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實錄:那些帶著硝煙味兒的鏗鏘文字

原標題:戰“疫”實錄:那些帶著硝煙味兒的鏗鏘文字

圖片

編者按:為戰“疫”助陣,為記者加油!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戰役中,中國記協“一網雙微”始終關注著奮戰在報道一線的新聞工作者,連續推出“戰‘疫’實錄”專欄文章,陸續刊發80多位記者的採訪手記。這些來自戰“疫”一線的手記,講述忘我與感動,分享初心與忠誠,讀後總會感到一種催人奮進的力量,直抵心靈、歷久彌新。今天,讓我們一起重讀那些帶著硝煙味兒的鏗鏘文字,向逆行中堅守與成長的新聞戰士致敬,向奮進的未來出發!

堅守初心:到抗疫最前線去

人民日報社甘肅分社採編中心主任付文:拼搏衝鋒在救治一線的醫護人員讓我永生難忘,守望相助的凡人善舉也讓我經常熱淚盈眶,這些都將永遠激勵、提醒著我——用手中的紙和筆為人民鼓與呼。

新華社新媒體中心記者張書旗:拿著鏡頭的我,眼睛瞬間溼潤。這些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建設工人,面對鏡頭甚至說不成話,卻心懷大愛。在抗擊疫情的戰場,記錄疫情的最新情況,將抗疫現場的各個方面第一時間還原給公眾,不正是我們的責任和使命嗎!

中國日報社記者王曉瑩:戰鬥總要有人端槍衝鋒陷陣。作為一名新媒體記者,就要勇做那個“端槍的人”,走進新聞現場,走進“紅區”,把真實的一線防疫故事講好,把中國故事講好。

科技日報社胡兆珀:這幾十個不眠之夜,會讓每個經歷它的人終生難忘。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科技日報夜班整建制堅守一線,一個都不少。作為新聞守夜人,在這個時代的節點上,把苦難與抗爭、感動和希望印在新聞紙上。

北京廣播電視臺記者陳博:作為一名90後記者,疫情面前,我們有責任在現場,用自己的鏡頭和話筒記錄“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情義,傳遞“武漢加油,中國加油”的力量。

安徽廣播電視臺新聞中心記者朱明輝:在生命和死神抗爭的時候,唯一讓你感到有力量的,就是身著白衣的醫護人員。作為一名新聞人,來到抗疫最前線,初衷也和醫護人員一樣——疫情面前,你和我,都必須要做些什麼。

江西廣播電視臺電視新聞中心記者吳萍:此刻,任何言語都顯得蒼白無力,唯有用鏡頭拍下他們忙碌而堅定的身影。到前線去,和他們“戰”在一起,為他們記錄,為歷史存檔,也是我作為新聞人的無悔選擇。

長江日報社記者王愷凝:沒有到離現場最近的地方切身感受過,記者寫不出冷靜、細膩、生動的文字。記者的使命是記錄真實的歷史瞬間。救人的人在哪裡,我就在哪裡,這是本分。

湖南日報社影像中心記者辜鵬博:生死從未如此靠近。這樣一些看似普通,穿上防護服就是戰士的醫護人員理應被禮讚、被銘記。作為記者,我們也要當好“新聞戰士”,用我們手中的筆和鏡頭去戰鬥。

筆下有情:不負時代的體溫

人民日報社湖北分社記者程遠州:在武漢採訪,我經常會感嘆,這是一座有著英雄情懷的城市,一個個普通市民,平時默默無聞,但在疫情肆虐時,卻爆發出極大的勇氣,給人最多的感動,最溫暖的力量。

中央廣播電視總檯視聽新媒體中心記者王秀帥:在武漢的每一天、每一次採訪,都是一次虔誠的出發。“讓我們一起守護平安!”這份職責背後的執著和自信,不僅感動了我們,也感動了觀看慢直播的觀眾。

中國軍網記者高輝:作為一名軍事記者,來到武漢的目的就是要去戰鬥的最前沿。在重症監護室,見證了軍醫和護士們高強度、高危險、高水平的工作,親身感悟了那種直面生死的勇氣和敬佑生命的執著。

新京報記者陶冉:留下歷史的瞬間容易,要讓瞬間成為歷史卻很難。影像有了溫度和力量才會有閱讀和傳播的價值,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傾心、傾情、傾智、傾力。

