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在唐宋女子服飾裡的詩詞

唐宋女性的服飾,美不勝收,總是反映著那個時期的鮮明特色!

唐代崇尚豔麗,宋代偏淡雅。

唐宋女性服飾很直觀形象,一般都保留在繪畫和壁畫雕塑中,詩詞裡也留下一鱗半爪。

藏在唐宋女子服飾裡的詩詞

《繚綾》

唐 白居易

繚綾繚綾何所似?不似羅綃與紈綺。

應似天台山上月明前,四十五尺瀑布泉。

中有文章又奇絕,地鋪白煙花簇雪。

織者何人衣者誰?越溪寒女漢宮姬。

去年中使宣口敕,天上取樣人間織。

織為雲外秋雁行,染作江南春水色。

廣裁衫袖長制裙,金斗熨波刀剪紋。

異彩奇文相隱映,轉側看花花不定。

昭陽舞人恩正深,春衣一對直千金。

汗沾粉汙不再著,曳土踏泥無惜心。

繚綾織成費功績,莫比尋常繒與帛。

絲細繰多女手疼,扎扎千聲不盈尺。

昭陽殿裡歌舞人,若見織時應也惜。

這就寫出了唐代服飾面料豐富多彩,有錦、羅、絲等絢麗的面料。

藏在唐宋女子服飾裡的詩詞

《新樂府·上陽人》

白居易

平頭鞋履窄衣裳,青黛點眉眉細長,

世人不見見應笑,天寶末年時世妝。”

從初唐到盛唐在美學風貌上有一個從窄小到寬鬆肥大的演變過程

藏在唐宋女子服飾裡的詩詞

《贈歌姬詩》

唐 李群玉

裙拖六幅湘江水,鬢聳巫山一段雲。

風格只應天上有,歌聲豈合世間聞。

胸前瑞雪燈斜照,眼底桃花酒半醺。

不是相如憐賦客,爭教容易見文君。

《贈美人四首》

唐 方幹

直緣多藝用心勞,心路玲瓏格調高。

舞袖低徊真蛺蝶,朱唇深淺假櫻桃。

粉胸半掩疑晴雪,醉眼斜回小樣刀。

才會雨雲須別去,語慚不及琵琶槽。

嚴冬忽作看花日,盛暑翻為見雪時。

坐上弄嬌聲不轉,尊前掩笑意難知。

這就是說是唐代的裙裝,半露胸的款式。

藏在唐宋女子服飾裡的詩詞

《和李校書新題樂府十二首 法曲》

唐 元鎮
吾聞黃帝鼓清角,弭伏熊羆舞玄鶴。

舜持幹羽苗革心,堯用咸池鳳巢閣。

大夏濩武皆象功,功多已訝玄功薄。

漢祖過沛亦有歌,秦王破陣非無作。

作之宗廟見艱難,作之軍旅傳糟粕。

明皇度曲多新態,宛轉侵淫易沉著。

赤白桃李取花名,霓裳羽衣號天落。

雅弄雖雲已變亂,夷音未得相參錯。

自從胡騎起煙塵,毛毳腥羶滿鹹洛。

女為胡婦學胡妝,伎進胡音務胡樂。

火鳳聲沉多咽絕, 春鶯囀罷長蕭索。

胡音胡騎與胡妝,五十年來競紛泊。

說明唐代女子服飾受胡服的影響深,由原來的好看,演變為方便。

藏在唐宋女子服飾裡的詩詞


宋代女子服飾以窄腰為美,窄袖衣衫是宋代的女性流行美。

藏在唐宋女子服飾裡的詩詞

《菩薩蠻》

宋 張先


簟紋衫色嬌黃淺,釵頭秋葉玲瓏翦。

輕怯瘦腰身,紗窗病起人。

相思魂欲絕,莫話新秋別。

何處斷離腸,西風昨夜涼。

宋女子追求整體和諧及色彩的清新和典雅、自然。

藏在唐宋女子服飾裡的詩詞

《浣花女》

宋 陸游

江頭女兒雙髻丫,常隨阿母供桑麻。

當戶夜織聲咿啞,地爐豆秸煎土茶。

長成嫁與東西家,柴門相對不上車。

青裙竹笥何所嗟,插髻燁燁牽牛花。

城中妖姝臉如霞,爭嫁官人慕高華。

青驪一出天之涯,年年傷春抱琵琶。

藏在唐宋女子服飾裡的詩詞

《村女》

宋 陸游

白襦女兒系青裙,東家西家世通婚。

採桑餉飯無百步,至老何曾識別村!


藏在唐宋女子服飾裡的詩詞

由此,看來詩分為唐宋,服飾也分唐宋,詩詞的魅力,無處不在,融入生活的角角落落。


(圖片、資料來源於網絡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