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看!這個返鄉人才領辦的合作社……

【聚焦】看!這個返鄉人才領辦的合作社……
【聚焦】看!這個返鄉人才領辦的合作社……

許商街道西趙村131戶、576人,黨員12人,“兩委”成員5人,耕地面積1038畝,以種植小麥、大蒜為主。長期以來,村黨支部缺少凝聚力、向心力,工作無法正常進展,產業結構單一,村集體多年無收入,2019年,由於信訪矛盾突出,該村被列為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2019年4月趙純貞擔任村臨時負責人後,積極尋找致富新路子,2019年12月8日,成立商河縣益農果蔬專業合作社。2020年,預計村民人均收入達到 1.5 萬元,村集體收入可達 20 萬元。

強化支部引領,“幹部”化身“引路人”

西趙村是典型的軟弱渙散村,群眾基礎薄弱,遺留問題多,群眾收入低,村集體經濟薄弱。為改變這一現狀,新選任的村臨時負責人趙純貞堅持黨建引領,開拓思路,抓住“三資”清理的機遇,贏得發展先機。一是支部打頭陣,講明政策通思想。趙純貞挨家挨戶講政策摸實情,先後多次組織外出參觀學習,召開村民大會,講合作社的好處、算細賬,逐漸達成發展共識。二是黨員齊帶頭,解開群眾心疙瘩。群眾思想通了,工作也就順暢了。黨支部發動黨員帶著明白紙到群眾家中做工作,既給村民交底,又給村民鼓勁,打消群眾對規模化流轉土地的顧慮。三是集體領辦,“單幹”變“抱團”。面對集體經濟匱乏、缺少啟動資金等難題,村“兩委”通過外出參觀學習、參加專題培訓等方式,開闊了思路,由村黨支部領辦生產經營合作社,成立商河縣益農果蔬專業合作社,統一規劃,管理聯動,將一家一戶單打獨鬥的老百姓凝聚起來,集中用力,抱團發展,有效分攤成本,增強產業競爭力。

【聚焦】看!這個返鄉人才領辦的合作社……

群眾集體增收,“農民”變身“大股東”

西趙村在黨支部領辦合作社的市場化運營機制上主要探索“統—分—統”模式,使黨支部領辦合作社更具活力、更好地行穩致遠。第一個層面的“統”,就是通過黨組織領辦合作社流轉集中土地,以“確權確股不確地”的方式組織97戶農民流轉643畝地,由合作社統一管理,統一進行現代化農業設施改造,引進龍蝦養殖、櫻桃種植項目,統一提供技術支持。村集體以“三資”清理的資源資產入股,資金50萬元,經營佔地20畝的櫻桃、藍莓採摘園,建設佔地3畝的龍蝦養殖廠一處。以做活規模化經營文章為主線,合作社把每家每戶分散經營的土地集中起來,實現了土地的規範經營、高效流轉、穩固增收,增強了黨支部的凝聚力、戰鬥力。第二個層面的“分”,就是實行鄉土人才分包管理,將流轉改造土地規劃成種植片區,公開發包給懂技術、善管理的鄉土人才,按照合作社統一標準和要求進行田間管理。第三個層面的“統”,就是實行統購、統防、統治、統管、統銷運作模式,實現規模化品牌化發展。力爭短期內打造成櫻桃採摘園、龍蝦養殖場、垂釣園、冬桃採摘、中草藥種植示範地等一體的特色農業產業園區,通過黨支部領辦的合作社,延伸產業鏈條,讓村級增收的“活水”源源不斷,進而為發展壯大集體經濟的“巨輪”提供持久動力。

【聚焦】看!這個返鄉人才領辦的合作社……

共享富民並舉,“窄路”拓寬“新藍圖”

西趙村按照“村社一體”發展思路,進一步延伸產業鏈條,實現村集體、合作社、農戶三方共贏。目前,合作社採取“5+2+3”模式,以農戶按每畝地入股加入合作社,所得效益然後按股份股,50%給農戶,30%歸合作社,20%歸集體的運營模式,真正實現村民、集體雙增收。一是村莊建設騰空間。完善基礎設施,推進舊村改造。通過統一平整土地、規劃道路、分配宅基地,清理出空閒地20畝,合作社投資栽植苗木3萬棵,增加集體收入2萬元。二是村民致富有保障。合作社每年吸納20多名勞動力務工,讓村民在家門口有活幹、有錢賺,每人年均收入5000元以上;優先安置9戶貧困戶,確保貧困戶就業脫貧。三是現代農業促發展。合作社利用集中連片土地,引進現代農業,打造現代高效智慧農業示範園區,以資源支撐和科技支撐相結合,規模化、集約化、標準化,產加銷一體經營,進一步提升土地效益。

【聚焦】看!這個返鄉人才領辦的合作社……【聚焦】看!這個返鄉人才領辦的合作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