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晴了的時候》描寫了什麼暢快感受?

王敏6096


《在天晴了的時候》描寫了什麼暢快感受?

《在天晴了的時候》是現代詩人戴望舒於1944年6月創作的一首現代詩。此詩依次描寫了雨後的小路、小草、小白菊、鳳蝶等景物,寫了雨後走小徑的獨特感受。全詩用擬人手法和形象的語言,生動地描寫了雨過天晴的景色,勾畫出了一幅富有詩意的自然風光圖。意象簡明、寓意深刻,韻律和諧,讀起來朗朗上口。此詩到底描寫了哪些暢快的感受呢。

戴望舒的詩深受中國古典文學和歐州文學的影響。具有很高的語言魅力。詩中的比喻,新鮮而貼切。他所採用的題材,多是自己親身所感受的事物,抒發個人的遭遇與情懷。

《在天晴了的時候》就是這樣一首生動、活潑、情趣盎然的兒童詩,詩人通過對小徑雨後美麗景象的生動描寫,引導人們到雨後的小徑上走一走,去感受親近自然的自由和歡樂。詩歌也表達了詩人對大自然的熱愛和讚美之情。

此詩也表現了作者對恬淡、超脫生活的嚮往,雨後,一切變得清晰、涼爽,詩人漫步在雨後的小經上,全身心地感受這嶄新的一切:下過雨的泥路“涼爽又溫柔”,小白菊不再膽怯,“慢慢地抬起它們的頭,/試試寒,試試,/然後一瓣瓣地綻透”,用擬人的手法,表達對自然的全新感受,“風蝶兒”“在木葉間自在閒遊,/把它的飾彩的智慧書頁/曝著陽光一開一收。”小生靈的一招一式都深含詩意。詩的最後一節是中國古典詩歌意境的忠實複寫:“看山間移動的暗綠/雲的腳跡——它也在鬧遊。”詩人在深遠的意境中,融進自己對閒適生活嚮往的主觀色彩。

詩人在這首詩中,追求一種音樂感,追求具有大自然形態的迷人的詩境,並達到美的高度。


凌菱七號偵察室


雨過天晴,本來是說剛下過雨後,烏雲散去,太陽出來了。其實還可以貼切的比喻人經歷了災難或病癒等之後的心情。


清風聊天


晚霞西邊照,

紅雲如火燒。

杜鵑更紅豔,

江山如此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