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兄弟的鐵棺材:美國M3坦克進化史,北非戰場盟軍最靠譜的武器

七兄弟的鐵棺材:美國M3坦克進化史,北非戰場盟軍最靠譜的武器

M3中型坦克

(本文由桌面戰爭兵棋原創撰寫,圖片來源於網絡。“桌面戰爭兵棋”專注于軍事領域的耕耘,堅持原創,堅守初心。歡迎您的指點。)

文:桌面戰爭兵棋|賣萌的磚頭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美國展現出的強大的工業生產能力令人驚歎,其M4“謝爾曼”中型坦克的產量接近5萬輛,是二戰期間產量最大最成功的坦克之一。然而M4坦克成功的設計並非橫空出世,在其之前的M3中型坦克為“謝爾曼”的成功做足了鋪墊。相比於M4“謝爾曼”,M3中型坦克的名聲就不那麼好了,非常規的設計佈局、高聳的車體、擁擠的車內空間等都為人所詬病,在戰場上被人戲稱為“七兄弟的鐵棺材”。

七兄弟的鐵棺材:美國M3坦克進化史,北非戰場盟軍最靠譜的武器

美國M2中型坦克,車體的設計很有特色

M3中型坦克的前世今生

雖然就結果來看M3中型坦克存在這樣那樣的缺陷,但不可否認的是其在美國的坦克發展中扮演了極其重要的角色。美國投入二戰的時間比歐洲的主要參戰國要晚,但這並不意味著美國對戰爭毫無準備,相反美國對這場大戰保持有相當的關注。就坦克的研發來說,在20世紀30年代美軍沒有裝備一款中型坦克,雖然進行過相關的設計研究,但大多停留在紙面,不過世界局勢的變化使得美國在1936年5月下決心要研發一款代號為T5的中型坦克。在1938年夏天,T5完成了設計定型,並被正式命名為M2中型坦克,M2中型坦克的武器包括1門37毫米火炮以及7~8挺7.62毫米機槍,其中1挺為並列機槍,2挺為向前射擊的車體機槍,在車體四角各佈置有1挺機槍,頂部還可安裝1挺防空機槍。

七兄弟的鐵棺材:美國M3坦克進化史,北非戰場盟軍最靠譜的武器

T5E2型原型車,該車的設計影響到了M3中型坦克

雖然美國好不容易有了自己的中型坦克,但是在1939年的波蘭戰役中,德國的裝甲部隊已經用上了Ⅲ號和裝備短管75毫米炮的Ⅳ號坦克,M2中型坦克和同期的Ⅲ號、Ⅳ號坦克比起來就相形見絀了。為了應對德國裝甲的威脅,美國馬上開始推進M3中型坦克的研製工作,其中首要需要解決的就是坦克的火力問題。美國在研製T5中型坦克的時候曾製造了所謂的T5E2型,該型號就是在車體上安裝了1門75毫米榴彈炮,用於驗證大口徑火炮在坦克上的適用性,這顯然直接影響到了M3中型坦克的設計,只不過M3在車體上裝備的是M2型75毫米坦克炮而不是榴彈炮。

七兄弟的鐵棺材:美國M3坦克進化史,北非戰場盟軍最靠譜的武器

行駛中的M3中型坦克

除了車體的火炮之外,M3還設有一座可旋轉的炮塔,裝備1門M5型37毫米火炮,在這座炮塔之上還有一個可以獨立旋轉的機槍塔頂,這些加起來就使得M3中型坦克的整車特別高大,車高達到了3,12米,相比之下德國Ⅲ號坦克的車高僅為2.5米左右。M3中型坦克的設計完成於1940年6月,同年7月正式定型並得到M3的武器代號。經過一系列相關的準備工作後,1941年4月首輛生產型的M3坦克下線,於5月送至阿伯丁武器試驗場進行驗收試驗,7月開始正式大規模量產。

七兄弟的鐵棺材:美國M3坦克進化史,北非戰場盟軍最靠譜的武器

美國原版的M3被稱為“李”,特點是炮塔頂部還有一個機槍塔

為盟軍征戰北非

當M3中型坦克開始量產時美國還並沒有直接參加戰爭,但是其很快就接受了戰火的洗禮,只不過不是在美軍而是在英國軍隊中。隨著英法聯軍在法國戰役中的失利,雖然英國通過敦刻爾克大撤退成功地保住了大量有生力量,但武器裝備的損失卻不可避免。所以在1940年6月英國就向美國派遣了一個代表團,考察可用於裝備的英軍的技術裝備,正好M3中型坦克剛好完成了設計定型,於是英國順理成章地選擇採購M3中型坦克。1942年在北非的英軍裝甲部隊就得到了M3中型坦克的補充,並且在5月27日的賈扎拉戰役首次參加戰鬥。

