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遊覽,你在外國看到過哪些國寶級的中國文物?

萌澤璽


據我國有關部門不完全統計, 在全球47個國家200多座博物館中, 中國文物不下百萬件. 而且均是文物中精品中的精品。除了我們熟知在列強洗劫圓明園、故宮,一些來華的外國人還利用科學探險的名義盜走了在上個世紀初盜走了大量的珍貴文物。

馬遠的《洞山渡水圖》《寒江獨釣圖》,梁楷的《雪景山水圖》《李白行吟圖》《六祖截竹圖》、李迪的《紅白芙蓉圖》。

1860 年英法聯軍對圓明園進行了野蠻的劫掠和焚燒。圓明園內四五十處殿堂內裝飾了難以計數的紫檀傢俱, 陳設了大量的國內外珍奇寶貝, 有傢俱、錦緞、氈毯、商周青銅器、歷代陶瓷、漆器、牙雕、瑪瑙、唬拍、水晶、木雕玉器、寶石、書畫、鐘錶、歷代典籍, 應有盡有。

龍紋玉佩2

文物類別:玉器;

年代:戰國;

收藏人/機構:美國哈佛大學藝術館;

2.大英博物館

中國收藏中以東晉畫家顧愷之的《女史箴圖》最為引人注目,青銅器包括商雙羊尊、西周康侯簋、邢侯簋等;

3.波士頓美術博物館

共有10箇中國文物陳列室,分為雕刻、繪畫、銅器、陶瓷等。在古代繪畫陳列室中,有唐代畫家閻立本的代表作《歷代帝王圖》等

末代皇帝溥儀在自傳《我的前半生》中,就詳細記述了清朝寶物的璀璨以及文物流失的嚴重情況。“明清兩代數百年來帝王收集的寶物,除了先後兩次被外國士兵拿走的之外,其餘大都留在宮中。這些都沒有清點,就算有記錄也沒人檢查,所以有沒有不見、有多少遺失也沒人知道。”

“現在想來,這宛如一場大掠奪。參加掠奪的,上下交相賊。換言之,大概有機會偷的,沒有不去偷,簡直是天不怕地不怕。”

偷的方法千百種。太監趁夜摸黑踹開保存文物的倉儲大門,撬開門鎖,拿走寶物。大臣、官員們也巧立名目借出寶物,偽裝合法地把文物帶出,卻從此有去無回。溥儀知曉這些事,但不知怎麼辦,只是回想:“我只想著其他人正在偷走我的財產。”

顧愷之的原作早已湮沒不知下落,流傳下來的是唐代摹本。 唐代摹本為絹制,上面蓋滿了一千年來各個時代收藏家的印章,其中皇帝級別的就有宋徽宗、金章宗和乾隆帝。直到清末的1900年,這幅絕世精品一直珍藏於大內。但就在這一年,因義和團運動而引發了八國聯軍進京,一個叫基勇松的英國下級軍官,因一個偶然的機緣,從一個逃亡的貴婦人手裡將此畫用極其廉價的價格買下,至於那位不知名的貴婦人,為什麼能獲得原本藏於大內的國寶級名畫,這是一個未解之謎———因而此事的另一個說法是,基勇松是曾經闖進皇家園林頤和園的洋人之一,他是從園裡偷得此畫。

此畫現館藏於英國大英博物館,現在中國學者研究此畫不得不跑去大英博物館去隔著玻璃學習,回國遙遙無期。


悲道


我見到最多的中國文物是在美國的大都會博物館 ,有一個亞洲區古文物館,裡面有專門的中國文物展區。


行者老劉277351336


流失海外的每件國寶級的文物背後都有一段被掠奪的屈辱歷史。英國大英博物館有陳列中國文物的永久性展廳,館內收藏有數萬件從遠古石器時代至明清時期中國文化登峰造極的藝術精品,大量的稀世珍寶普通遊客無緣見到。大型紀錄片《河西走廊》記錄有來自敦煌莫高窟的藏品的故事。

法國羅浮宮內的東方藝術館,展出大量的中國曆代瓷器和佛教雕像,大量的圓明園文物珍寶藏品普通遊客無緣相見。

歐洲大大小小的博物館很多,有一些是私人博物館,絕大多數都不需要購買門票,館內均有募捐箱,自願捐款。建議參觀時如有電子導遊儘量購買,能夠了解藏品的文化內涵和藝術價值,如果依然意猶未盡, 可以購買博物館內的藏品介紹書刊,待回去後細細研究。

見過眾多的中國文物,沒有一件展品被敘述過她的來歷,假如這部分缺失的內容能夠在展品的介紹中體現出來,這件展品才會生動鮮活,才是一件完整的藝術珍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