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食用陸生動物名單”公開徵求意見,狗肉或將禁食,贊一個!

近日,農業農村部在官網公佈了《國家畜禽遺傳資源目錄(徵求意見稿)》(簡稱《目錄》)並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農業農村部在說明中表示,隨著人類文明進步和公眾對動物保護的關注及偏愛,狗已從傳統家畜“特化”為伴侶動物,國際上普遍不作為畜禽,我國不宜列入畜禽管理。

一時間,網絡上同意與反對的聲音爭論不休,沸沸揚揚。

其實,關於狗肉能不能吃這個問題,我們主要應從安全角度來看看。

01

首先,我們需要搞明白狗肉館的狗肉是從哪兒來的?

很多人說,是從專門的肉狗養殖廠進的。

這種說法是真的嗎?我們先來算一筆賬。

養殖必先育種,必須註冊肉狗的品種。而且養狗的成本很高,一條狗一天吃兩斤飼料,飼料成本就很高。同時狗的領域性強,飼養場地也需儘量寬闊。大規模養狗如衛生條件不達標很容易引發犬瘟,造成大面積死亡,打疫苗則又進一步增加了成本。中國農業大學臨床系主任夏兆飛曾說過:“現在的技術能夠做到犬類群養,但需要相當高的技術,而且難度相當大,一旦有失誤會大量死亡。即使能夠群養,一斤狗肉的價格也應該超過100元。”

而按常態算,一條活狗30斤,每斤價格為12—15元不等(狗種有異),熟狗肉一般在60元/斤以上。

很明顯,飼養肉狗的成本遠遠要高於賣價。養殖肉狗是要賠錢的,而賠錢的買賣又有多少人會做呢?

細心的人會發現,你居住的城市周邊幾乎沒有專門的肉狗養殖廠,即使有一些狗廠,也是來繁殖寵物狗的,這是因為一隻寵物狗可以賣到上千元,遠遠要大於肉狗養殖的經濟效益。

“可食用陸生動物名單”公開徵求意見,狗肉或將禁食,贊一個!

02

如果你問狗肉館老闆,他們的狗肉是從哪兒來的,他一般都會告訴你,是從外地進來的。

這個“外地”是哪兒,就很模糊了。就連鼎鼎大名的玉林狗肉節上的狗肉,也不是來自玉林本地。《羊城晚報》的記者曾從玉林市藥監局獲悉:目前玉林市場上流通的狗肉、活狗絕大部分來自省外。

那麼,中國哪些地方有大型、成規模的肉狗養殖基地呢?

根據2015年亞洲動物基金會歷時4年、踏遍中國東北、華南及中部地區、跨越了8個省和自治州的15個城市所完成的一篇報道,我們終於明確了:國內幾近沒有肉狗養殖場!

央視的《生活圈》也曾報道,中國肉類協會秘書長明確地表明:我國根本不存在所謂的養殖肉食用犬行業!

有人反駁說,你上網搜啊,網上有挺多的肉狗養殖廠啊。請注意,以上所說的養殖廠是大型、成規模的,也就是至少得是100只以上的。養個20-30只的狗的養殖廠,只是零散的,個體的。

又有人認為,那也是有啊,我們吃的就是這些養殖廠的。

事實上,這些零散的、個體的養殖廠養的狗,能滿足全國那些狗肉館的需求嗎?

我們來看一組報道數據:有媒體估算,每年被食用的狗只達到1000萬條。光每年夏至這一天,在玉林狗肉節上就會賣出1萬隻狗。

很明顯,零散、個體的養殖業是撐不起這麼大的市場需求的。

你說你得多幸運,才能吃到這些零散、個體養殖廠養的狗,其概率可以去買個彩票中500萬大獎了吧。

03

那我們吃到的狗肉是哪兒來的?央視的《生活圈》曾經給出了答案:是偷來的、是搶來的,並且很有可能是有毒的!

