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被拉進微信群后64萬沒了!你在為你的貪婪交智商稅

女子被拉進微信群后64萬沒了!你在為你的貪婪交智商稅

2019年6月,孫某在網上購買了江蘇順心得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價值64萬元的原始股,現在聯繫不上對方,懷疑自己被騙。

經仔細詢問,民警瞭解到:報案人通過微信公眾號認識了一名“炒股高手”,並被邀請加入了一個“炒股高手群”。

經過微信群內所謂的“導師”對炒股知識的授課,以及助理的熱心推薦,孫某購買了64萬元所謂的“江蘇順心得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原始股。

正當孫某懷揣著公司上市、原始股價值翻倍等美好的願望之時,猶如晴天霹靂一般,她被踢出了微信群。緊接著,“導師”自稱生病,隨後便不知所蹤。

專案組初步查明該詐騙團伙以湖南長沙為推銷誘騙窩點,資金由江蘇幾家空殼公司賬戶多次流轉至深圳某公司賬戶後被迅速分流提現,僅僅案發半個月內,轉移資金量就高達1500多萬元。

大家都知道天上不會掉餡餅,但是還是有很多人想著萬一會掉呢!

01

貪婪就是作繭自縛

貪婪如果是與身俱來的,它的存在本身沒有錯,而能否控制自己的貪婪是人們必須面對的問題。

前不久,就有這樣一條新聞刷爆網絡,周某在擔任杭州社交電商斑馬會員公司財務總監期間,通過各種手段騙取了公司上下對他的信任。

利用財務總監的職務之便,編造購買理財產品等各種理由,以欺上瞞下的方式借用本該由下屬出納保管的相關財務盾,並將相關財務盾長期佔有使用或盜用,從而達到轉移公司鉅額資金的目的。

他謊稱這些非法佔有資金已被用於購買理財產品,並告訴其他出納人員無需經常查看這些賬戶,同時編造虛假的資金日報矇騙公司領導。

11月1日,西湖區檢察院以職務侵佔罪對周某依法提起公訴。起訴書指控:周某在擔任杭州某公司財務總監期間,利用全面管理公司資金、財務工作的職務之便,多次侵佔公司資金共計2.6億多元,用於個人賭博。

等到她的終將是牢獄之災。

女子被拉進微信群后64萬沒了!你在為你的貪婪交智商稅


熱播劇《人民的名義》告訴我們貪婪之門一打開,就一發不可收拾,最終讓自己走向毀滅的深淵。

物慾橫流的社會是把悲劇建築在無知和貪婪上,貪婪一陣子,悲劇一輩子。

02

貪婪的人害人害己

前段時間,杭州郊區八堡家園發生了一件非常慘烈的悲劇。一家三口,陳姓老父親老母親和34歲的女兒疑似在家自殺身亡,其中女兒腹中還有8個月的雙胞胎,起因為非法集資資金鍊斷裂無力償還。

陳家是比較典型的杭州郊區拆遷戶,事發後很多鄰居反映,自己借了很多錢給陳家,用途為投資,利息是年化9.6%到12%。

女子被拉進微信群后64萬沒了!你在為你的貪婪交智商稅


這種事,幾乎可以說是必然,但是結局如此慘烈,超出了人們的想象。民間借貸都是許高收益,吸引投資,就是典型的畫大餅充飢,利用了人們貪婪的心態,最終連本金都保不住。

有些人原本擁有的已經夠多了,但還是貪婪地想要更多,卻把現有的也失去了。

女子被拉進微信群后64萬沒了!你在為你的貪婪交智商稅


貪婪,是慾望的洞,永遠填不滿,貪婪,是負重的罪,永遠掙不脫;貪婪的人,永遠不快樂,貪婪的心,永遠不知足。

人心不足蛇吞象,有的人一輩子,忙著算計,忙著索取,為了得到,不擇手段,為了滿足,毫無底線,沒有時間去經營情感,經營自己的小生活,最終人脈沒了,離幸福也更遠了。

03

做個知足常樂的人 ,遠離高收益陷阱

我有個校友群投資群,大家經常在裡面討論股票,各種投資,有段時間一個校友說,為了實現所謂的車釐子自由,他找了多好個收益都普遍比其他產品高的幾個理財產品,最開始見收益還可以,又加槓桿追加資金。

後來p2p爆雷的時候就看見他在群裡哭訴自己的錢全打水漂了。

實際上當他在做這件事情之初就太不理智了,天上不會掉餡餅,羊毛出來羊身上,收益越高風險越大,還要加槓桿操作。

所謂的車釐子自由又怎樣,是多大能力消費多大的商品。現在很多人的物慾其實就是不理智的消費觀念導致的。知足的人雖然沒有更高的收益,但他有實實在在的本金,為了獲取不確定的收益,丟失本金才是最失敗的投資。

貪婪,是慾望的洞,永遠填不滿;貪婪,是負重的罪,永遠掙不脫。

貪婪的人,永遠不快樂;貪婪的心,永遠不知足。

人的一生,利是看不完的,錢是永遠賺不盡的,貪念太多,心負累,也會犯罪,少一點貪婪,佔用每天,多一點情趣,更好生活。

人生在世,掙的沒有花的快,存的沒有出的多,適可而止,知足常樂,知福惜福,幸福一生相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