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寶雞 有文化】寶雞市岐山孔頭村名的來歷,你知道嗎?

岐山縣蒲村鎮有個村子名叫孔頭(現已改名為趙家臺村),隨著關中旅遊環線的建成開通備受關注,因為關中旅遊環線蒲村段建有一座雄偉壯觀的孔頭溝大橋。大橋的南邊就是馮家山水庫北乾渠退水、蓄水的孔頭溝水庫,當遊人乘坐的車輛行駛在這座大橋上時,水庫的粼粼波光會映入眼簾,令人陶醉。

【大寶雞 有文化】寶雞市岐山孔頭村名的來歷,你知道嗎?

  在歷史文化積澱深厚的岐山縣,有許多村子名字除與姓氏、地形、方位、軍事等有關外,更多的與周文化有關,如:衙裡、宮裡、杜城、禮村、公子莊、駙馬莊等等。蒲村鎮的孔頭村,聽起來與上述村子命名的載體毫無關係,但其實這個村子原來的名字不叫孔頭,叫“空圖”。說起“空圖”地名,我們就讓時光穿越到三千年前的周朝吧。   讀過《封神演義》的朋友都知道,書中第四十一回至四十三回講述了殷商太師聞仲兵伐西岐的故事。其中第四十二回“黃花山收鄧辛張陶”中寫到聞太師兵行西岐大地在黃花山收鄧忠、辛環、張節、陶榮四員大將後,“人馬正行,忽抬頭見一石碣,上書三字,名曰‘絕龍嶺’。太師在黑麒麟上默默無言,半晌不語,鄧忠見聞太師勒騎不行,面上有驚恐之色。鄧忠問曰:‘太師為何停騎不語?’聞太師曰:‘吾當時悟道,在碧遊宮拜金靈聖母為師之時,學藝五十年。吾師命我下山佐成湯,臨行,問師曰:弟子歸著如何?我師道:你一生逢不得‘絕’字。今日行兵,恰恰見此石碣,上書‘絕’字,心上遲疑,故此不決……太師傳令:‘安營。’一聲炮響,三軍吶一聲喊,安下營,結下大寨”。   這段描寫雖屬小說虛構,但小說中的“絕龍嶺”在岐山確有實地。《封神演義》中描寫的絕龍嶺,位於今岐山縣故郡鎮畫圖寺村、獨山村、四方山村與千山相連接的孔頭溝西岸,岐山人把絕龍嶺叫作“獨山”,名曰獨山,其實就是比周邊平原地稍高的像山樣子的土嶺。   相傳聞太師在絕龍嶺安營紮寨後,思謀如何戰勝姜子牙,攻下西岐城好回商都向商王邀功領賞,就派出一隊精銳人馬打探偵察攻打西岐城的地形和路線。三千多年前的孔頭溝是一條河寬水深的水系,可以行舟擺渡。聞太師派出的偵察兵沿絕龍嶺向南找到一個寺廟,一邊沿孔頭溝兩岸偵察,一邊在寺廟裡畫行軍地圖,後來這個畫圖的寺廟就叫“畫圖寺”,是今岐山縣故郡鎮的一個行政村。   故郡鎮的畫圖寺村與蒲村鎮的孔頭村隔溝相望,據傳,當時商兵來到西岐因語言差異,沒有打聽到溝對面孔頭村的名字,就在地圖上用“空圖”的符號標誌了這個地方,相當於後來戰爭中所說的無名高地。比如,有一部描寫抗美援朝戰爭的小說《激戰無名川》中的“無名川”後來也就成了地名。   聞太師後來率兵與姜子牙交戰,士兵之間互問孔頭地名時只能說是地圖上空著的那一塊,因岐山人說話多四聲、韻母偏重,加之“空圖”與“孔頭”諧音,後來就一直把“空圖”叫成了“孔頭”,用岐山人的話說,就是把地名叫“轉音”了。就像岐山歷史上有個“驛站”,後來被人們叫成了“益店”一樣。   近年來孔頭村與周文化有關的史實,也得到更多考古發掘的印證:1988年以來,在孔頭村周邊先後發現6個商周聚落和燒磚製陶的作坊遺址;在文物普查中,孔頭村的趙家臺組還發現了西周空心磚和條形磚,為我國研究西周建築史提供了彌足珍貴的實物資料;2006年秋至2007年冬,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在趙家臺組周邊發現西周時的公共墓地,有墓葬165座,出土玉器、骨器、陶器、青銅容器、車馬器、兵器等文物500餘件;2013年3月,以孔頭村趙家臺組為核心的西周遺址被國務院核定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據說因此也把孔頭村更名為趙家臺村了。 (寶雞日報)(王恭,岐山縣人,系陝西省社科院寶雞分院研究員)

(LJ)

【大寶雞 有文化】寶雞市岐山孔頭村名的來歷,你知道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