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北京:曾在唐幽州銀山佛嚴寺講經說法的隱峰禪師悟道奇事探祕

【本文為筆者燕地密碼系列文章。燕,是北京城的代稱。自古燕地多奇人,燕地奇人秘事多,求得密碼可解密,欲知眾多3000年北京城歷史之迷和答案,請看燕地密碼系列連載。】


上篇文章我們說到了隱峰禪師曾在唐幽州的銀山建立了佛嚴寺,並設道場進行講經說法。但他當時都講授了那些高深佛學知識,因未見相關史料記載,已經成迷,似乎只有銀山鐵壁三峰和那塊依然完好如初的講法臺知道這一切。


悟道一詞指的是領會道理,而佛教此語指的是領會佛理。佛學中的道,被認為是宇宙的根本,生育萬物,養育萬物,運行萬物,其大無外,其小無內,無所不包,無形無象,本無名字,而由人強行名為道。


我的理解,道就是宇宙間的真理性規律,其實我們人類無論是個體還是社會,都一直處在不懈探索這真理的本來面貌的歷程當中。


圖說北京:曾在唐幽州銀山佛嚴寺講經說法的隱峰禪師悟道奇事探秘

▲隱峰禪師畫像。


好在,高僧的一些傳奇故事能夠反映出他的悟道歷程和佛學功力,從而讓今人從側面瞭解這位高僧在銀山腳下都闡述過什麼佛學高論,而使山峰也為之動容點頭。


圖說北京:曾在唐幽州銀山佛嚴寺講經說法的隱峰禪師悟道奇事探秘

▲銀山佛嚴寺遺址說法臺。


圖說北京:曾在唐幽州銀山佛嚴寺講經說法的隱峰禪師悟道奇事探秘

▲說法臺詩意圖。


圖說北京:曾在唐幽州銀山佛嚴寺講經說法的隱峰禪師悟道奇事探秘

▲幽州銀山及佛嚴寺遺址風景。


隱峰禪師之所以在幽州城邊的銀山建寺,除了銀山的風景秀麗,環境靜雅,適合修行以外,更重要的還是幽州所處的地理位置,恰在中原與東北的地理交匯處,當然更是文化的交匯處。


幽州作為這交匯處的一座最為發達城市,政治、軍事、經濟、文化的發達,必然孕育著佛教文化的厚重。隱峰禪師選擇這裡自然是情理中之事。


古代幽州的範圍大致包括今河北北部及遼寧一帶,當然京津之地也包括在內了。


戰國時期,燕昭王破東胡後,在燕國設置漁陽、上谷、右北平、遼西、遼東等五郡。


東漢時幽州治所設在薊縣,薊縣故址在今北京市城區西南部的廣安門附近。幽州轄境相當於今北京市、河北北部、遼寧南部及朝鮮西北部。


隋朝隋煬帝時,命罷州置郡,遂改幽州為涿郡。等到了唐朝時涿郡複名為幽州。


圖說北京:曾在唐幽州銀山佛嚴寺講經說法的隱峰禪師悟道奇事探秘

▲隋煬帝畫像。


圖說北京:曾在唐幽州銀山佛嚴寺講經說法的隱峰禪師悟道奇事探秘

▲隋時涿郡位置地圖。


在隋唐時期,幽州的軍事地位十分突出。隋煬帝曾在涿郡(今北京)築臨朔宮作為行宮。


據歷史學家考證,臨朔宮就在薊縣城內的今法源寺附近。隋大業七年(611年)後,隋煬帝三次用兵討伐高句麗,都是以涿郡為討伐基地,集結兵馬、軍器、糧儲。著名的京杭大運河也是因此而建。


