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讓“溺愛”毀了孩子一生

1. 溺愛就是在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這週末,我帶著5歲的兒子默默去兒童遊樂場玩。

默默非常喜歡玩滑滑梯,但這個遊樂場的滑滑梯比較長,從滑滑梯上滑下來後,還得花大概五分鐘的時間走到入口,這對孩子來說是一個不小的體力挑戰。

這也讓我非常心疼,平時工作上班忙,沒有時間陪他玩。這次好不容易帶他出來玩一次,就想讓他多玩些項目,於是我就提議在他從滑梯上滑下來時,抱他走到滑滑梯入口,幫他節約時間和體力。沒想到默默卻說,他自己來,他自己能行,讓我在外面等他。

不要讓“溺愛”毀了孩子一生

看著兒子執意要自己做,我就耐心的在滑滑梯外面等他。正當我耐心的等默默時,旁邊卻傳來孩子的大喊聲和大人的哀求聲,出於好奇,我也朝人群中看了一眼。

只見一個8-9歲模樣的男孩正拽著一箇中年婦女的頭髮。這個男孩表情兇狠,滿臉殺氣,嘴裡還一直唸叨:

“你要是不抱我走到滑滑梯上,今天我就弄死你。”

邊說著還使勁拽住中年婦女的頭髮,恨不得將婦女的頭給拽下來。

那個中年婦女,則一直求饒說:

“寶寶,你等媽媽休息一會兒,好嗎?媽媽實在沒力氣了,咱們休息下再玩吧!”

也許是怕傷著孩子,這個媽媽全程都沒有反抗。但換來的卻是男孩更過分的暴力對待,不斷拽頭髮,撕扯她的衣服。

不要讓“溺愛”毀了孩子一生

聽旁邊的人說她們是對母子,男孩想多玩會滑滑梯,於是媽媽就建議在他滑下滑滑梯時,抱著他走到滑滑梯入口,讓他多玩一會,也不用擔心累。

這個媽媽開始時還能健步如飛的抱著孩子跑,但幾圈下來,媽媽就跑不動了。這時男孩就不樂意了,死活要求媽媽抱著他走到滑滑梯的入口,於是就有了這幕母子大戰。

聽到這裡,我心虛不已,剛才我也是這麼跟默默說的,還好默默沒答應,否則我們也要上演一出母子大戰。

作為媽媽,我十分理解這位被孩子威脅的媽媽。因為我們真太愛孩子,捨不得孩子受一點累和傷,出發點都是為了孩子好。但卻忘記了過度的愛,會變成溺愛,會讓孩子失去獨立的能力,越來越依賴我們,離不開我們。

英國心理學家西爾維亞曾說:

“父母真正成功的愛,就是讓孩子儘早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從你的生命中分離出去,這種分離越早,你就越成功。”

父母的每一句“我來”,都在剝奪孩子獨立成長的機會。 溺愛就像父母費力搬起的石頭,砸在腳上,痛在心裡,同時還把孩子的成長道路給堵死。

不要讓“溺愛”毀了孩子一生

2. 過度溺愛會讓孩子即依賴父母又恨父母。

知乎上有一個話題:如何毀掉一個人的一生?

點贊最高的回答是:

“寵著他,溺愛他,讓他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只有這樣才能從根子裡毀掉他。”

上海有位丁阿婆,已有81歲高齡還身患糖病。本來該頤養天年的她,卻整日為48歲的兒子唉聲嘆氣。

不要讓“溺愛”毀了孩子一生

兒子同濟大學本科畢業,留學加拿大,在滑鐵盧大學取得工程學碩士學位的大衛,可謂是人中龍鳳。

但回國後,兒子卻沒有出去找工作,整天不是在家睡覺,就是打遊戲,理所應當的當起了啃老族。

為了讓兒子在她去世後不被餓死,丁阿婆選擇了報了警,想借助警察的力量,讓兒子清醒過來。沒想到在法庭上,兒子將矛頭直指丁阿婆。

兒子憤恨的對著丁阿婆說道

“都怪你!要不是你從小什麼都給我準備好,我會成現在這樣嗎?”