哈爾濱日報社記者陳南:作為一名攝影記者,我盡力將這裡發生的一切,濃縮和凝固在一張張照片上。這裡有太多的“感謝”,多到我記不過來,但醫生的回答只有一句,“你好了,就是對我最好的感謝”。

遼寧日報社新媒體平臺運營部記者楊靖岫:我努力讓這些細節收入鏡頭中,有些畫面甚至是躺在患者病床上仰拍的。當時完全忘記了感染危險,心裡只有一個念頭:好不容易進來一次,一定多拍。我努力不放過每一個感人的場景,把這些感動傳遞給更多的人。

江蘇廣電總檯融媒體新聞中心記者鄧曦:在武漢抗疫一線採訪,作為女性,我比男記者往往更容易捕捉到感人的瞬間。這座城市裡正在發生的一個個真實的故事,在這個特殊的時期,它們就如一束束溫暖的光照亮了我的內心。

湖北日報社武漢新聞中心記者李墨:這些生命的片段,時常讓我們淚流滿面,卻又感受到堅強的力量。除了追求新聞本身的速度、深度、高度和廣度,我們更珍視的,是筆下那一份傳遞冷暖的溫度,是不負歷史的記憶、時代的體溫。

湖北廣電融媒體新聞中心記者王 丹:“好樣的,希望你們能給我們帶來更多前方的消息”,一句普通的讀者留言,對我來說,是一種莫大的信任和期待。這份信任和期待很寶貴,也絕不能辜負。

肩上有責:寫好歷史的底稿

新華社湖北分社記者餘國慶:身處重大歷史事件中,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觀察角度,都有自己的記錄方式。每一個媒體人也只能記錄部分事件。我的一點體會就是:有所為,有所不為,記錄重要的時間節點,關注重要的歷史人物。

中央廣播電視總檯央視新聞中心社會新聞部記者蔣曉平:24年記者生涯,親歷1998年防汛抗洪、2003年非典、2008年汶川地震、2019年江蘇響水爆炸事故等突發事件,但沒有哪個事件能讓親歷者這麼近距離感受到危險和心靈震憾。親歷其中,每個人都感受到了肩上的職責和使命。

光明日報社記者盧璐:這一趟逆風而行,是媒體的責任,也是我作為一名90後年輕記者的光榮。第一次走進工地採訪,我為自己能用手中的筆和鏡頭,記錄這些英雄的人民而感到驕傲。

中國婦女報社記者劉麗君:微笑著期待,方艙患者堅強而豁達。武漢是座英雄的城市,我也在這次採訪中蛻變成長,明白了作為記者的那份“記錄歷史”的責任。

吉林日報社記者陶彬:我用新媒體報道形式記錄白衣天使們用生命與汗水織就的種種瞬間,記錄醫患間最真實的故事,對於他們,這些記錄都是一生最寶貴的記憶,而這也是我與他們並肩作戰的理由,我要盡我所能去記錄這一切。

澎湃新聞記者趙思維:記錄和還原醫護工作者、基層黨員幹部、志願者等群體為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所作出的努力和貢獻,我也從中得到成長鍛鍊。毋庸置疑,在武漢的這段經歷註定會成為我的寶貴財富。

新安晚報社記者葉曉:在父母眼裡,我們90後或許也是一群孩子,也有背後的牽掛,也有心中的不捨。但緊隨忘我工作的醫務工作人員身後,用鏡頭和文字記錄那些動人的瞬間,是我們肩上的責任,更是職業生涯中難得的歷練。

大眾日報社記者王凱:如何在一線最大程度地做好新聞現場的精彩呈現,發揮好現場記錄的優勢,是對每一個抗疫一線記者的綜合考驗。面對傳播生態的變化,媒體人要在一專多能的“專”字上狠下功夫,真正體現主流媒體的權威和公信力。

河南廣播電視臺記者劉雪鋒:每一場災難的背後,都湧動著夢想和力量!雖然是一名90後,自己的職業經歷似乎還稱不上“鐵肩擔道義”;但是我覺得能投身到這場人民戰“疫”的宣傳報道中,能認真努力地做好每一篇報道,就無愧於心。

來源:中國記協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