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學生將16篇魯迅散文詩寫成一首歌,原來先生也可以“玩”rap

近日,北京大學金融系17級本科生吳一凡,將魯迅所寫的數篇散文詩進行改編,寫成一首與魯迅的散文詩集《野草》同名的說唱歌曲。

北大學生將16篇魯迅散文詩寫成一首歌,原來先生也可以“玩”rap

吳一凡表示,由於他對魯迅的作品比較感興趣,從小學初中的課文一直有,之後自己也主動去接觸,受魯迅的影響非常深,因此改編了魯迅的散文詩。歌詞裡面確實有大量的原文詞句,整體是一個再創作,吳一凡把它們進行了一番加工和整改,把內容聯繫在一起,組成了一個完整的情節,並用說唱的形式展現出來。吳一凡花費了兩三天的時間,將散文詩內容改編成歌,歌詞中出現了《好的故事》、《影的告別》、《這樣的戰士》等魯迅的16篇散文詩的部分內容。

有人說,聽完這首歌,想去重新瞭解魯迅。對此,吳一凡回應道:這也許就是這首歌最積極的意義。

北大學生將16篇魯迅散文詩寫成一首歌,原來先生也可以“玩”rap

看完《野草》視頻後,個人覺得完成得非常不錯,無論是音樂、配圖,還是歌詞字體,都形似魯迅,十分冷峻,唯一不足可能就是唱腔稍膩。這首歌打破了我對魯迅的刻板印象,不是整體切入的諷刺,而是一句一句的強烈情感堆積,而且這首歌的曲風非常恰到好處,有別樣的吶喊感覺。魯迅的《野草》是燈火熄滅以後的獨語,吳一凡的《野草》更像是燈火將滅前的不安與壓抑。用新的文化載體去表達優秀文學作品,不失為一個好方法。

北大學生將16篇魯迅散文詩寫成一首歌,原來先生也可以“玩”rap

但有網友認為,這種做法,等於褻瀆了經典。那麼,什麼是褻瀆呢?惡搞《黃河大合唱》的行為才是褻瀆。我認為,魯迅的文章既可以印在教科書上,也可以印在餐巾紙上,可以畫成畫,也可以寫成歌。將魯迅的詩作進行串聯,竟然給人魔幻現實主義的色彩。魯迅詩作對當時社會的影射與揭露,在當下也別有一番滋味。

北大學生將16篇魯迅散文詩寫成一首歌,原來先生也可以“玩”rap

經典又是什麼?卡爾維諾曾說:一部經典作品是一本永不會耗盡它要向讀者所說的一切東西的書。博爾赫斯曾說:經典就如宇宙那樣博大,並能引發多種解讀……而熱愛經典最好的方式就是關注經典、使用經典、解讀經典。若經典掛在牆上淪為吉祥物,象徵為一個終點,變成不容質疑、“從來如此”的神話,化為一個人為的觀念禁區,才是最可悲的。

北大學生將16篇魯迅散文詩寫成一首歌,原來先生也可以“玩”rap

與其說這首《野草》是在提醒我們關注昔日經典,不如說是在向經典致敬。原來魯迅先生也可以“玩”rap。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