軒轅黃帝陵甘肅正寧

說起華夏第一帝,軒轅黃帝,大凡中華兒女無人不知,也是有歷史記載的首位帝王,軒轅黃帝(公元2717-公元前2599)古代華夏部落聯盟首領,中國遠古時代華夏民族的共主,軒轅黃帝在位時,結束了部落連年混戰,主導了農業種植糧食釀造美酒,手工製陶距醫療理論,制定了官職制度,現在的醫學寶典《黃帝內經》就始於這個時期,首次記錄了病理和症狀,更是發明創造了許多生活中常用的工具和戰爭設備。

歷史記載軒轅黃帝出生地有河南新鄭和陝西黃陵縣每年農曆三月三都有祭祀活動,而在距黃陵縣80公里外的甘肅省正寧縣五傾原鄉有一座古陵墓,黃帝陵,傳說只是軒轅黃帝的衣冠陵墓,在古代帝王去世後,帝王家族都給帝王建造許多陵墓,怕其他部落報復掘墓辱屍,就各地建造許多陵墓,只有一個是真的,其他都放帝王穿過的衣物飾品,正寧黃帝陵就是這樣一座陵墓。

軒轅黃帝陵甘肅正寧

在子午嶺東延部分,地勢相對平緩的黃土高原下,平地一處突出的大山包一樣,周圍古松柏樹茂盛青翠,這個人工形成的大山包就是傳說中的黃帝陵,一面靠山和子午嶺相連接,三邊被河水圍繞,先後在附近挖掘出宋朝時期拜祭時立的石碑,後刻有記錄,由於正寧縣地處西北革命老區,經濟一直搞不上去,一直到了2000年政府立項建造了軒轅黃帝紀念公園,建有軒轅廣場,洛水九曲橋和五層大殿,每年政府人員都舉辦祭拜活動,也拉開了正寧旅遊開發的第一篇。

甘肅正寧縣隸屬慶陽市行政管轄,是慶陽七縣一市唯一的一座在高原的縣,地勢平坦,東西狹長,南北較窄,距離七朝古都西安260公里,縣城境內許多景點都和西安有關係,作為2000年開始規劃修建相關景點的新興旅遊,起步艱難,甚至難以尋獲詳細的報道。

軒轅黃帝陵甘肅正寧

子午嶺下黃帝陵,依山而建,不管是風水學還是規模都很大氣。

軒轅黃帝陵甘肅正寧

在正寧旅遊路線裡,有一座文廟,就是孔子廟,從佔地面積可以想象當年的香火旺盛,人員多多,這座廟在60年代被拆除建立了正寧縣第一座中學,留下來大殿五間,正廟一座和周朝栽種的柏樹和唐朝栽種的槐樹,幾次遭雷擊起火,依然翠綠,筆者讀高中的宿舍就是偏方大殿,晚上冷的睡不著的時候,就拿石頭碑碎塊舉著練練就熱了,在正寧縣的老縣城羅川,一座土城的東邊角上。現在從高空看去,一座不大的古縣城,四面都是高高的城牆,文廟就佔據了四分之一的面積,其他才是官府和有錢人的民宅,現在有規模的明清民居還有完整的7座,其他都給現代樓房替代。

軒轅黃帝陵甘肅正寧

走出文廟就是明清時期為了紀念幾個清官而建造的石舫,高大威武,還有特殊意義的鐵旗杆兩座,雖經幾百年,鐵旗依然在,上面的鈴鐺隨風還會響動,清脆悅耳。

軒轅黃帝陵甘肅正寧

鐵旗杆和石舫都給定位文物保護起來了,旁邊的現代民居和者文物很不搭配。四周都是高原特有的土層山溝溝。

軒轅黃帝陵甘肅正寧

距離鐵旗兩公里,就是傳說中唐朝太平公主拜天的臺子,叫唐臺,一個按照歷史記載重建的大型祭拜廣場,而對面遠處就是泰山,上有泰廟一座,每年三月三有廟會,這座圓圓的山河旁邊的山不一樣,就是不長樹木,一山的灌木,尤其一種開黃花的結紅色果子的植物最為特殊,叫瑪爾。

軒轅黃帝陵甘肅正寧

在距離縣城二十公里不到的山下,有古代兵馬驛站調令關,現重建為接待中心,關於調令關的記載已經很少了,現有古石碑和一座大山人工開鑿的關口,想當年戰爭連發,傳達命令的地方。

軒轅黃帝陵甘肅正寧

因為距離西安古城僅僅260公里,正寧縣屬的古道為古代帝王兵出長安向西的必經之路,而有歷史記載的秦朝軍道,秦朝疆域大,兵強將廣,秦直道就是現代的高速公路,這條道路隨著考古學家的挖掘研究,寬15米左右,長從西安到銀川上千公里,現在已經被樹木雜草覆蓋,但航拍還是能看出當年的模樣。

軒轅黃帝陵甘肅正寧

每年五一長假都去外地景擁擠不堪,今年剛好遇到疫情干擾,為了大家健康就本地景點重新走一圈,詳細瞭解記錄歷史的遺留,正寧縣旅遊資源多多,還有現代的農耕博物館,革命時期鄧小平政委住過的窯洞,還有黃河象化石展覽館,正寧有萬畝蘋果基地,紫蘇深加工基地,正寧有黃帝的陵墓更有秦始皇的高速公路,歡迎各地朋友來正寧旅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