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大地一片蒼茫,塞外黃葉滿地,芳草連天。蕭瑟的秋風,吹拂著離人的白髮。思歸的遊子滿眼含著相思的淚水。遙望著昔日的國土,不禁悲從中來。

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塞外

此時正是大宋康定元年(公元1040年),西夏人李元昊自稱大夏國皇帝,不斷髮兵攻打北宋邊地。大宋君臣驚惶無措,於是想起了已被貶斥日久的范仲淹。仲淹以半百之歲親付延州,肩負起抗擊西夏入侵的重任。一位寫出岳陽樓記的著名文人卻肩負起保家衛國的責任,這不得不說是大宋的悲哀。但對范仲淹來說,卻是他人生最偉大的時刻。

在延州(今陝西延安附近),范仲淹建青澗和鄜城二城,創康定軍,建起多座要塞,一時軍威大振,使西夏人不敢入侵。此後范仲淹又親率軍隊重創西夏聯軍,挽救了關中危局。在陝西、甘肅前後三年,范仲淹像一座堅強的堡壘,保衛著國土不受外族的侵擾。直到李元昊向北宋稱臣議和。此後多年,范文正公的大名響徹西北大地。

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黃葉地

在西北邊地的日子,范仲淹看到的是人民的流離失所,大好河山的支離破碎。昔日屬於中華版圖的西夏居然成了今日大宋的心腹之患。情感熾熱、性格耿直的范仲淹已到了半百之歲,再也不似昔日那樣直來直去。更多是一種沉鬱、蒼涼的心底之思。他不由得由眼前的景象想到了自己的家鄉和親人,於是才有了這一篇冠絕古今的著名秋詞:《蘇幕遮》。

全詞用語清麗,氣勢宏大,將萬千秋景溶於一詞,在秋景中蘊藏著深深的情感。讀來令人神思清爽,意境悠遠,彷彿也回到了公元1040年那個大宋邊地的壯闊秋日。

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秋色連波

原詞:

 碧雲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
 黯鄉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夢留人睡。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