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烏托邦到現實主義:儒家如何一步步站在歷史的“風口”

前言:《春秋》大一統者,天地之常經,古今之通誼也。今師異道,人異論,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統;法制數變,下不知所守。臣愚以為諸不在六藝之科孔子之術者,皆絕其道,勿使並進。邪辟之說滅息,然後統紀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從矣。 —摘自《漢書董仲舒傳》

公元前134年,漢武帝接受大儒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確立了兩千多年的思想統治地位,那麼誕生自春秋時期的儒家思想是怎麼一步步走到中國“風口”的呢?

從烏托邦到現實主義:儒家如何一步步站在歷史的“風口”

西漢武帝

01為政以德—孔子

春秋時期,隨著鐵製農具出現,生產力得到了提高,原有的井田制逐漸瓦解,王室日益衰微,周天子威嚴掃地,逐漸由春秋中期的禮樂征伐自天子出,變成禮樂征伐自諸侯出的局面,為了爭奪土地和人口,各諸侯國之間戰亂不斷,帶給人民深重的苦難。

據《禮記》記載,孔子路過泰山見到一個婦女在墳墓前哭的很傷心。孔子用手扶著車軾側耳聽。他讓子路前去詢問說:“您哭得這麼傷心,是遇到傷心事了嗎?”婦女回答:“是的。以前我公公被老虎咬死了,我的丈夫也被咬死了,如今我兒子又死於虎口。”孔子說:“那您為什麼不離開這裡呢?”婦女回答說:“這裡沒有苛政。”孔子對子路說:“你要好好記住,苛政比老虎還要兇猛啊!


從烏托邦到現實主義:儒家如何一步步站在歷史的“風口”

孔子

面對禮崩樂壞、苛政滿地的社會現實,孔子逐漸提出:“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拱)之"的仁政理念。(摘自《論語·為政》)

孔子大力開辦私學,《論語·述而》記載:“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嘗無誨焉。”主張不分階級,不分地域,不分智愚,只要肯虛心向學,他一律進行教育,孔子有弟子三千,賢人七十,宣揚自己的仁政理念,那麼孔子的仁政理念到底是什麼嗎?

從《論語·季氏》記載的《季氏將伐顓臾》管中窺豹:

  1. “夫顓臾,昔者先王以為東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為?”孔子首先指出了這場戰爭的非正義性,顓臾是“社稷之臣”,無故征伐,有失道義。孔子的話體現了他治國以禮,為政以德的政治主張,反對強行霸道,訴諸武力。
  2. “丘也聞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蓋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夫如是,故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既來之,則安之。”

孔子提出的仁政治國,最終要實現的是財物分配公平合理,君民上下和睦,整個社會安定,通過文治教化歸化他人的理想國。

儒家在春秋動盪的大變革時代產生,孔子提出的仁政理念,充滿了對社會秩序穩定,上下尊卑有序的西周時期的懷念,沒有看到隨著生產力發展,新興地主階層進行的社會大變革,更像是建立在現實社會中的烏托邦。

02民貴君輕—孟子

戰國中期,經過諸侯之間的兼併混戰,逐漸形成了秦、楚、燕、韓、趙、魏、齊七個大的諸侯國,為了爭奪更多的領土和人口,七國之間戰亂不斷,變法圖強成為了當時社會的主流。

從烏托邦到現實主義:儒家如何一步步站在歷史的“風口”

孟子

孟子根據當時的社會潮流,對儒家做了更深層次的發展,提出了“ "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仁政理念, "民之為道也,有恆產者有恆心,無恆產者無恆心",只有使人民擁有"恆產",路不拾遺,夜不閉戶,人人安居樂業,才不會去觸犯法律。

孟子認為,人民的物質生活有了保障,統治再推行德化教育,引導他們向善,成就“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理想社會,這就是仁者無敵。

為了宣傳儒家的治國理念,孟子及其弟子周遊各國。

  1. 孟子見魏惠王,魏惠王說自己對百姓很好了,孟子譏諷他是五十步笑百步,惠王談利,孟子講仁,所以孟子自始至終得不到惠王重用。
  2. 齊宣王求教孟子治國,孟子講“只有讓百姓有了恆產,才會有恆心。”齊宣王說:“我可以做到嗎?”孟子說:“我聽說您因為不忍心看見牛被殺,就用羊代替,這說明您有仁慈之心啊,怎麼不能做到仁政呢?”齊宣王心有慼慼焉。

不管是魏惠王、還是齊宣王,當時的主流思想依然是變法,他們對孟子的學問深感敬佩,卻對儒家思想束之高閣,孟子奔走數國,都沒有施政的機會。

03博採眾長—荀子

公元前260年,秦趙長平之戰,以秦國坑殺趙國四十多王降卒結束,秦國統一天下已經成為必然,通過一百多年的變法改革,戰國後期,儒學大家的荀子開始博採眾長,吸收各家思想精髓,尤其是法家學說經驗。

