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讀書裝備自己

在這個快速發展的時代,我們每天手不離機、目不離屏獲取各種信息,長的、短的,文圖、音視頻,官方的、自媒體的,嚴肅的、娛樂的,等等,很多。但是真正入腦入心的東西有多少,或許只有自己知道,能給自己帶來思想啟迪和心靈觸動的更是很少。因為,那樣的信息始終是片面的、碎片的,看了就看了,瀏覽就瀏覽了,留下的只是痕跡與印象,沒有思考。

喧囂的世界,躁動的心,靜下來去閱讀一本書,才是提升自己的正確方式。行百里者半九十,與同齡人差的那一點就是擠出閱讀一本書的努力與勤奮。有人說:“坐下來認真看會兒書太難了,就像小孩子有多動症一樣坐不住,總是想摳摳這兒撓撓那兒。”其實,認真讀書並不難,難的是缺乏一顆安靜的心和想要進步的動力與信念。與其看抖音、快手上的“人才”哈哈一笑,不如給自己增加點兒知識,成為“網紅”,讓他們哈哈大笑。

“我最大的愛好就是讀書,讀書已經成為自己的一種生活方式,讀各類書,我想這是一個終身的愛好。”這是習近平主席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曾說過的愛好。又到一年讀書日,這句話似乎更能讓我們反省自己,開始讀書,變成自己的愛好。在疫情陰雲籠罩的那段日子,“方艙讀書哥”成為網紅,人們都在為疫情焦慮時,他卻安靜下來,用讀書打開另一個空間。一句“純粹是興趣愛好”,更是讓我們明白,讀書這個愛好,可以讓自己的內心世界更安寧、更強大。

蘇軾說:“粗繒大布裹生涯,腹有詩書氣自華。”李清照說:“枕上詩書閒處好,門前風景雨來佳。”孟郊說:“人學始知道,不學非自然。”有知識裝備自己,是畏“富貴必從勤苦得,男兒須讀五車書。”讀書,無論你是年老還是年幼,無論你是貧窮還是富有,無論你是患病還是健康,只要閱讀,沉澱和提升的同時,會帶來想要的樂趣與財富。當然,在享受閱讀快樂的同時,也是對那些文學、文化、科學思想大師們的尊重和感謝。

當下,我們需要很多“防護”,讀書可提供精神“裝備”。接下來,給自己列一張書單,定一個計劃,努力堅持,等待收穫。

(趙海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