

游客在哪里?


那边在洗澡泡温泉,这边在踏青、嬉戏,风情小镇的慢生活尽在细节

游客还是有的,只是没有在水上游玩。傍岸的游览步道上,一群游客嘻嘻哈哈打闹着走过来。手里摔着柳枝,捧着刚采的黄橙橙的花儿,笑着,走着。

路边的花色最多的是油菜花,或一片,或一丛,甚至也有一颗的,但都很茂盛的样子,颜色正好,花儿正艳。游客弯下腰闻一闻花香,蹲下身子,拍一段抖音,或者仅仅是自拍一张。油菜花也并不紧张,不管游客有没有戴着口罩,都是一样的态度,并不躲避,或者厌烦。

那边在洗澡泡温泉,这边在踏青、嬉戏,风情小镇的慢生活尽在细节

风清气爽的河湾里,游客也并不多。空气里除了花的香、草的香、泥土的香,还有微风吹过水面的味道。这里的空气是干净的。

向对岸看去,一头“大象”伸进水里正在畅饮,鼻子浸在水里,只露出大大的耳朵。耳朵窝里那只小眼好像还在眨巴着,一边喝水,一边警惕地看着周围的动静。

那边在洗澡泡温泉,这边在踏青、嬉戏,风情小镇的慢生活尽在细节

再换个角度,又像一个大鼻子老外,有点沧桑,有点冷酷,一动不动站在水里,只露出硕大的脑袋出来。

那边在洗澡泡温泉,这边在踏青、嬉戏,风情小镇的慢生活尽在细节

一个小女娃踩着踏板车兴奋地滑过来,旁边的小男孩大哥哥一般张开双臂护着小妹妹,好温馨、可爱的样子。

忽然,小女孩发现了什么,把滑板扔到一边,蹦蹦跳跳和小男孩奔向河边。在小河边欢呼、跳跃,似乎在寻找什么?

那边在洗澡泡温泉,这边在踏青、嬉戏,风情小镇的慢生活尽在细节

小男孩翻开一块石板,小女孩跨站地张开了双臂。莫非发现了大鱼?

这样的一滩水,大鱼是不可能的,也许仅仅是一个螃蟹,一只小虾。但这些,就组构成小女孩、小男孩美妙的童年。

若干年以后,一定会成为他们童年的一段美好回忆。不一定是最好的,但我的镜头记录下了这一刻。

那边在洗澡泡温泉,这边在踏青、嬉戏,风情小镇的慢生活尽在细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