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枚老銀元價值幾百萬?提醒各位:千萬不要再掉進鑑定費騙局了

現在大家打開手機看新聞,是不是感覺一夜之間冒出了很多價值百萬的古錢幣銀元銀幣信息,搞得大家一頭霧水,到底是真是假,今天就為你揭開鑑定手續費騙局。

鑑定手續費3.5萬不能被追回

比如今天我們要說的這位林先生,去年9月份,三明的林先生拿著一枚日本銀元到福州某文化藝術發展有限公司想出售。該公司業務人員看過銀元后對林先生說,銀元是真品,價值很高,如果想在他們公司寄賣,除了要交一定的交易佣金外,還得先交200元的鑑定評估費,林先生同意並交了錢。

數日後,公司工作人員打電話給林先生說,有人想買那枚銀元,出價53萬元,要林先生按約定把那枚銀元送到公司的合作機構XXX(香港)文物檢測鑑定研究所檢測,費用3.5萬元。交了3.5萬元的檢測費後,林先生收到了XXX(香港)文物檢測鑑定研究所的檢測報告,報告稱那塊銀元和原造幣存在差距,是假的。

一枚老銀元價值幾百萬?提醒各位:千萬不要再掉進鑑定費騙局了

後來,有相關人員聯繫了XX文化藝術發展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丁女士。丁女士表示,去年底公司已經關門停止所有經營業務,並已將此事通知所有客戶。丁女士稱,當時是林先生無法保證銀元的真偽,才委託公司作鑑定,雙方簽有授權委託合同,所有收費都經過林先生同意確認。林先生對此事如有異議,公司可協助解決。

林先生提供了一份委託檢測服務合同。記者看到,該合同上寫有林先生應向該公司支付3.5萬元檢測費用。合同中規定,送檢藏品如不達標,檢測費用不退還。

該事件頻頻發生,須提高警惕

查閱相關資料發現,XX文化藝術發展有限公司前年也因檢測費問題和有關當事人發生過糾紛。在某報紙上2015年12月30日A25版也報道過福州XX文化藝術發展有限公司出現的類似糾紛。

根據當時的報道,2015年12月,XX文化藝術發展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員聯繫了江西的曾先生和王先生,說他們手上的“清代站洋銀元”很值錢,有客戶看上了,讓他們帶著實物來給買家看。

該公司的工作人員說,如果那枚銀元確實是清代的,價值兩三百萬元,要求曾先生和王先生提供一份該銀元的權威檢測報告,並指定他們到北京故宮博物院、香港佳士得、香港蘇富比及國際科學院(香港)鑑定檢測研究所等幾家機構中的一家去檢測。

一枚老銀元價值幾百萬?提醒各位:千萬不要再掉進鑑定費騙局了

最終,曾先生和王先生交了1.5萬元檢測費,隨後收到了XXX文物檢測鑑定研究所”的檢測報告:樣品表面成分數據與清代時期同類官版原造錢幣成分數據不相符,其中氧化銀含量偏低,氧化鐵含量偏高,與民國時期同類錢幣成分符合較好。因為交易無法達成,雙方就檢測費等問題發生糾紛。

類似的事件全國各地頻頻發生,據瞭解,前陣子另一名收藏愛好者也被深圳一家收藏拍賣公司“坑”走16萬元檢測費。

收藏界相關專家表示,這類事件一般有固定的套路:藏家將藏品送到收藏公司後,收藏公司開始都會初步鑑定為真品,並建議交由收藏公司寄賣或拍賣,之後再說有買家願以高價購買該藏品,趁機收取高額檢測費等費用。

“可能市場價幾百元或數千元的近代仿品,收藏公司會對賣家說價值數十萬元甚至數百萬元。”上述專家說,對於這樣的“好事”,不少收藏者開始也心存懷疑,此時收藏公司會安排“買家”與他們見面。“買家”穿著得體,言談舉止很像收藏界的人,他們往往表示對藏品非常喜愛並願出高價購買。

一枚老銀元價值幾百萬?提醒各位:千萬不要再掉進鑑定費騙局了

實際上,這些“買家”都是收藏公司僱的“託”。就在賣家對這筆交易深信不疑時,“買家”會提出需要一份鑑定證書來保證藏品的品質,例如銀幣的含銀量達到多少、藏品的年代等等。鑑定機構一般由收藏公司指定,鑑定費要數千元至數萬元。

然而,鑑定的結果往往是藏品達不到“買家”的要求或者是假貨,而“買家”早就蒸發了,收藏公司也會將藏品還給收藏者,但相關檢測費用則不會退還。

該專家說,這看似普通的失敗交易,其實是收藏公司與檢測機構合作,通過控制檢測報告導演的騙局。

收藏愛好者不應有暴富心理

“給藏品評估一個天價,又指定一家機構檢測,檢測費要幾千元或幾萬元,收藏愛好者對此要特別警惕。”收藏家協會的周先生曾說,近幾年很多收藏愛好者都想出售自己手中的寶貝,但缺乏相關的專業知識,這往往被一些無良商家和詐騙團伙利用。

一枚老銀元價值幾百萬?提醒各位:千萬不要再掉進鑑定費騙局了

周先生說,收藏品鑑定、拍賣,應找第三方獨立權威鑑定部門並多方打聽。目前,收藏市場商業鑑定公司以營利為目的,資質水平良莠不齊,由此引發了許多交易糾紛。

相關專家表示,收藏者只要不貪心,平時謹慎一些,就可以避免落入大部分的陷阱。而且,收藏講究的是樂趣,藏品價值高應該屬於錦上添花,普通收藏愛好者不應有暴富或“撿漏”的心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