錘錘的前瞻推送——如何讀懂公鏈,把握未來?

錘錘的前瞻推送——如何讀懂公鏈,把握未來?

今天錘錘給大家重推一個報告,來自巴比特旗下“時戳資本”聯合重磅發佈的《區塊鏈公鏈項目研究報告》,這份對公鏈的報告有著全面、深度的理解。

2018年一直被認為是公鏈爆發元年,從以比特幣為代表的區塊鏈1.0階段,到建立智能合約平臺的以太坊2.0階段,區塊鏈的商用渠道大大拓展,但仍存在著擴展性不足,開發難度高等問題。而EOS已經在第三代公鏈上大有作為。

近期巴比特智庫與巴比特旗下“時戳資本”聯合重磅發佈了《區塊鏈公鏈項目研究報告》, 報告主要闡述了區塊鏈公鏈的定義,區塊鏈公鏈的發展路徑,區塊鏈公鏈的核心要素,區塊鏈公鏈的技術實現形式,區塊鏈共識機制的討論。

報告的要點:

公鏈是區塊鏈世界的“操作系統”

公鏈是區塊鏈的底層協議,是區塊鏈世界的“操作系統”。公鏈為區塊鏈搭建分佈式數據存儲空間、網絡傳輸環境、交易和計算通道,利用加密算法保證網絡安全, 通過共識機制和激勵機制實現節點網絡的正常運行。公鏈提供的 API 接口可供開發者調用,以開發符合公鏈生態的應用。

目前最大的公鏈還屬於以太坊,在其公鏈平臺上搭建的DAPP已經達到上千個。

公鏈的發展階段

比特幣是區塊鏈上的第一代公鏈,這點毋庸置疑。 第二代公鏈是以太坊,第三代公鏈定位於能大規模商用,與實際資產和真實價值相關聯,推動實體經濟發展。目前正在競爭區塊鏈 3.0 時代的公鏈項目有 EOS,Cardano,Bytom 等。大家或可持續關注。

區塊鏈公鏈的核心要素

報告將首次區塊鏈世界的核心資源要素歸結為存儲資源、傳輸資源、運算資源和共識機制所產生的信任資源四個方面。將區塊鏈的架構分為五個層面,分別為數據層、網絡層、共識層、合約層和應用層, 報告將其中的核心技術要素提煉成五個維度,包括可擴展性和傳輸技術、系統安全、分佈式存儲、監管兼容性和共識機制。

四五五核心要素:存儲資源、傳輸資源、運算資源、信任資源

數據層、網絡層、共識層、合約層和應用層

包括可擴展性和傳輸技術、系統安全、分佈式存儲、監管兼容性和共識機制。

總結的來說的,讀懂了四五五,你就讀懂了公鏈。

可擴展性和傳輸技術

擴容技術

小的區塊大小限制了每個區塊的交易承載量,公鏈的擴容技術分為鏈上擴容和鏈下擴容兩大體系。其中鏈上擴容技術包括大區塊、隔離見證、分片技術等, 鏈下擴容技術包括側鏈技術、狀態通道技術等。

跨鏈技術

知名的跨鏈技術有連接比特幣與以太坊的 BTC Relay、Cardano的NIPoPoW 和 Bytom的XRelay 技術等。

點對點傳輸技術

Cardano 採用了一種類似於 BitTorrent 的點對點傳輸協議一樣, 參與的節點數量越多,傳輸的速度越快。隨著系統節點的增多, Cardano 每秒可以處理非常龐大的交易量。

注意以上所總結都是比較具有代表性的技術和平臺,並不包含全部。

系統安全性

分佈式存儲:對於目前大部分的基礎公鏈而言,如何讓大量的數據存儲在自己的主鏈上是急需解決的問題。

監管兼容性:如果要實現商業化應用和社會價值,公鏈的架構設計必須要考慮如何 與現實社會的融合。

共識機制:區塊鏈公鏈常用的共識機制有 POW、POS、DPOS、BFT 以及多種機制混合而成的共識機制等。

最後總結

底層公鏈仍然是未來一段時間內的焦點

從報告和場內的形勢,可以看出搭建應用的公鏈仍然是未來一段時間的焦點。傳統互聯網底層協議是免費的,所以互聯網世界更關注應用層;但由於激勵機制的存在,在區塊鏈世界裡,底層協議是最大的受益者,因此,區塊鏈的研發和投資更關注底層公鏈技術。預計底層公鏈仍將是現階段區塊鏈行業的攻關重點,各公鏈在可擴展性、應用性、共識哲學,以及應用生態搭建上的角逐將長期延續。

關於耕耘區塊鏈內容平臺如果有興趣的可以加我微信,dy16231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