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寧"雕像被移走,照片被撤下,如何評價?

捷克作家伏契克曾說過這樣一句話:"英雄就是這樣一個人,他在決定性關頭做了為人類社會的利益所需要的事。"英雄確實是這樣的人,他們心懷大義,勇敢又正直。當處在危急關頭之時,他們願意犧牲自己成全大局,其精神可歌可泣。

人們見證過許多英雄,聽過了許多英雄的故事,也曾被其大無畏的節操深深感染。

但有這樣一位少年英雄,他非常特別,他年紀尚小,卻為國家和社會的利益付出了年輕寶貴的生命,他就是──賴寧

如今小英雄賴寧已經離世32年了,如今他的名字卻被移出了教科書,照片也從學校摘下了,這其中又有什麼緣故呢?

小小少年,品學兼優。

1973年,賴寧出生在四川雅安的一個普通家庭之中,父親老實,母親善良,兩個人都很重視賴寧的品德教育。

賴寧從小就很懂事,在家體貼父母,在學校也學習優異,團結同學。從小學開始,賴寧就年年都被評為三好學生和優秀少先隊員,在各類活動中也經常取得優異的成績。

賴寧的家鄉在石棉縣,那裡一直都是火宅險區。在讀小學的時候,賴寧就曾上山救火三次,小小的少年富有社會責任感,不畏艱難,勇敢又堅韌。

但賴寧從來沒有誇耀過自己,也很少告訴別人自己做過的事,直到林業部門將表揚信寄給學校,大家才知道賴寧的默默奉獻。在小學畢業後,賴寧以優秀的成績考入了石棉縣一中。

勇敢少年,不畏火焰。

賴寧是個優秀勇敢的少年,可命運不公,他永遠地留在了那場大火之中。

那是1988年三月下午三時,石棉縣附近的山林因為電線短路而起火了,彼時風大,火焰猖狂不已。大火威脅著石棉縣的森林資源、衛星電視臺和石油公司的油庫,情況十分糟糕。

賴寧在家寫完了作業,跟臥病在床的母親說了一聲便下樓去了,母親還提醒他早點回家。可是,這一次,賴寧再也回不去了。

一下樓,賴寧便看見了滔天的火焰,一種危機感油然而生,他來不及告訴母親,便飛奔而去。賴寧和他的小夥伴們跑到山上,面對著二三十米高的火焰,他們用松枝滅火。

現場指揮的縣領導看見了他們,命令人將參與救火的學生送回家,賴寧也被拉上了車。這時天色漸漸暗了下來,風越來越大,火勢也越來越猛,賴寧坐在車上,看得心急,他和兩個小夥伴跳下了車勇敢地去滅火了

山上的火焰被風越吹越大,到了九點,火勢依舊旺盛,而賴寧和小夥伴們卻被火焰困住了……最後,賴寧和他們走散了,他獨自向山上走去,雙手抱著一棵樹,而圍繞著他的火焰卻越來越猛……

終於,大火被撲滅了。森林、衛星電視臺和石油油庫都安然無恙,而當人們穿越火林一帶之時,卻看見了賴寧的遺體。瘦瘦小小的他,緊緊抱著一顆小樹,腿部還保持著攀登的姿勢……現場的人,無不落淚。

英雄少年,精神可贊。

這個濃眉大眼的優秀少年,生命永遠停留在那一刻,在那座山上,在那場火中。

賴寧去世了,他被推崇為時代的榜樣。1988年5月,為表彰賴寧的崇高精神,共青團中央、國家教委授予了賴寧"英雄少年"的光榮稱號,號召全國各民族的青少年向他學習。

時光飛逝,賴寧已經去世許多年了,對於他的母親來說,心中的痛苦卻並未磨滅。她時常會夢見賴寧,夢見他牽著她的手不停地說著話,也會夢見他一直喊媽媽,在夢醒之後,枕頭溼潤一片。

"我只是遺憾沒有將他撫養成人",賴寧的母親說:"家中永遠留著他的位置"。1992年,賴寧一家遠離傷心之地搬到了綿陽,而後賴寧的妹妹賴彬上完了大學,成為了一名人民教師。如今,賴寧家人的生活已經平靜,但他們永遠不會忘記他。

人權第一,尊重生命。

中國有不少見義勇為的"小英雄",他們捨己為人,甚至獻出了生命。據資料顯示,自新中國成立以來全國獲表彰的"少年英雄"就有36人:與壞人英勇鬥爭的有9人;捨己救人的有14人;保護牲畜的有5人;救火及救災的有5人。

社會曾積極倡導見義勇為,如同賴寧一般。但如今,賴寧的精神卻不被倡導了,他的雕像被移走,他的照片也被撤下,這應該嗎?其實,這不是社會的遺忘,而是社會的發展。"遺忘"賴寧,其實是件好事。

孩子是祖國的花朵,他們是可愛的,但也是幼稚的,他們學習英雄的精神應該被正確引導。但像賴寧這種成功率幾乎為零的"少年英雄"行為,在如今卻決不能提倡。

雖然它能產生閃光的新聞、耀眼的光環,但也給社會帶來巨大的精神創痛和社會負擔。

《中小學幼兒園安全管理辦法》中明確規定了:學校不得組織學生參加搶險活動。其實這是社會的發展,思想的進步,因為人們也逐漸意識到,人權第一,應該尊重生命,特別是正在成長的孩子們。

可以提倡見義勇為,但不提倡不切實際的見義勇為。近年來,中國人對待"少年英雄"的觀點在逐漸進步。

從幾十年前的利用社會輿論和相關媒體以英雄讚歌的形式來報道那些令人扼腕嘆息的悲劇,號召青少年學習,到如今的禁止學生參加搶險活動,其實也是對人權的尊重。

社會不必總強調獻身精神,尊重生命權利,保護生命權利,才是一個好的社會。賴寧的行為是勇敢的,但賴寧的精神卻不值得提倡和學習,只能被紀念

"任何英雄都帶著時代的烙印,但不能因此認為過去的英雄都已經沒有任何價值。"不能完全忘記,賴寧的存在價值有永恆的紀念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