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告状到表扬,我与退伍老兵的“忘年交”

从告状到表扬

我与退伍老兵的“忘年交”



​从告状到表扬,我与退伍老兵的“忘年交”

第一次见到伍大爷是在今年年初,初次见面就让我感受到了压力。那天上午他走进办公室,从背包里拽出文件袋,掏出厚厚的病例资料,还没等我开口就自顾自地讲述,“医生,我是保和转上来的,这是我腰椎的核磁报告,这是我在其他医院的检查报告,哦对了,我大便老是不成形,小便憋不住……”。看着眼前的病历资料,我轻轻地叹口气,这阵仗,又是一个“久病成医”的,要沟通可得下功夫咯!

伍大爷办理了住院,我成为了他的主管医生,在治疗方案上我采取了输液、理疗等手段,半个月了效果并不明显,经常是头天有所缓解,第二天又“打回原形”,情况的反复让我有些头疼,因为在临床工作中,疼痛、麻木这些症状主观性很强,一方面我认为治疗方案没有错,一方面又要面对伍大爷症状没有得到缓解的现实。

在与伍大爷的接触中,我发现他是一个“较真”的人,每一项治疗总要多问一两句,甚至有时抱着一种“怀疑”态度。时间一长我不禁想,伍大爷是不是看我年轻不信任我,故意刁难我?想法一旦产生,在沟通中就不自觉地带上情绪。这样一来,终于某天早晨伍大爷向主任“告状”了,指责治疗没什么效果。主任耐心地听取了伍大爷的讲述和意见,送走他后,主任把我悄悄地拉到一边:“小陈,多和病人沟通,才能制定出最合适的治疗方案,不能想当然哟。”

作为医生,特别是年轻医生,在与病人的沟通上需要不断的磨练和积累。病人来到科室,是源于信任,选择医生,是抱有希望。我记住了主任的叮嘱,开始调整心态,注重技巧。在一次聊天中,我得知了伍大爷的光辉历史。原来他是某核部队的一名退伍老兵,工作的特殊性让在他身上留下了病痛,退伍之后逐渐显现出来。那一刻,我肃然起敬,眼前这样一位看起来再普通不过的老人,竟然是这样一位为国家做出了特殊贡献的历史见证者。同时我感到很惭愧,居然一度认为他的那些病痛描述是针对我的。从那一刻起,我改变了我之前的想法。​从告状到表扬,我与退伍老兵的“忘年交”

在后来的一个多月里,我在伍大爷身上花了更多的时间,除了每天仔细地扎针治疗,回到家还查阅一些心理治疗的资料,在处理完日常的医疗工作之余,还时常和他拉拉家常,听他讲述那一段峥嵘岁月。这样一来,躯体治疗和心理治疗双管齐下,伍大爷很高兴,对我的信任也增加了,不再“盘问”每一项治疗项目,还经常向主任表扬我,我们成了忘年交。功夫不负有心人,经历一个多月治疗后,伍大爷身上几十年的病痛得到了明显改善。

更让我没有想到的是,出院当天伍大爷给我们送来了一面锦旗,上面写着“治顽疾呕心沥血,雁城核医学第一”。我又惊又喜,我们只是简单的倾听,充分的尊重,就让治疗效果成倍增加,让病人解除心结,祛除病痛,这样的一段经历让我收获良多。

​从告状到表扬,我与退伍老兵的“忘年交”

特鲁多医生曾说过:“医学关注的是在病痛中挣扎、最需要精神关怀和治疗的人,医疗技术自身的功能是有限的,需要沟通中体现的人文关怀去弥补。”望着墙上金光闪闪的锦旗,我想,医学的目的不是单纯地与疾病对抗,也不是对生老病死的阻断,而是对于人类疾苦的深切安抚。“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医生不仅仅要关注客观指标,更要关注患者体验。我们自由对病人真诚地关心以及换位思考,才能赢得患者的理解和信任。

(文/针灸三科 陈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