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太扎心,網飛又出神劇,看一集就忍不住狂打五星!

你是否有過以下經歷——

朋友圈發了條自以為深刻的見解,幾個小時過去了,沒人點贊回覆。

生日到了,除了家人,沒有人知道。

好不容易放假,想約人出去嗨一嗨,打開通訊錄,遲遲找不到合適的人。

於是只能感慨:“人生呀,真TM寂寞如雪”。

彆著急,下面推薦的這部劇,或許能讓你找到些許共鳴。

《非典型孤獨》

劇情太扎心,網飛又出神劇,看一集就忍不住狂打五星!

國外反響不賴,IMDb8.4,爛番茄新鮮度80%,有人評說,網飛今年最佳系列之一。

劇情太扎心,網飛又出神劇,看一集就忍不住狂打五星!

國內好評如潮,豆瓣8.4分,85%人給予四星及以上評價。

劇情太扎心,網飛又出神劇,看一集就忍不住狂打五星!

有這樣的成績,不止源於題材獵奇、敘事詼諧,更要得益於它以喜劇基調,將議題指向了生活中最常見的,孤獨與偏見

人活一世,每個人孤獨感殊途同歸,但原因卻各不相同。

主角Sam,一個內向靦腆、即將邁入18歲的少年,他的孤獨,始於一場疾病

他是一名“非典型孤獨症”患者,又稱非典型自閉症,一種由非典型神經系統失調導致的發育障礙,其症狀包括但不限於重複行為、社交困難以及長時間精神高度集中。

劇情太扎心,網飛又出神劇,看一集就忍不住狂打五星!

我是個怪胎,大家都這麼說

他身上有諸多常人無法理解的怪癖。

比如,在有人的地方,習慣坐於角落,重複用鉛筆以固定的頻率撥弄橡皮筋。

坐公交車,全身僵直,後背絕不允許粘連座椅。

劇情太扎心,網飛又出神劇,看一集就忍不住狂打五星!

生活裡,總是一本正經地發出讓人啼笑皆非的提問——

劇情太扎心,網飛又出神劇,看一集就忍不住狂打五星!

他也像18歲大男孩一樣,對女性充滿幻想,渴望拍拍拖,做做愛……

雖然結果,總事與願違。

以人生中的第一次重要約會為例——

約會前,和對自己頗有好感的妹子搭訕,用嘴咧到耳朵上的加大碼微笑,把人硬生生嚇跑。

劇情太扎心,網飛又出神劇,看一集就忍不住狂打五星!

約會中,和交友網站剛認識的女孩見面,用做筆記學來的摳腳撩妹話術,尷尬全場。

劇情太扎心,網飛又出神劇,看一集就忍不住狂打五星!

約會後,當有人主動投懷送抱,他卻將到手的“肉”一把推開。

劇情太扎心,網飛又出神劇,看一集就忍不住狂打五星!

他不明白人們為何惡語相加,也無法理解別人話中的意味,總之生活真是操蛋。

Sam的老媽,同樣孤獨。

她是一個盡職盡責的家庭主婦,事無鉅細地照顧著兒子的方方面面,從生活起居,到戀愛約會。

會怒髮衝冠地找兒子的心理醫師理論治療方法不對;也會不可理喻地要求服裝店為兒子準備一間獨立試衣間,必須光線昏暗、安靜隱秘。

用她的話說,從兒子被宣判自閉,她無時無刻都在緊張。

一個細節足以印證——

老媽有一堵牆,貼滿每月日程表,牆上密密麻麻的便貼紙,構成她按部就班的生活。有一天計劃表沒寫行程,她突然不知該如何度過……

劇情太扎心,網飛又出神劇,看一集就忍不住狂打五星!

採購一些Sam的洗衣粉

這些被牢牢釘在牆上的便貼,正像她一樣,被綁死在“Sam母親”的角色中。

當兒子忙於戀愛,開始獨立思考行動,這樁外人看來天大的好事,卻讓她手足無措、盡失分寸。

這種感覺,彷彿自己存在的意義被取締。

她選擇一場婚外情彌補內心的空虛,但在那之後,是更無窮無盡的空虛……

劇情太扎心,網飛又出神劇,看一集就忍不住狂打五星!