聽了兒子的話,丁阿婆頓時悔悟,她說:

“是我教育的不對,樣樣包辦,他從小樣樣現成的,依賴慣了。”

不要讓“溺愛”毀了孩子一生

阿婆的遭遇在現實中比比皆是,很多父母正在用愛的名義把孩子推入深淵。正如教育家馬卡連柯所說:

“一切都讓給孩子,為了他犧牲一切,甚至犧牲自己的幸福。這是父母送給孩子的最可怕的禮物了。”

在嚴重溺愛中長大的孩子,一離開家後勢必會遭到大問題。在家中,他們事事都有人包辦代勞,吃個飯都不用自己動手,他們可以頤指氣使的指使自己家人。但到了家以外,很少有人願意接受他們的頤指氣使,凡是都必須靠自己

這些被溺愛的孩子抗挫折能力要比正常長大的孩子要低很多。童年的經歷告訴他們,

他們是弱小的,做不了也做不成什麼,要想做什麼,就必須依靠自己的父母,否則便不會成功。

一旦遭遇點挫折失敗,他們便會逃回家中,繼續躲在父母的羽翼下生存,因為父母不僅能替代他們做事,還可以避免他們受打擊。

但父母只能在孩子小時候滿足他們的願望,等到孩子變成成年人後,父母便無法幫他們實現願望。就如文章開頭的那個媽媽一樣,她現在還年輕有體力抱著孩子跑,但等她老去,自己行走都困難時,還能抱著孩子跑嗎?

不要讓“溺愛”毀了孩子一生

3. 溺愛並不是真正的愛,但很多家長,卻不知道哪一種情況算是溺愛。

以下是3種溺愛形式以及解決辦法,僅供父母們參考自查。

(1.)包辦代替

很多父母都把孩子當作手心裡寶,捨不得孩子吃一點苦,就怕孩子受罪,很多父母就選擇了包辦代替。小到吃飯穿衣,大到外出交友,這些溺愛孩子的父母們恨不得替孩子把所有的事都全部弄好。但對孩子來說,他們喪失的不僅是動手的能力,更喪失了自我成長的的機會。

孩子能做的力所能及的小事,應該讓孩子自己做。父母事事包辦,事事代替,只會換來一個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啃老族。

不要讓“溺愛”毀了孩子一生

(2. ) 特殊待遇

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高人一等,處處都被特殊照顧。比如很多父母可以不過生日,但孩子過生日必須有生日蛋糕,必須有禮物等。父母覺得這是對孩子最好的愛,但殊不知這樣的特殊照顧會養成孩子自私自利,自以為是的性格

一個健康正常的家庭中,孩子永遠不會處在主導地位。作為父母應該掌控主導權,不搞特殊化,要以身作則教會孩子一視同仁。只有父母不搞特殊化,不讓孩子覺得自己高人一等,孩子才能學會謙虛,懂得關心他人

不要讓“溺愛”毀了孩子一生

(3)害怕哭鬧

孩子一哭鬧,家長就各種遷就投降,這會使孩子變得無情、任性、缺乏自制力。孩子每一次哭鬧,都是在探索事情的邊界。孩子的每一個無理要求,都是在試探父母的底線別成為沒有原則和底線的父母,別培養出不明是非、狂妄自大的孩子。

孩子生來是一張白紙,而父母的教育會給他印上不同的色彩,從而變成他的人生底色。想要孩子成為一個對社會有價值的人,就要讓孩子學會獨立生存的能力,就要勇於分離,讓孩子學會與人交往,與社會有交集。

正如周國平先生曾說:“真愛孩子就應該從長計議,使孩子離得開父母,離了父母仍有能力生活得好,這乃是常識。”

為人父母,都希望把最好的東西給到孩子,這樣的愛本沒有錯,但錯在過度。要讓孩子未來走得更遠,生活得更好,我們就要懂得放手,多給孩子成長的機會。沒有獨立不起來的孩子,只有捨不得放手的父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