七兄弟的鐵棺材:美國M3坦克進化史,北非戰場盟軍最靠譜的武器

裝備英國炮塔的M3被稱為“格蘭特”,英國炮塔相比原版更大並且取消了機槍塔

M3中型坦克裝備英軍後,英軍就給M3取了名字——格蘭特和李,這兩個名稱都來源於美國內戰時期的將領,格蘭特取自尤利塞斯·S·格蘭特將軍,李取自羅伯特·E·李將軍,有趣的是在美國內戰中這兩位將軍分屬不同的陣營,格蘭特將軍為北軍總司令,而李將軍則是南軍的統帥。之所以會給M3中型坦克取兩個名字,是為了區分美國原裝的M3坦克和英國改裝的M3坦克,其中美國原裝的M3坦克為“李”,而經過英國改裝的則是“格蘭特”,為了區分英美的不同可能就是分別選擇南北方將軍來命名的原因。英國改裝後的“格蘭特”和“李”的主要區別在於炮塔,“格蘭特”裝備的英國設計炮塔比美國原裝炮塔稍大一些,並且取消了炮塔頂部的機槍塔,使得M3坦克的車高稍微降低了一點。另外“格蘭特”還取消了無線電員的編制,使M3坦克的乘員從7人降低為6人,在底盤、武器裝備等方面“格蘭特”和“李”則基本一致。

七兄弟的鐵棺材:美國M3坦克進化史,北非戰場盟軍最靠譜的武器

駛過被擊毀坦克的M3“格蘭特”

在北非戰場上M3中型坦克不成熟的設計暴露出了許多的問題,最主要的包括75毫米主炮射界有限,對於側面的敵人必須要旋轉車體才能使主炮瞄準。車體太高而主炮設置在車體中下部導致M3進入掩體時有些尷尬,如果掩體太高就會擋住75毫米主炮,露出主炮的話又會有大面積的車體暴露在外,降低了掩體的作用。大部分M3坦克採用了鉚接車體,這種車體的抗毀傷性能相對較差,在被擊中時鉚釘可能被震飛擊傷車內乘員,並且在坦克內部M3並沒有規劃專門的存放艙室,穿甲彈擊穿M3後形成的彈片很有可能會引爆炮彈。

七兄弟的鐵棺材:美國M3坦克進化史,北非戰場盟軍最靠譜的武器

英國的“瑪蒂爾達” Ⅱ步兵坦克裝甲厚實,但火力貧弱

對於M3中型坦克的這些缺點,英國作為坦克的發源國不可能完全看不出來,但即便是英國對M3坦克不夠滿意,迫於戰場的壓力英軍也別無選擇。一是因為英軍確實缺乏坦克這樣的技術裝備,而M3中型坦克已經是美國當時能提供的最好的坦克。二是北非英軍裝甲部隊的“瑪蒂爾達” Ⅱ、“瓦倫丁”、“十字軍”等坦克都裝備的是2磅炮(40毫米),英國的2磅炮對付德國的Ⅲ號坦克還勉勉強強,但是面對擁有50毫米裝甲的Ⅳ號坦克就顯得力不從心了。而M3中型坦克裝備的M2型75毫米炮則可以解決這一問題,該炮在8000米距離上可以擊穿55毫米裝甲,2000米距離上為35毫米。所以即便是M3主炮射界有限,就當作坦克殲擊車來使用也是不錯的。另外M3中型坦克車體正面裝甲厚度為51毫米,並且帶有傾斜設計,車體兩側的裝甲也有38毫米,所以拋開車體高大以及鉚接設計等缺點,光從火力和裝甲的參數上來講,M3中型坦克的性能是看的過去的,再加上美國工藝的加持,使得M3在可靠性上也有不錯的表現。

七兄弟的鐵棺材:美國M3坦克進化史,北非戰場盟軍最靠譜的武器

美國M4“謝爾曼”的成功少不了M3在戰場上取得的經驗教訓

結語

雖然M3中型坦克有很多令人詬病的缺陷,但必須承認的是它為穩定北非戰局做出了重要的貢獻。M3中型坦克共生產了6種車型,總產量為6258輛,除了北非戰場之外,其還出現在太平洋戰場、蘇德戰場,並在美國國內承擔訓練裝甲兵的任務。M3中型坦克另外一個重要的價值就是為M4中型坦克的研發提供了重要的參考,可以說M4中型坦克的輝煌中就有M3的一部分功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