如果說Sam的孤獨源於疾病,老媽的孤獨源於空虛,那老爸的孤獨,則源於逃避

他曾經因為Sam異於常人而深感絕望,離家出走八個月, 讓妻子獨自承擔一切。

他羞於提及兒子的疾病,即便是面對共識五年的老熟人,也有所保留。

這種逃避的態度,一度讓家庭關係搖搖欲墜,所以他也在極力修復,試圖彌補。

看,Sam情場受挫,要求與老爸談話,老爸第一反應,低頭瞥一眼老媽,皺起眉頭,隨後是一聲驚訝——真的嗎。

劇情太扎心,網飛又出神劇,看一集就忍不住狂打五星!

所有人都是破碎的,包括看上去光鮮亮麗的妹妹。

妹妹善良勇敢,在學校裡見義勇為,會對霸凌者揮拳相向。

她也體貼懂事,在重要比賽後,對更關注哥哥的父母表示理解。

但這一切畢竟是表象,她的孤獨,源於不受重視

一個簡單的細節,家庭聚餐,老媽只將沙拉分給了Sam。

劇情太扎心,網飛又出神劇,看一集就忍不住狂打五星!

儲物間,一盒貼有“Sam專用”的洗衣粉。

這種對待兒女的細微區別,體現在方方面面。而父母所認為的理所當然,卻在不經意間加劇了妹妹內心深處的孤獨。

仔細想想,這些不也是我們所經歷的——

疾病、空虛、逃避、不受重視……

所以,《非典型孤獨》披著喜劇的外衣,卻向我們闡釋了一個異常嚴肅的觀點:如果孤獨是生命必經之路,如何克服孤獨,或許是窮極一生的難題。

偏見,也是至始至終貫穿全劇的命題,這種偏見,並非約定俗成的歧視或質疑,更多指向的是——

什麼是正常?

《非典型孤獨》講了這麼個故事——

18歲的自閉症患者Sam找尋愛和獨立,他有趣但痛苦的自我發現之旅讓他的家庭重新思考人生:什麼才叫正常?

自閉、孤獨是真,可貴的是,並不只有悲傷。

劇裡充斥著大量無節操調侃和揶揄,就連配樂,都是歡快激昂的……

但最終,你會領悟到,那些看似不著調的打趣,恰恰是最真誠的尊重。

正如知乎上,自閉症教師@李老西所說,如果你是普通人的路人甲乙丙丁:

如果沒有關注他們的意願的話,平等看待就好。所謂平等看待就是把他們和普通兒童一樣看待。如果他們顏值過人舉止萌,那就像喜歡普通兒童一樣喜歡他們,如果他們像普通熊孩子一樣不守規矩搞破壞招人討厭,也麻煩你們像討厭一般熊孩子那樣討厭他們。

最喜歡的角色,是一名小配角,他是Sam的基友,專業搞笑賣醜惡趣味……

但他不經意的話,卻又總能一語中的。

首次約會失敗的Sam備受打擊,這位小哥以一段不入流的黃段子鼓勵他。

劇情太扎心,網飛又出神劇,看一集就忍不住狂打五星!

是啊,那又怎樣?

正常如何,不正常又如何?

有人說,正常無法定義,我認為,與其說是正常無法定義,不如說太多人用自己的價值觀定義正常。

最終,正常從一箇中性詞變成了一個區別於好與壞的衡量標準。

在《非典型孤獨》,Sam對南極洲與企鵝的熱愛近乎著迷。

而原因僅僅是——

南極洲是地球上最偏僻的大陸,全世界90%的冰都在那裡,但是因為其年均降雨量只有八英寸左右,被認定為沙漠。

你看著它的時候,肯定不會認為它是沙漠。

同樣的,人不可貌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