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教育,應該就是以身示範

我不是專家,但是我是一名父親

我並不是一個教育專家,跟我家包租婆相比,她還畢業於師範類一本院校,我只是個理工211的商科研究森。

最好的教育,應該就是以身示範

但是我是我父母的孩子,也是我女兒的父親,在孩子教育這個話題上,我是受教育者,也是施教者。

對於孩子的教育,我和妻子從孩子沒出生的時候,鑑於我的學習經歷和她的學習經歷,以及我們雙方家長的教育方式,就達成了一致,我們對於孩子的學習成績不做硬性規定,不干擾孩子任何興趣愛好,不阻擋孩子對任何一件事的探究,不干擾孩子正在專心做的任何一件事,哪怕到了飯點,孩子還在看書或者搭積木,我們不打擾,知道它想吃飯為止。

我們的目的就是為了培養孩子的專注力,以及,發現孩子對於哪些方面有興趣。

孩子是變化多端,又有跡可循的,作為家長,不能無端的干擾,只能慢慢發現她的亮點。

今兒主要想說三件事,分別是我自己的事兒,我嬸兒和我妹兒的事兒,以及我女兒的事兒。

我自己的事兒

老夫今年三十有二,人到中年。

原生家庭,父親是公務員,母親是小學教師。從小生活說不上富裕,有口吃的倒是可以。小時候,別人玩變形金剛,我家沒有,要去別的同學家萬,別人家小朋友暑假都在玩遊戲機,我家沒有,我要去別人家玩,別人家有漫畫書,我家沒有,我要去別人家看,所以小時候就覺得,家裡挺窮的,導致我長大以後有一定的窮人思維。

不過,太物質的東西缺乏,好在我家裡的書房有一整面牆的書櫃,各種各樣的書,有哲學,有教育,有司法,有散文,有古龍,有金庸,有四大名著,還有我自己的一篇兒童區域。

最好的教育,應該就是以身示範

每個週末,我從中午開始,端著一本書,坐在書房的地上,等再抬頭,已經天黑,燈火闌珊。所以我現在經常跟我朋友吹牛,我說我九歲的時候就開始看《資本論》,當然,那時候也沒看幾頁,似懂非懂的。

可是我是什麼時候養成看書的習慣呢?我問我我父母,他們並沒有專門培養我這個技能。

我依稀記得,小時候爹媽下班回家,看著新聞聯播吃了晚飯,我爸就坐在書桌前看書,我媽則躺在床上看書,有時候半夜起來尿尿,發現父親黃色的床頭燈下,正在拿著一本書在看,那時候我不識字,應該覺得看書是一件很好玩的事。

記得有次出門,爸問我要買什麼?不認識字的我,走道書刊報亭那裡選了兩本帶漫畫的腦筋急轉彎,那兩本書,我應該都快翻爛了。

對,沒錯,就是父母的示範作用,讓我覺得達人在乾的事兒就是我願意模仿的事兒。

不過,我爹也因為看書打過我,他希望我看數理化,但是我卻看《上下五千年》,因為喜歡看歷史書,差點給爹揍死,我想這樣的爹也不多了吧

我嬸兒和我妹兒的事兒

說道我嬸兒呢,是啥事情?

有一次回家參加家庭聚會,我上五年級的小堂妹,吃完飯以後,就坐在沙發上看自己的小手機。

家裡長輩們,在飯廳裡一邊吃一邊聊天,飯廳和客廳沙發有一段距離。

最好的教育,應該就是以身示範

正吃著,小堂妹的媽媽,也就是我嬸兒說,不對,這丫頭又在玩手機,然後放下碗筷,過去把自己女兒說了一頓,說她,你就不能看看電視嗎?手機有什麼好玩的,天天玩手機,巴拉巴拉······

我小堂妹在一旁委屈的不說話。

那吃飯之前什麼場景呢?

家大人在一旁聊天,我嬸兒一個人坐在沙發上也不參與聊天,默默的刷著自己的手機,女兒在旁邊說話也不怎麼搭理。

我當時看到小堂妹哀怨的表情,我實在是難受,為什麼嬸兒自己做不到的事兒要求自己的女兒要做到。俗話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如果小堂妹問她,你不讓我玩手機你怎麼就玩手機。我嬸兒肯定會說,因為我是大人你是小孩,小孩就是不能玩手機。

這是啥?沒有邏輯的強盜思維。

我女兒的事兒

我女兒啥事兒?

嗯,我拿我女兒做了一個實驗。

我妻子比較欣賞我喜歡看書的習慣,也決心培養我女兒的這個行為。

最好的教育,應該就是以身示範

我說這個不是培養出來的,要看天分。我妻子是美院出身,我說孩子喜歡看書寫文章還是喜歡畫畫,這個不是我們能決定的。

我妻子說,行吧,那每天回家,你看書,我畫畫,看孩子像誰學多一點。

嗯,事實是啥?

事實是,孩子一歲半到兩歲半之間,我正在努力學習備考,準備人生當中一個很重要的考試,幾乎是脫產在家學習,女兒每次到我書房來,看到我在看書,就鑽到我和桌子中間,拿起筆在桌子上話來花去,說,爸爸,這是什麼字啊?

只要我閒著休息的時候,女兒就拉起我的手說,爸爸,去寫作業去。爸爸,你怎麼還不去寫作業啊?

(哎,老父親的笑)

我妻子那邊,說每天畫畫,因為帶孩子事兒多,基本上也沒有什麼機會畫畫,等到孩子睡了,也累得不想動了。

所以。

現在孩子快三歲了,每天睡前必須要看半個小時到一個小時的手繪本,自己沒事兒的時候,就拿出來自己的小畫書,翻呀翻呀。

每天晚上到了七點半,就會跟她媽媽說,媽媽,我要上英語課(手機APP)

現在三歲不到,會說簡單的英語單詞,會翻譯顏色,翻譯交通工具,會背古詩。

特別是有一次,天上有戰鬥機飛過,孩子跟媽媽說,媽媽,看飛機。她媽媽說,那不是飛機,那是戰鬥機。孩子問:戰鬥?是“古來征戰幾人回”的戰爭嗎?

孩子媽老淚縱橫,都會聯想了。

結尾

其實我們覺得,對於孩子最重要的教育,就是陪伴和幫助她找到自己的探究,以及以身作則。

如果想讓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父母就應該成為什麼樣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