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啥很多艦長,在軍艦沉沒時都會放棄逃生,和軍艦一同沉入大海

相信很多朋友在看一些電影,有或者是一些歷史資料的時候,總是會發現海軍中有一個非常讓人不太理解的傳統,那就是在很多影視作品,又或者是歷史資料中,很多海軍的軍艦在沉沒的時候,這艘軍艦的艦長往往都會放棄逃生機會,和軍艦一同沉沒,

為啥很多艦長,在軍艦沉沒時都會放棄逃生,和軍艦一同沉入大海

這又是為什麼呢?事實上,縱觀歷史,世界上很多國家都出現過軍艦沉沒時見漲,放棄逃生和軍艦一同沉沒的情況,例如11894年的甲午海戰中,擔任致遠號艦長的鄧世昌,1941年,英國胡德號巡洋艦的艦長科爾,1971年,印巴第三次戰爭中,印度庫卡里號護衛艦的艦長穆拉等等事實上,

為啥很多艦長,在軍艦沉沒時都會放棄逃生,和軍艦一同沉入大海

關於這個問題,其實有專家給出個回覆,那就是因為情懷,要知道世界各國的軍艦一直以來都被稱之為“流動的國土”,這種情況下,軍艦的艦長都是這片國土的最高負責人,而對於他們來說,如果自己的軍艦被敵方擊沉,

為啥很多艦長,在軍艦沉沒時都會放棄逃生,和軍艦一同沉入大海

在他們的眼中就意味著,祖國有一片國土,從他手裡邊丟掉了,而這對於任何一名軍人來說,都是莫大的恥辱,所以在自己的軍艦被擊沉時,他們寧願與,軍艦共同沉沒,也不願意離開。而這也就是為什麼,一些軍艦在沉沒的時候,艦長都會和軍艦共同沉沒,而是棄船撤離的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