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問“中西醫結合”:西醫主流學界為何不提倡中西醫結合?

王世保

考問“中西醫結合”:西醫主流學界為何不提倡中西醫結合?

中西醫結合是中醫主流學界在民國時期提出的,並在此後成為發展中醫的主要路徑。同是救死扶傷的醫學,既然中醫主流學界提出發展中醫要與西醫結合,那麼西醫學界提出發展西醫需要與中醫結合嗎?縱觀近現代中國醫學發展史,就不難發現西醫自從進入中國佔據醫療行業的話語權和行政管理權以後,除了對中醫進行排斥與打壓之外,西醫學界從未提出要走中西醫結合的道路。西醫學界對待中醫的態度與中醫學界對待西醫的態度截然相反,正是西醫在國內處於強勢的話語權和行政主導權所致。科學在中國的現代文化中佔據著絕對的優勢地位,靠著科學這種強大的母體文化,西醫學界有著充分的文化自信、理論自信和臨床自信。西醫師們普遍地認為西醫理論是科學的,它的發展依賴現代科技的進步,不需要藉助非科學的中醫理論,無須走中西醫結合的道路。

首先,西醫學界的文化心理與中醫學界有著截然相反的狀態。西醫屬於西方理性主義文化,西醫學界因為科學處在現代文化的統治地位而具有堅定的文化自信、理論自信。尤其是那些篤信科學主義的西醫師,他們認為西醫學是科學的醫學,是最先進的現代醫學,是評判所有其他醫學的醫學標準。由於文化心理的不同,中醫學界看待西醫的態度就與西醫學界看待中醫是兩種截然相反的態度,中醫學界持著文化自卑,篤信科學主義,將西醫視為中醫發展的標準和方向;而西醫學界則懷著科學主義的文化自信,將中醫視為像古希臘醫學那樣落後、無效的傳統醫學,認為它需要接受科學的洗禮而走向現代化或者科學化。西醫學界懷著鄙視和排斥中醫的心態,自然不會主動提出中西醫結合。

其次,西醫學界對待西醫發展所需的文化資源與中醫學界有著截然相反的態度。西醫是西方理性主義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就像古希臘醫學發展所需的文化資源主要是來自古希臘自然哲學一樣,現代西醫學發展的理論資源則是來自物理、化學與生物學等自然科學。現代西醫學就是現代自然科學對人體與疾病認知的產物,或者說科學就是西醫的母體文化。自然科學自從民國時期大規模進入中國之後,就處在絕對的優勢地位,並處於強勢的發展狀態。由於西醫是依附在自然科學理論與技術基礎之上的,現代科技在國內迅猛的發展也在推動著西醫的發展,所以西醫界認為發展自己的理論資源來源於先進的科技,無需去從中醫那裡尋求發展的新方向、新路徑和新資源。尤其是西醫學界持著科學主義的意識形態,認為中醫不科學,是落後、愚昧和需要淘汰的文化,所以就更不會去從中醫那裡尋求發展的理論資源。

最後,西醫學界對待臨床療效水平的進步與中醫學界有著截然相反的態度。科學主義矇蔽了西醫學界的心智,使得大多數西醫師們不願意正視和反思西醫學認識論和方法論方面的缺陷與弊端。對於大量療效不佳或者根本無計可施的疾病,西醫會認為這是科技發展的侷限所致,不是自己理論缺陷的緣故,只要再假以時日,隨著物理、化學以及生物學等自然科學的發展,先進的理論與技術被引進醫學研究,這些疾病都能被徹底治癒,所以西醫也無需從中醫那裡尋找更加有效的診療資源,無須中西醫結合。所以多數西醫師在臨床上即使面對等死的病人,也不願意找中醫進行聯合診治,或者建議患者去找中醫診療。

文化心理的不同,造成了中醫與西醫面對對方的態度迥然相異。有著充分的文化自信的西醫學界認為西醫發展靠的是現代科技的發展,而不是要中醫那裡去找出路,所以西醫學界即使面對大量根本沒有治療方法的疾病,也不會提出中西醫結合的發展路徑。中醫學界懷著文化自卑的心理,將中醫從其母體文化中割離出來,寄希望於現代科技來推動自己的發展,同時要利用西醫和現代科技證明自己存在的合法性與認知的正當性,所以才導致中醫學界普遍做著與自己行業毫無關係的西醫科研行為,而這種研究中醫的西醫科研行為本屬於西醫學界去開展的。文化自卑導致中醫學界自我西化,自主地走向消亡的不歸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