不法分子多使用弓弩、麻醉針、“山奈”(氰化物)等物品毒狗,然後通過專門的收狗人收購、粗加工後進行銷售。

2014年9月4日,浙江省奉化市檢察院胡育仁在檢察日報上公佈了一起由奉化市檢察院提起公訴、奉化市法院公開開庭審理的浙江省最大毒狗肉案,揭露了奉化市內存在的“盜、收、凍、銷”一條龍銷售來歷不明冷凍狗的“黑窩點”。

而且《羊城晚報》一篇報道曾佐證了玉林狗肉節的狗來歷不明,志願者杜玉鳳從玉林收購下263只待宰的活犬,這些狗大都是寵物犬如雪拉瑞、拉布拉多、沙皮狗、雜交哈士奇等。

2019年5月18日,3名志願者在四川成都的一犬隻市場從凌晨4點一路跟蹤,最終攔下一輛運狗車,車上50多隻狗均為非法所得,共十多個品種,其中包括哈士奇、薩摩耶等名犬。

試想,誰會把價值上千元的寵物狗以兩三百元的價格當成肉狗賣?

上網搜一搜,這樣的報道不時見諸於報端。

正如央視的《生活圈》報道的那樣,“偷狗、收狗、粗加工、凍狗、銷狗”已形成一條龐大的黑色產業鏈。

“可食用陸生動物名單”公開徵求意見,狗肉或將禁食,贊一個!

04

吃這些偷來的狗能安全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他們也不會像豬肉那樣經過市場監督部門的檢驗檢疫。

有些食客會說,狗肉館的老闆給我看了相關狗肉的檢疫證,沒有問題的。

事實上,這有很大的問題,因為那個“證”是假的。我國從未出臺過狗肉的檢疫標準,沒有任何檢疫部門工作人員願意冒著坐牢的風險開具所謂的狗肉檢疫證明!

也就是說,不論是小型零散、個體養殖廠的肉狗,還是偷來的狗,都是沒有檢疫證的,沒有保證的。

而那些被毒死的狗,體內殘留的劇毒物質很難揮發出去,如果人吃了這樣的狗肉,將會給身體帶來相當大的危害。

這樣的食物,你還敢吃嗎?

別忘了今年過年把我們關在家裡的“新冠疫情”是怎麼來的。

不安全的食物一定不能吃啊!

05

再從情感上來說。狗從馴化的那一天起,就不是做為食物的,它就是人類的夥伴,用來幫助人類狩獵和看家護院的。

由於服從性高,忠誠度高,如今它們越來越頻繁地參與到我們的生活中。

我們見過太多的工作犬,它們在各行各業大顯身手,不懼危險、不辭辛苦、不提條件、全心付出。如:消防犬、緝毒犬、導盲犬、搜救犬、警犬、追蹤犬、醫療犬……

今年3月7日,在疫情期間,福建泉州欣佳快捷酒店發生坍塌事故。做為隔離酒店,有約70人被困。搜救犬“貝貝”進入現場不到15分鐘就救出來三人。最後貝貝四肢都感染了,可它仍然堅守崗位,等待接下來的指令。這種精神值得我們每個人來尊敬。

可你見過工作豬、工作鴨、工作雞嗎?

高服從、高效率,也讓狗成為家庭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些孤獨的老人,也會養一隻寵物犬,成為精神的依託。

狗給了我們人類很多幫助,是值得我們愛護的。

我們總不能一邊榨取他們的忠誠,一邊把它們當成美食吧?那麼,我們的良知是不是也被”狗“吃了?

06

縱觀網上很多網友的帖子,爭論的好像並不是狗肉能不能吃的問題,大多數反對的聲音,無非是對現在流浪狗遍地帶來的安全隱患和一些養狗人士遛狗不栓繩,寵物狗隨地大小便無人處理等問題的不滿。

其實,這次疫情,讓我們對動物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本次《目錄》的公佈,就向我們發出了一個向好的信號。

相信隨著我們社會的進步和國家監管制度的完善,也一定會出臺相關的法規來更好地約束養狗人的行為,這樣不文明的現象將會逐步得到改善。

人與動物之間必將會越來越和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