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點毀掉整個華夏文明的侯景之亂

宇文泰死於雲陽,遺令侄子宇文護接班【吾諸子皆幼,外寇方強,天下之事,屬之於汝,宜努力以成吾】趙貴獨孤信等人不服,於謹支持宇文護;第二年,趙貴獨孤信謀殺宇文護奪權,事敗,死【周楚公趙貴、衛公獨孤信故皆與太祖等夷,及晉公護專政,皆怏怏不服。貴謀殺護,信止之】


時間向前撥200年,諸葛亮死於五丈原,徵西大將軍魏延長史楊儀都希望接班諸葛亮,一死一流放
一個人死了,留下很多東西,怎麼分配
大兒子:我爸的東西我繼承,我是長子
妻子,老公死了,這個家我做主
小兒子:我也有繼承權
同事兼好哥們:你們都還年輕,又沒有經驗,我來監護
領導:都是貪汙的公司的東西,我要收回來
其他人甲:大兒子不是東西,他會不會對付我
其他人乙:這些管我毛線事


差點毀掉整個華夏文明的侯景之亂


侯景起兵後,卻發現,真的沒幾個人響應自己,司馬子如大哥、慕容紹宗老師等等,你們還在等什麼,你們忘了高家父子是怎麼欺負你們的了嗎,看來我只能和中央軍單挑了。幾個回合下來,侯景連戰連勝,但兩軍僵持住了。一旦僵持,戰局對侯景十分不利,西邊宇文泰南邊蕭衍都有可能趁火打劫;侯景只有幾個州支持,高澄的地盤遠遠比自己大,耗不過。這個時候,侯景想到了自己一直瞧不起的宇文泰和蕭衍,這兩個傢伙可能會趁火打劫,但也可能會幫助自己。很顯然,宇文泰老狐狸,一面招侯景入京,一面收取侯景的地盤,宇文泰算盤打得不錯。侯景算計宇文泰,宇文泰也會算計他,無所謂好壞,誰讓你侯景自己就不是好鳥呢。宇文泰指望不上了,蕭衍倒是派侄兒帶兵來了,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梁軍全軍覆沒,主帥被俘。對於侯景,宇文泰和蕭衍就是豬隊友。內應沒有,外援斷了,中央軍的防線又沒法突破,侯景的部下絕望了。本來想著侯景得道,自己也能昇天。現在看來,全世界都是自己的敵人,自己被孤立了,仗還怎麼打。侯景起兵反抗高澄以來,沒有打過一場敗仗,但是部下卻信心崩潰了,侯景只能帶著幾百個親信逃亡淮南投奔蕭衍。至於蕭衍怎麼算計他,侯景心裡也沒譜


侯景走了,永遠的離開了北方。侯景原來的地盤被高澄宇文泰瓜分了,宇文泰空手套白狼,賺大發了。高澄剷除了政敵,可喜可賀,但是,河南分公司大片市場被宇文泰搶了,這,決不能忍。搶奪河南分公司市場的王思政上了新任ceo高澄的黑名單,一定要抓住這個傢伙,奪回河南市場。高澄的遂所願,雖然損失比較大,很多優秀人才喪生,但是奪回了丟失的河南市場。剷除了政敵,又建立了功業,是不是改更進一步呢。高洋表示這個還是我來做,你去陪父親吧,這是後話了。來看看投奔蕭衍後,侯景又有哪些變化


差點毀掉整個華夏文明的侯景之亂


侯景來到淮南,卻發現這裡瀰漫著不和諧的氣氛。梁建立前幾年,裴叔業以淮南之地投降北魏,淮南(壽陽為中心的區域)融入北方,不久,自南方投奔北魏的王肅任揚州刺史,接管淮南。守江必守淮,淮南淪陷,北魏兵馬就可以直接打到長江,威脅建康。梁武帝決心收復淮南,雙方在淮南戰場投入了幾十萬兵力,打了幾十年,兩國都為戰爭所累,哀鴻遍野,國力損傷。淮南是齊明帝奪權的主要支持者,蕭寶寅逃離江東後,還去壽陽慰問,淮南大族夏侯祥還被梁武帝壓制,奪了齊明帝父子天下的蕭衍與淮南人有著天然的隔閡。孝文帝漢化,處於戰爭前沿的淮南人放眼南北,發現都差不多,長得差不多,語言文化也差不多,額,看著都像一家人。蕭衍依靠襄陽一帶的雍州人奪了天下,淮南又是後來才併入梁帝國版圖,原來又有隔閡和誤會,梁武帝壓制淮南,淮南人不滿梁武帝,都是很正常的事


接到壽陽發來的文書,蕭衍在思考,只有800殘兵敗將就敢奪取壽陽,就能奪取壽陽,肯定有淮南不滿勢力的支持,對付一個侯景很輕鬆,但是把淮南地方勢力捲入進來,麻煩就大了,淮南的北邊還有虎視眈眈的高澄。所以,暫時不能動兵。另一方面,蕭衍也不急也不怕,淮南兵馬雖多,但還要防備東魏,這些兵馬能多過北魏當年駐紮的十幾萬大軍,蕭衍呵呵一笑,就憑几萬兵馬就敢對抗梁帝國,蕭衍一定不信,侯景不足為懼。侯景一個將死之人,他要試試梁武帝,看看梁武帝到底更看重自己還是侄子,耍了一個花招,結果真試出來了。侯景勃然大怒,蕭衍真不是好鳥,自己去投奔他,他竟然想著出賣自己,是可忍孰不可忍。一旦梁武帝真做出拿侯景還蕭淵明的決策,不要說佔據壽陽了,就是命也會保不住。既然蕭衍要砸侯景的飯碗,侯景就會砸梁武帝的飯碗。侯景在壽陽,聯絡了本地土豪夏侯、裴等家族,夏侯威生還當了侯景的族子;又免除了淮南百姓的稅,解民倒懸。侯景一怒,天下舉哀,三軍縞素,拼了。