君子曰:學不可以已。

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冰,水為之,而寒於水。木直中繩,輮以為輪,其曲中規。雖有槁暴,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摘自《勸學》


從烏托邦到現實主義:儒家如何一步步站在歷史的“風口”

荀子

荀子認同法家的“性本惡”論,認為性,是天賦的、與生俱來的原始質樸的自然屬性,是不待後天學習而成的自然本能。與“性”相對的是“偽”。“偽”是人為、後天加工的意思。比如,仁義禮智信就是“偽”,是人為教化的結果。他認為:“性者,本始材樸也;偽者,文理隆盛也.無性則偽之無所加,無偽則性不能自美。性偽合,然後成聖人之名,一天下之功於是就也。”荀子重視後天的教育影響,相信人定勝天論。

荀子認為“治之經,禮與刑,君子以修百姓寧”(《成相》)“禮以定倫”,法能“定分”,治理國家不僅要有禮樂,更要有刑法,才能使社會穩定。二者可以相互為用。只是法的特點表現為通過賞罰來維護等級秩序。

同時指出禮高於法,禮為法之大本。指出只講法治,不講禮治,百姓只是因為畏懼刑罰,一有機會仍會作亂。他把“法治”成為“暴察之威”,“禮治”稱作“道德之威”。法治至其極也不過為“霸”,而不能成“王”。如果以禮義為本,則法治就可以更好地發揮作用了:“

故禮及身而行修,義及國而政明,能以禮挾而貴名白,天下願,會行禁止,王者之事畢矣”(《致士》)。

荀子甚至以為,禮義是立法的精神,如果人們愛好禮義,其行為就會自然合法,甚至不用刑罰,百姓也能自然為善。

荀子自小聰慧,注重實務,縱觀其一生,講學於齊、仕宦於楚、議兵於趙、議政於燕、論風俗於秦,稱讚秦國“治之至也”,孔子不入秦,荀子卻對秦政、秦俗多予褒獎,而同時批評其“無儒”。

針對戰國時期治國理念的禮法、王霸之爭,荀子提出了“隆禮尊賢而王,重法愛民而霸”。

在先秦百家爭鳴的基礎上,荀子批判吸收了各家思想的精髓,已經不是單純的仁政理念,而是法制和禮制的統一,以禮制為主,法治為輔,禮為法先,李斯、韓非等法家弟子皆從其師。

從孔子到荀子,儒家思想從最初的烏托邦,完成了到現實主義的轉變,逐步形成了一個符合社會發展的思想體系。

04罷黜百家 獨尊儒術

從烏托邦到現實主義:儒家如何一步步站在歷史的“風口”

秦王掃六合,然十五年而亡

秦統一六國,奉行的是以吏為師,以法為教,刑罰嚴苛,整個社會缺乏必要的彈性,終於導致了陳勝吳廣大起義,秦王朝也在農民起義和六朝貴族的復辟中迅速滅亡了。

經過秦末的社會大動亂,在其基礎上建立的漢王朝,充分吸取了秦王朝的滅亡教訓,認為秦施政過猛,苛罰過重

,所以在漢初的六十年間,道家學說大行其道,與民修養生息。

漢武帝繼位以後,經過六十多年的發展,漢王朝的經濟有了長足的發展,雖然府庫充盈,然而外有匈奴犯邊,內有諸侯國蠢蠢欲動,原有的道家清靜無為的治國理念,已經越來越不符合大一統王朝的發展趨勢。

從烏托邦到現實主義:儒家如何一步步站在歷史的“風口”

西漢大儒董仲舒

經過了春秋戰國發展的儒家思想,西漢布衣大儒董仲舒提出了”天人感應“理論,強調君權神授,與漢武帝加強中央集權的思想不謀而合,在這種背景下,漢武帝接受了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建議。

儒家作為封建統治思想地位正式確立下來,此後兩千多年的封建王朝,都是對儒學的小修小補。誕 生於春秋時期的儒家思想,經過百家爭鳴的薰陶,經受金戈鐵馬的洗禮,最終形成了成熟完整的儒學,在漢朝增強中央集權的”風口下“終於飛了起來。

後記:

儒家從春秋戰國的無人理睬,處處碰壁,到漢朝以後的逐步興盛,根源在於儒家的兼容幷蓄和與時俱進,當代社會是快速發展的信息時代,只有不斷更新知識“庫存”,才能不斷進步,現在不代表未來,相信總有一天也會站在“風口”飛起來。

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我是文欣雕龍,您的關注、轉發和點贊就是對我最大的支持。

更多精彩,敬請期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