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力譜寫“四大檢察”全面協調充分發展的杭州篇章

過去的一年,是檢察機關歷經“重塑性變革”的一年。這一年,“四大檢察”的理念正式提出,並前所未有地被寫進全國人大決議、寫進檢察官法,與之配套的內設機構改革也順利完成。

這一年,錢塘江畔的杭州市檢察院以勇立潮頭的姿態,高效完成了內設機構改革,站在新的起點上,以全新的姿態,做優刑事檢察、做強民事檢察、做實行政檢察、做好公益訴訟檢察,以“四大檢察”全面協調充分發展的落地見效推動法律監督工作的全面發展,扛起省會城市檢察機關排頭兵的擔當。

做優刑事檢察 傳遞公平正義

歲末年初,一場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阻擊戰全面打響。在杭州,800餘名檢察干警也第一時間投入了這場沒有硝煙的戰鬥。

戰“疫”期間 ,不僅衝鋒一線的檢察干警當起了“最美逆行者”,“不打烊”的12309熱線也為老百姓開啟了24小時不間斷的“在線守護”。

“12309嗎?我買到假口罩了……”2月5日,杭州蕭山區檢察院12309熱線接到一個舉報電話。隨著檢察機關的介入,公安機關迅速立案偵查並聯合檢察機關發佈通告,引導群眾及時報案,追回“問題口罩”。3月13日,蕭山區檢察院以涉嫌銷售不符合標準的醫用器材罪將陳某批捕。4月14日,在最高檢察院發佈的12309檢察服務中心依法妥善處理涉疫典型案例中,此案成為入選的首個案例。

奮力譜寫“四大檢察”全面協調充分發展的杭州篇章

依法辦好每一起刑事案件,不僅讓違法者受到懲戒、付出代價,也讓人們從案件中汲取公平正義的力量。重獲自由的山東漢子盛春平,永遠也忘不掉去年3月22日走出看守所那天,大牆外明亮溫暖的春日陽光。深陷傳銷窩點,面對多名傳銷人員的步步緊逼,盛春平不得不為逃脫而傷人;外來務工人員侯雨秋,遭遇鬥毆身中數刀,為保命他撿起對方所持棒球棍揮打反擊……杭州市檢察院在辦理這兩起案件時,依法認定兩人屬正當防衛,不負刑事責任。侯雨秋案還和崑山於海明正當防衛案等3個案件一起入選最高檢第十二批指導性案例。

不冤枉一個好人,也不放過一個壞人。去年,杭州全市檢察機關共監督立案244人,監督撤案51人,追捕、追訴漏犯251人,對不構成犯罪或者證據不足的不批捕1249人,不起訴237人。

去年起,為加強對刑罰執行和監管改造活動的監督,杭州市檢察院還推行“巡迴+派駐”檢察監督新模式,創設巡迴檢察舉報箱,與罪犯談話、發放調查問卷等,確保刑事訴訟“最後一公里”的公平正義。

做強民事檢察 亮劍虛假訴訟

明明證據充分,為什麼官司卻敗訴了?碰到虛假訴訟,怎樣維護自身合法權益?……老百姓對公平正義的感受,不僅在於刑事案件,更在於和他們生活密切相關的民商事案件。

原本只是10萬元的借款,但在還了18萬元後,仍遭到威脅恐嚇讓再還10萬元。杭州市民楊先生以為自己只是掉入了“套路貸”的陷阱,誰知檢察官在接到舉報後通過深挖,發現背後竟然藏著13起虛假訴訟案,案涉金額總計百萬元。在杭州西湖區檢察院發出再審檢察建議後,13起案件的原判決被依法撤銷,涉嫌犯罪的團伙被追究刑責。

早在2010年,杭州市檢察院就以打擊虛假訴訟為重點著力推進民事訴訟監督,杭州檢法公司四部門在全省率先創建“打擊虛假訴訟聯動機制”;2018年,杭州市檢察院在全市部署開展深化打擊虛假訴訟專項行動。去年以來,杭州兩級檢察機關持續發力,變打擊虛假訴訟專項行動為常態化監督,變個案查處為以點帶面、深挖系列案,變“單打獨鬥”為內外協作,形成了打擊虛假訴訟的強大合力。全市檢察機關去年共受理各類虛假訴訟線索883件,依法辦理虛假訴訟監督案件614件,有效維護了人民群眾合法權益,捍衛了司法公正和司法權威。

