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小时抽打,12岁男孩身亡丨小树不修不直溜,可修理需要怀柔

2小时抽打,12岁男孩身亡丨小树不修不直溜,可修理需要怀柔

文丨卿心君悦

我小时候也曾因为犯错被父亲打过,那个时候的父亲给出“打人”的理由是“棍棒出孝子”,时隔多年,再次想起曾经挨打的一幕幕,仍旧会觉得心慌发怵。

后来,我听过一句歌词,“小树不修不直溜”,想来,或许当时父亲的想法,就是想修理我以修正我的成长方向,对此,我又并非不能理解。

只是,对于修理的力度,似乎每个家长都应该注意一些,固然,对于一些调皮孩子不给予一定的“教训”,难以让其铭记错误。但是,孩子终究是孩子,在教育上我们不能忘记了最终的目的——不是将其“消灭”,而是对一些错误进行矫正,让其健康的成长。

2小时抽打,12岁男孩身亡丨小树不修不直溜,可修理需要怀柔

而发生在黑龙江清河林区的这一起事件就属于教育过度的悲剧,所达成的结果与所应秉持的目的是完全相反的,而这篇文章想与大家交流分享的就是关于教育的一些思考。

孩子犯错,很可能投射出的就是家长的失职

说一句可能会令一些家长难以接受的话:孩子犯错,绝非孩子一人的错误,大多数孩子做错了事,在一定程度反射出的都是父母教育出现了问题。

被誉称为“儿童观教育第一人”的宗春山曾说:

“几乎孩子所有的‘问题’都能在原生家庭找到证据。”

虽然,个人比较反感关于孩子的话题总是涉及到“原生家庭”,似乎“原生家庭”成为了回答孩子相关话题的万金油般的答案,但我们又不得不承认“原生家庭”与“孩子”间千丝万缕的联系。

从这一事件的部分报道中,我们能够发现一些细节:

  • 12岁男孩的父亲在杭州打工;
  • 12岁男孩与继母生活在一起。

从这两个细节中就可以得到一些推测:12岁的男孩在日常生活中与父母缺乏必要的沟通,亲生父亲与继母很少关心男孩的心理变化与需求,更没有对男孩的成长做正确的引导。

2小时抽打,12岁男孩身亡丨小树不修不直溜,可修理需要怀柔

在报道中还有两个关键性的细节:

  • 继母发现12岁男孩可能盗窃手机,源于男孩在房间内摆弄手机,在一旁还放着另一部手机;
  • 男孩的父亲之所以得知男孩偷手机后如此暴躁,源于男孩曾有过“偷家里钱”的坏毛病。

这两点说明什么?

一,在平时继母对12岁男孩疏于管教,甚至很可能二人之间的关系并不融洽,这虽然是一种推测,但一个男孩能在家中“光明正大”的玩偷来的东西,不怕继母发现,难道不说明一定的问题吗?

二,男孩的父亲没有深思过儿子曾经犯错的根源所在,所以也就没有将存在的问题解决。

这说明什么,无论是亲生父亲,还是继母在教育孩子的事情上,都存在太多的失职。

2小时抽打,12岁男孩身亡丨小树不修不直溜,可修理需要怀柔

教育存在的问题,从不是一天导致的;

孩子犯下的错误,也不是一时的问题。

就像我曾经写另一篇评论家庭教育所引用的观点:“当你发现你的孩子有问题时,其实你已经错过了10次陪他改正的机会。”

可能会有些绝对,但基本也算是一种事实——问题孩子的背后,都站着缺席的家长。

惩罚孩子,想要的达成的效果比方法更重要

我们不能说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不重要,但是一味在意方式方法真的也未必正确。

就像很多人都说,“棍棒出孝子”,那么为了让孩子成为“孝子”,我们就一定需要用“棍棒”来教育吗?

自然不可以。

我不反对网上一些关于家庭教育经验分享的文章,甚至个人观看其中部分文章后也总能得到一定的启示与深思,可即便如此,个人并不建议大多数家长过于在意所谓的“技巧”与“方式”。

因为,很可能在关注方式与方法之类的技巧时,忽视了我们每一次教育所要达成的目的。

就像这起事件,我不清楚,孩子的父亲是恼羞成怒多一些,还是恨铁不成钢多一些,亦或者是单纯为了发泄心中的怒火,就是想要狠狠地惩罚孩子?

2小时抽打,12岁男孩身亡丨小树不修不直溜,可修理需要怀柔

毕竟,如果是为了让孩子明白犯下的错误,让孩子下回不要再犯类似的错误,即便运用肢体惩罚也需要有一定的“度”,因为,打只是一种警告方式,不是最终的目的,最终想要达成的效果是让孩子明确自己的错误,并且保证不会再犯。

若是这样,对孩子的惩罚会持续2个小时吗?

为何存在这种情况,不可排除,很可能就是因为一些人说:孩子犯错,若一次不打服,以后难免犯下更大的错。

别说打不是最佳的教育方式,即便是,那么达到教育效果即可,而不是为了打到服,何况,所谓的“服”,在一些家长眼中,还是以自己的直觉来判断的。

所以,无论运用什么样的教育方式,请别疏忽了最初的目的。

2小时抽打,12岁男孩身亡丨小树不修不直溜,可修理需要怀柔

在最后,分享给大家两个教育孩子的原则, 最初看到时应该源于网上流传的一篇文章:

一,当孩子犯错的时候,要把他当一个孩子来看。(接受其犯错,多一些包容与忍耐,因为很可能孩子犯下的错,家长自身也有问题。)

二、当你批评孩子的时候,一定要把他当个成年人来看。(不要总是以打、骂来解决问题,成年人之间的交往方式绝不是这样,凡事需要讲道理。)

2小时抽打,12岁男孩身亡丨小树不修不直溜,可修理需要怀柔

卿心君悦,一位情感观察者,Ta说书评人、影评人。用文字温暖你,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