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撩妹,古人都比你厉害

现代人善于表达感情,所以但凡是个特殊的日子,都会被当做“情人节”来过。当他们用送礼物等仪式表达爱意时,殊不知,在选礼物讨女生欢心这件事上,古人比你浪漫且有品位多了。

——

缠臂金

缠臂金的奥妙在于:戴上之后无论从什么角度看,所见都为数道圆环,而相互不关联,宛如佩戴着几个手镯般美丽。苏东坡《寒具》诗虽然是写一种叫馓子的食物,但诗中“夜来春睡浓于酒,压褊佳人缠臂金”却另有一番滋味。

“何以致拳拳?绾臂双金环”

论撩妹,古人都比你厉害

捻指环

用戒指定情的习俗在我国由来已久,南朝刘敬叔《异苑》中记载沛郡人秦树在冢墓中与一女子婚合,临别时,“女泣曰:与君一睹,后面无期,以指环一双赠之,结置衣带,相送出门”,会面安可期,见指环如见其人,指环之重跃然诗里。

“何以道殷勤?约指一双银”

论撩妹,古人都比你厉害

耳环

我国女性用耳饰打扮自己的最早记录见于《山海经》“青宜之山宜女,其神小腰白齿,穿耳以鎼”,《三国志》中诸葛恪说:“穿耳贯珠,盖古尚也。”可知穿耳从三代时起至今不衰的时尚。耳饰又分为耳丁、耳珰、耳环、耳坠等样式。

“何以致区区?耳中双明珠”

论撩妹,古人都比你厉害

香囊

香囊的历史由来已久,古时又称香包、香缨、香袋、香球、佩伟、荷包等等,古人佩戴香囊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先秦时代。据《礼记.内则》:“子事父母,左右佩用;……衿缨,以适父母舅姑。”就是说青年人去见父母长辈时要佩戴“衿缨”即编织的香囊以示敬意。又因为香囊是随身之物,恋人之间也常常把它当做礼物相互赠送,以表衷情。

“何以致叩叩?香囊系肘后”

论撩妹,古人都比你厉害

手镯

手镯在古代有很多称谓,“跳脱”就是其中一种,宋计有功所著《唐诗纪事》中有个故事,唐文宗有一天考问群臣:“古诗里有‘轻衫衬跳脱’句,你们有谁知道“跳脱”是什么东西?”大家都答不上来。文宗告诉他们:“跳脱即今之腕钏也。”

“何以致契阔?绕腕双跳脱”

论撩妹,古人都比你厉害

玉佩

玉在中国的文明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五经通义》说玉“温润而泽,有似于智;锐而不害,有似于仁;抑而不挠,有似于义;有瑕于内必见于外,有似于信;垂之如坠,有似于礼。”

“何以结恩情?美玉缀罗缨”

论撩妹,古人都比你厉害

同心结

“结”是一个被赋予太多美好色彩的汉字,从远古到今天,它始终渗透在人们的生活和情感里。多情的古人留下许多与结相关的诗词:六朝时钱塘名妓苏小小《苏小小歌》:“妾乘油壁车,郎骑青骢马,何处结同心?西泠松柏下。”里的“结同心”;唐朝著名诗人孟郊《结爱》:“心心复心心,结爱务在深,一度欲离别,千回结衣襟。结妾独守志,结君早归意。始知结衣裳,不知结心肠。坐结亦行结,结尽百年月。”

“何以结中心?素缕连双针”

论撩妹,古人都比你厉害

簪( 单为钗,双为簪 )《鼓吹曲词.有所思》中写一个女子为远方的情人准备了一支玳瑁簪子,她用心地修饰这支簪子,加上双珠还觉不足,再加上玉饰,如此珍重,自是出于一往情深。却不料“闻君有他心”,于是她把那簪子“拉杂催烧之、当风扬其灰。从今以往,勿复相思,相思与君绝。”何苦这样做呢?还是从心头难以割舍的那份情意吧。

“何以结相于?金薄画搔头”

论撩妹,古人都比你厉害

古时将绢称为纨素,“纨素三条裙”指的是绢做的裙子。汉刘熙《释名·释衣服》:裙,群也,连接群幅也。古时布帛门幅狭窄,一条裙子通常由多幅布帛拼制而成,因而有“裙”的名称。史上曾出现过各式各样的裙子,如:弹墨裙、凤尾裙、月华裙、真珠裙、郁金裙、石榴裙等等。

关于裙子的情愫最让人感慨的莫过于武则天一首《如意曲》: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

这诗是她为谁写下的呢?一样身处于千丈红尘与茫茫人海,人世间的女子哪怕豪气干云如武则天,看到月光里的桂树,仍旧没逃得过夜夜绵长的思念,又有谁能躲得过?

“何以答欢忻?纨素三条裙”

论撩妹,古人都比你厉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