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二日走春山,龍井問茶

二十二日,走春山。〈龍井問茶〉

從南山路虎跑始東起至茅家埠,西到龍門坎,向北到老東嶽,將近200平方公里的範圍,是杭州西湖龍井茶葉的產區。這裡產的茶葉區別於我們常說的杭州龍井和浙江龍井,此刻我所在茅家埠到龍井一帶是西湖龍井的核心產區。這一帶山巒重,樹鬱蔥,水流清,是滋養好茶的好所在。這一帶的居民大多是茶農,靠山種茶,靠茶養人。種茶所產茶葉是支撐性收入。從春始,一直到得初冬後才有得閒日。

前二日正是春分,下得一場好雨,實在是及時。選得這樣一個日子過來也是有意思在。到得時是清晨七點,空氣中是茶園特有的沁心的香氣。園裡已有了採摘之人,和往年一樣,大多是茶戶東家從江西,安徽請過來的相幫採茶人,會幹上二十來天的活計,吃住東家,然後按所摘茶天數結算所得。是年年來,年年往,作得相熟和信任。只是這採茶的活計並不輕鬆,因為雙手要懸著空,就要俯著身,躬著腰,時間一長,腰痠背疼著。何況於這樣的天氣,茶園裡溼潮,穿著雨衣雨褲裡得又悶又熱,隔會就要停歇一下。如果日頭不大,象今日的天氣有點陰,這茶葉會是採上一天的時間,很是辛苦。即便這樣,手快的半日下來也只是採得兩三斤鮮茶,如若是拿去晾過,炒制,所剩更只有三四成。

到得茶園的路上也不凡來往人,大多是東家,騎著電動車,帶來補充的吃食和水,順捎帶回新鮮採摘下的茶葉匆匆返回作下一道程序。這其間也不乏開著寶馬奔馳過來的東家,車子一溜兒的停在外面寬些的路上。一些等候鮮茶的東家會彼此湊在一起談論眼下的行情,看看各自採摘茶葉的品質,也為昨天這場雨而在臉上掛上笑容。我自是插不上話,只是在旁聽得。原來前陣子這已經採過兩回茶了,每回採摘中間會相隔五六天。今天開始的這一輪到清明節前採的就是所謂的明前茶,從清明到得雨水節氣所採茶叫作雨前茶,統一叫作春茶。只是這含金量是大不一樣了。聽得他們的意思,眼下這明前茶是得賣到一萬元一市斤的行情了,此際要有不相干的人聽到,怕是會作了咋舌。至於我是聽聞慣了,也不會去買,聽過算數。你若是問這價格的茶葉有人買麼,自然是有。大多是早早的作了預訂,首先是大的茶商,都是現金交易,只要是真正好茶。然後是些茶葉專賣處。茶農自己也會零賣些,只是這茶葉會次等一些。這裡的茶農家家開著茶室,讓遊景到此的客人歇上一歇,捧上些小食和香茗,客人由此是寫意舒閒的樣子,茶戶也能隴些鈔票,皆大歡喜。自有喝了茶又再買些回去的是大有人在。所以這些茶戶是一年到頭除了幾個冬日,都是有鈔票落入口袋的,家裡的富裕從一幢幢小樓和門前的車輛就可見了。

突然想,若是沒有這些江西安徽採茶女,會是怎樣一付光景。原先本地的採茶女早已上了年歲,眼下年輕的別說模樣看著嬌滴,於採茶又能會得多少?又是想多了罷,繼續走自己的路。

二十二日走春山,龍井問茶


二十二日走春山,龍井問茶


二十二日走春山,龍井問茶


二十二日走春山,龍井問茶


二十二日走春山,龍井問茶


二十二日走春山,龍井問茶


二十二日走春山,龍井問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