侯景反了,消息傳到建康,蕭衍也不會害怕。畢竟北魏在淮南駐紮過十幾萬大軍,照樣被打出了淮南,侯景幾條破槍算什麼。但是蕭衍不知道,一個天大的陰謀將圍繞他展開。蕭衍錯在哪,對於梁帝國的太子諸王來說,蕭衍太能活了,80多了,竟然還不死,還硬生生的熬死了昭明太子,太子諸王一定在掰著手指頭算蕭衍什麼時候死,只有他死了,太子蕭綱才能即位,諸王才有機會角逐皇位,但是蕭衍就是不死。南朝皇帝活過50的都不多,蕭衍都80了,怎麼還不死,真是急死人了。侯景一路過關斬將,收降淮南武裝,兵鋒直逼歷陽採石,歷陽採石段長江是長江最窄的地方,適合渡江,當年曹操孫權在這熬了幾十年,蘇峻也從這裡打進建康。負責長江防線的是蕭正德,蕭正德人如其名,立身不正,更沒有品德。蕭正德是一個進入算計梁武帝陰謀的諸侯王,如果蕭正德能和侯景密談,一定會這麼說
蕭正德:我那個叔叔真不是東西,淨幹些不靠譜的事,當年沒有兒子,過繼我過去,現在有了親生兒子,就不要我了,太子之位就這麼丟了,我心裡憋屈。侯大哥您老人家投奔他,他竟然想出賣您去換蕭淵明這個廢物,正德心有不平啊。咱倆做一筆交易,弄死他,控制中央,再削平我那堆堂兄弟,江南就是我們的。到時候,我出兵20萬,你帶著他們殺回河北,幹掉高澄這個混蛋,報仇雪恨。如果你不想會河北,我就封你做個丞相大將軍什麼的,你也不吃虧,你意下如何?


侯景:蕭大王果然高見,就這麼定了。
就這樣,侯景渡過長江,直撲建業,蕭衍開始慌了。既然侄子蕭正德背叛了自己謀奪皇位,那堆不肖子孫說不定也懷有這樣的心思,蕭衍沒有想錯,侯景包圍建康,自己的不肖子孫都打著對付侯景的旗號擴張勢力,兼併其他諸侯,諸王的心思都是借侯景之刀殺梁武帝,坐守建康待援成了坐守建康等死


差點毀掉整個華夏文明的侯景之亂

侯景蕭正德也有失算的時候,雖然有蕭正德這個內應,江南又很長時間沒有打仗,但是建康朝廷還是有幾個會帶兵打仗的高手,比如羊侃。速戰速決打成了長期包圍戰,諸王的幾十萬援兵又開赴建康附近,與城“內裡應外合”。雖然這幾十萬部隊沒有打侯景,但也對侯景造成了非常大的壓力,萬一哪個諸侯王一下子孝心大發要跟自己拼命呢。侯景做了南北朝版林肯,解放奴隸,求兵員於奴僕中。士族大呼,反了反了,真是翻天了,奴隸也要翻身做主人了。侯景成了江南士族最痛恨的人,惹怒士族卻還想在江南混,是不會有好下場的,晉元帝就是活生生的例子。侯景從下層獲得了支持,蕭正德那幾萬條槍就顯得沒那麼大的價值,渡江的時候,侯景只有8000人,在蕭侯合資公司中只是小股東,現在成最大的股東了,蕭正德把自己算計進去了。果然,侯景攻破建康,就把隊友蕭正德除掉了,轉而和太子蕭綱合作,蕭正德搭進去了命,也沒有得到想要的東西。當初,周弘正勸說蕭綱辭讓太子,蕭綱表面文章都不肯做,直接坐上了太子之位,現在,肯定腸子也悔青了,跟侯景合作,哪有什麼前途

回想十幾年前,蕭衍熱心腸的讓陳慶之護送元顥去洛陽建立親梁政權,現在,宇文泰高洋也熱心腸的幫助蕭衍子孫打內戰,建立親魏親齊政權。高洋奪了淮南,攫取了長江以北的所有淮南土地,計劃讓蕭淵明做汪精衛;宇文泰喜獲大豐收,取了襄陽奪了川蜀,勢力大增,還在江陵建立了親魏政權,挾制南方。丟了川蜀、丟了荊襄、丟了淮南,南方政權已經無險可守,進入滅亡倒計時。侯景滅了梁武帝,出了一口惡氣,回頭一看自己的處境和被自己圍困的梁武帝一模一樣,取得了諸王角逐戰勝利的蕭繹派王僧辯揮師東進,陳霸先出江州呼應,侯景的淮南老巢被高洋奪了,東奔三吳被殺。令侯景欣慰的是,殺害他的蕭繹被宇文泰誅殺,王僧辯為陳霸先所殺,陳霸先斷子絕孫,侯景也該釋懷了。


差點毀掉整個華夏文明的侯景之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