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的星象是什麼?星象學又是什麼?

自古以來的星象是什麼?星象學又是什麼?

人們都曾仰望夜空,繁星千萬顆,閃閃爍爍,令人眼花繚亂,由此人們獲得了星辰的初步概念。但要認真追問起來,什麼是星象?什麼又是星象學?大概就很少有人能說個子醜寅卯出來。簡單地講,星象就是天空中日月星辰的各種現象。主要包括如下內容:

1.日月及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的運行週期、運行路線、運行位置;

2·以二十八宿為主的眾多恆星的天空位置、方位距離及分佈組合情況;

3·以太陽黑子、彗星、流星、新星、極光(古稱雲氣)等為主的星曜異變情況,如週期、時刻、程度等;

4 ·日月星辰之間的相互關係變化情況,如日食、月食、掩侵凌犯等的時間、方位、程度等。

早在遠古時期,儘管人類還處於矇昧狀態,就與星象結下了不解之緣。明末清初的大學者顧炎武就說過:“三代以上,人人皆知天文。七月流火,農夫之辭也。三星在戶,婦人之語也。明離於畢,戍卒之作也。·龍尾伏辰,兒童之謠也。" 可見,農夫戍卒,婦人兒童都很熟悉天上的星象,所以才能造出這樣的詩句。

自古以來的星象是什麼?星象學又是什麼?

自遠古以來,人類為了自身的生存,一直不斷地觀測探究星象的奧秘及其與人類事務的關係。通過不知多少代人的不懈努力,積累了大量的關於星象及其變化的觀測記錄和星象變化與人間事務的關係的記事,並不斷總結經驗,概括歸納,發展演變,於是逐漸形成了關於星象的一整套知識系統,這就是星象學。但由於宇宙的無限廣大和星象變化與人類事務的關係的隱秘,加之人類觀測能力認識能力的限制,古代人對於星象及其與人事的關係的認識,還不能擺脫神秘主義的束縛,因此古代的星象學不可避免地成為科學與迷信的雜糅產物。

另一方面,人類對於自身社會和無限的宇宙星象之間的真正關係的認識,至今尚不完善,遠遠沒有達到最後的真理,所以許多奧秘至今是無法解答的。既然如此,我們就不能採取武斷的態度把星象學斥之為封建迷信,而一概棄之不顧。

自古以來的星象是什麼?星象學又是什麼?

人類對於宇宙星象及其與人事關係的認識,起初往往是模糊的猜測,當然也不乏荒唐的附會,但繼之以嚴謹的不懈追求,最終總能解答宇宙星象與地球人類的奧秘關係,使當初看來荒誕無稽的猜想變成確鑿無疑而明確易知的科學知識。我們應該樹立信心,積極探索,期待人類的認識最終能給星象學一個合理的解釋。

喜歡的話請多多的點贊、轉發、收藏

兵馬未動 糧草先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