近年來,破解“執行難”的群眾呼聲強烈。為讓判決書不打白條,近日,杭州下城區檢察院聯合區法院出臺《關於加強民事執行監督和協作工作的實施意見》,通過檢法雙向協作、類案監督配合等機制,共同破解“執行難”,合力維護民生民利。

做實行政檢察 切實司法為民

司法為民,就要實實在在地為民解憂解困,讓人民群眾在行政訴訟監督中體驗到司法獲得感。為做實行政檢察,杭州市檢察院發揮行政檢察“一手託兩家”的作用,在加強行政訴訟活動監督的同時,在全市兩級檢察機關開展行政非訴執行監督百日專項活動,同時大力探索行政爭議實質性化解,強化行政訴訟領域的訴源治理,解決好群眾合理合法的利益訴求,促進依法行政。

“我相信檢察院、法院,感謝你們,我同意撤訴。”不久前,北京的修女士通過與杭州下城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區法院、區檢察院的四方視頻會議,撤回了對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提起的行政訴訟。

因為身份被冒用註冊公司而被列入“黑名單”一年多的修女士,終於重獲“清白”。下城區檢察院從收到區法院移送的案件線索,到監督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出擬撤銷公司註冊登記公告,僅用了15天。

今年初,下城區檢察院化解的另一起身份信息被冒用註冊公司的行政爭議案,還被最高檢選為全國首批行政爭議實質性化解典型案例。

3月30日,杭州市檢察院與市司法局會籤《關於在行政複議中共同推進行政爭議實質性化解的工作意見》,從市級制度層面實現行政複議與行政檢察及時、有效、規範銜接。

奮力譜寫“四大檢察”全面協調充分發展的杭州篇章

做好公益訴訟檢察 守護民生民利

還敢吃野味、捕獵野生動物?動動手指就能舉報你。不久前,杭州市檢察院聯合支付寶上線“野生動物保護專項”舉報小程序,隨手一拍、匿名上傳、一鍵舉報,一下子拉近了普通老百姓和公益保護的距離,擴大了公益保護的“朋友圈”。

3月31日,由杭州餘杭區檢察院提起的蔡某、姚某銷售偽劣口罩民事公益訴訟案在杭州互聯網法院開庭並當庭判決,銷售偽劣口罩者被判支付3倍於其欺詐所得的公益損害賠償款82萬元,並公開向社會賠禮道歉。此案成為全國保護公共衛生安全領域民事公益訴訟“第一案”。

奮力譜寫“四大檢察”全面協調充分發展的杭州篇章

英雄不容褻瀆,先烈不容詆譭。去年10月,杭州西湖區檢察院向杭州互聯網法院提起保護革命英烈名譽民事公益訴訟案,這是全國首例檢察機關向互聯網法院提起保護英烈名譽的民事公益訴訟案。通過此案的辦理,西湖區檢察院不僅以法律捍衛了英烈榮譽,還通過先進的“區塊鏈”技術固定關鍵證據,以現代科技的力量守護了公平正義。

杭州市檢察機關守護公益的腳步從來沒有停歇。去年10月19日,杭州市人大常委會通過《關於加強檢察公益訴訟的決定》後,杭州兩級檢察機關進一步在安全生產、互聯網侵害公益、個人信息保護等領域展開探索。拱墅區檢察院對網上銷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減肥產品”的2名網店店主提起了全國首例互聯網民事公益訴訟,保護網購群體的合法權益,營造法治化的網絡營商環境。

一年來,杭州全市檢察機關共啟動行政公益訴訟訴前程序1033件,提起民事公益訴訟25件;檢察機關始終堅持民生民利導向,集中開展網絡餐飲安全、農貿市場管理、城市汙水治理等公益訴訟專項行動,還與黃山市檢察院建立公益訴訟協作機制,與林業部門探索增殖放流、補植復綠等生態修復補償機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