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城市出臺打贏藍天保衛戰2020年決戰計劃

本報訊(記者 張俊瑛)4月23日,市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佈會。市生態環境局新聞發言人就《運城市打贏藍天保衛戰2020年決戰計劃》相關情況進行信息發佈。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戰決勝之年,是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的收官之年。為確保圓滿完成目標任務,還運城百姓藍天白雲、繁星閃爍,市政府對照三年計劃,認真梳理工作短板,徵求各縣(市、區)政府及市直有關部門226條意見,在摸底調查的基礎上,精準科學地擬定了《運城市打贏藍天保衛戰2020年決戰計劃》(簡稱《計劃》)。3月6日,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了決戰計劃的具體內容。

該《計劃》的總體目標是全市環境空氣質量持續改善,通過國家“十三五”環境空氣質量考核,圓滿完成了省政府下達的環境空氣質量改善和主要汙染物總量減排目標。2020年,藍天保衛戰計劃主要圍繞優化調整產業結構和佈局、實施散煤清潔化替代、推動運輸結構綠色化、提升揚塵汙染管控水平、有效應對重汙染天氣5個方面,主要包括78項具體工作內容。

產業結構方面。積極落實焦化壓減產能任務;持續推進城市建成區及周邊重汙染企業搬遷退出;今年10月1日前,全市10家鋼鐵企業完成有組織排放環節超低排放改造;持續開展“散亂汙”企業排查和綜合整治,按照“四個一批”的原則,該集中的集中,該規範的規範,該治理的治理,不搞“一刀切”。

能源結構方面。持續推進清潔取暖,今年10月底前,全省市縣建成區清潔取暖覆蓋率達到100%,農村地區超過60%;加大燃煤鍋爐淘汰力度,今年9月底前,市域範圍淘汰每小時35蒸噸以下燃煤鍋爐;強化禁煤區管控,未完成禁煤區劃定工作的要加快進度,禁煤區內不得銷售散煤,現有散煤及燃煤設施必須清除。

運輸結構方面。落實多部門機動車聯合執法機制,統籌“油、路、車”治理,大力推進重點煤礦企業全部接入鐵路專用線,全省大宗貨物運輸以鐵路為主的格局基本形成,出省煤炭、焦炭基本實現鐵路運輸;嚴厲打擊非法黑加油站點和劣質油品,嚴查機動車超標排放行為;嚴厲打擊機動車檢驗檢測機構弄虛作假行為。

用地結構方面。持續推進城市環境大整治和綠色工地建設;各地降塵量穩定達到9噸/月/平方公里的考核標準。

重汙染天氣應對方面。今年9月底前,進一步夯實重汙染天氣應急減排清單,督促重點企業完成“一廠一策”,確保全市涉大氣排放企業應急減排措施精準;精準開展環境空氣質量預測預報,堅決落實工業企業差異化管控,確保做到預報預警及時,預警啟動果斷,減排落實有力。同時,對企業開展協商式減排,鼓勵重汙染天氣期間,重點企業減少汙染物排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