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妄害人,禰衡的死就是最好的例證

原創作品,違者必究


狂妄害人,禰衡的死就是最好的例證

三國時期的禰衡是一個很有才華的人,他年輕輕輕就很有名氣,雖然他年少才高,但禰衡這傢伙目空一切。

建安初年,禰衡來到了許昌。

當時許昌是漢王朝的都城,名流雲集,陳群、司馬朗、蕩寇將軍趙稚長等人都是當時的名士。

為了禰衡的前途,禰衡的朋友就勸禰衡,結交陳群、司馬朗等人。

禰衡很不屑,他覺得陳群是殺豬的,司馬朗是個賣酒的,就對別人說,你說什麼笑話,我怎麼能跟殺豬的和賣酒的人在一起呢?

言語中透露出不屑。

後來,又有人勸禰衡參拜趙稚長,他仍舊不屑一顧,帶著看不起的語氣,罵趙稚長是個酒囊飯袋,只好叫他看廚房。

雖然禰衡看不起名士,但是,這位才子唯獨與少府孔融、主簿楊修意氣相投,但禰衡者人也是個很大的奇葩,他對人說,孔文舉是我大兒,楊德祖是我小兒,其餘碌碌之輩,不值得一提。

由此可見他是何等的狂傲。

狂妄害人,禰衡的死就是最好的例證

獻帝初年,孔融上書薦舉禰衡。

大將軍曹操有召見之意,禰衡看不起曹操,便假裝抱病不往,還口出不遜之言。

曹操為了收買人心,還是給他封了個擊鼓小吏的官,藉以羞辱他。

一天,曹操大宴賓客,就命令禰衡穿戴衣帽當眾擊鼓為樂,禰衡竟在大庭廣眾之下脫光了自己的衣服,一絲不掛,讓在場的賓主們討了個沒趣。

曹操恨禰衡入骨,但又不願因殺他而壞了自己的名聲。

曹操就把他送給了開州牧劉表。

禰衡到了劉表那裡之後,替劉表掌管文書,工作頗為賣力,但不久便因倨傲無禮而得罪了眾人。

劉表順勢把他打發到江夏太守黃祖那裡去。

狂妄害人,禰衡的死就是最好的例證

禰衡因此跳槽到黃祖那裡。

稱衡為黃祖掌書記,起初幹得也不錯。

後來黃祖在戰船上設宴,因禰衡說話無禮而受到了黃祖呵斥,禰衡競頂嘴罵道,你個死老頭,你少羅嗦,滾尼瑪旦的。

黃祖盛怒之下就把他殺了。

當時禰衡才26歲。

禰衡文才頗高,桀驁不馴,有一技之長,本應受人尊重。

但是禰衡並沒有持借這一技之長受惠於世,反而輕看天下。

殊不知一個文人,在世上並非不得了,賞則如珍寶,不賞則如敗履,不足左右他人也。

禰衡似乎不懂得其中的道理,孤身居於權柄在握的虎狼之中,不知自保,反而放浪形骸,無端衝撞權勢人物,最後也只能因狂縱而被人殺。

狂妄害人,禰衡的死就是最好的例證

更多精彩,請關注雄觀大歷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