圖說北京:曾在唐幽州銀山佛嚴寺講經說法的隱峰禪師悟道奇事探秘

▲幽州薊縣臨朔宮位置示意圖。


再到後來大唐初年,唐太宗在貞觀十八年(644年)出兵討伐高句麗,也是以幽州為後方大本營。今天仍存的法源寺,就是當年的憫忠寺,正是為了紀念出征將士而建的。


圖說北京:曾在唐幽州銀山佛嚴寺講經說法的隱峰禪師悟道奇事探秘

▲唐太宗李世民畫像。


圖說北京:曾在唐幽州銀山佛嚴寺講經說法的隱峰禪師悟道奇事探秘

▲法源寺大門照片,2003年。


圖說北京:曾在唐幽州銀山佛嚴寺講經說法的隱峰禪師悟道奇事探秘

▲唐幽州時地圖。


隱峰作為佛教禪宗大師,佛教文獻中關於他的傳奇故事很多,如《佛教奇人譚》一書中記載:


有一位飛錫禪師,本名叫鄧隱峰,為什麼稱他為“飛錫禪師”呢?


據說有一次,他前往五臺山時,路遇兩方的軍隊打仗,死傷無數,並害得老百姓民不聊生,他勸雙方放下干戈不要再爭戰,可是刀兵無情,誰肯聽一個出家人的勸說?


不得已,隱峰禪師就把錫杖往空中一拋,自己也隨之在天空中飛行。


鏖戰激烈的兵士看到半空中有個和尚飛來飛去,都嘖嘖稱奇。不覺停戰看他飛舞,看得發楞了,認為見到了奇人,不敢再爭戰打仗,紛紛撤離。自此以後他就得了“飛錫禪師”的美稱。


圖說北京:曾在唐幽州銀山佛嚴寺講經說法的隱峰禪師悟道奇事探秘

▲禪師與錫杖。


當然,一代佛學大師隱峰禪師的故事還有很多,怎樣從這些故事中得知他在銀山佛嚴寺講法的內容,並使我們獲得啟示呢?


佛教文獻中還有他求教於佛學高僧馬祖道一終獲為徒的一則故事。


故事說:隱峰,俗姓鄧,福建人。初參馬祖道一,後拜石頭希遷為師,又折回馬祖道一處契悟。


佛教高僧馬祖道一是禪宗最主要宗派洪州宗的祖師。據史料記載,馬祖俗姓馬,又稱道一、洪州道一、江西道一。漢州什方縣(今四川省什邡馬祖鎮)人,諡號大寂禪師。


對於佛學修行,馬祖主張道不用修,或者說任心為修。認為即心是佛,非心非佛,平常心是道,這是他的佛性思想與實踐的總綱領概括。


馬祖道一讓“頓悟”學說付諸於佛學修行之中,改變了看經坐禪的傳統方式,促使禪僧普遍得以革新禪的觀念和行為。


據史料記載,某一年,鄧隱峰前來求高僧馬祖道一收他作徒弟,馬祖輕易不允,而是尋找機會對他進行考察和點撥。考察過程體現了馬祖道一的佛學觀點和隱峰的開悟過程,我們從中也可直觀瞭解禪宗的智慧。


圖說北京:曾在唐幽州銀山佛嚴寺講經說法的隱峰禪師悟道奇事探秘

▲馬祖道一畫像。


有一天,隱峰推土車而行時,恰逢馬祖伸腳坐在山路邊,路窄不能行。隱峰就對馬祖說:“請把腳收起來。”馬祖說:“已展不收。”隱峰也不讓,就說:“已進不退。”說完就推著車子從馬祖腳上碾了過去。兩個直性子的所為可謂不想而直接行動。


被碾傷了腳的馬祖回到法堂後,讓人找來砍柴的板斧,他提著板斧對僧眾說:“剛才碾傷老僧腳的人,給我出來。”


鄧隱峰於是就走到馬祖大師跟前,伸長脖子,見此,馬大師卻放下了斧頭,不予理會。


原來,馬祖大師知道隱峰的心中是透明的,就原諒了他。而鄧隱峰也因此頓悟,原來一切都應在自然之態,處於自然之態時,人心靜如水,則一切問題可得解,這是宇宙規律的本源,而不能刻意執著,丟棄哪怕再細微的執著,就一定會發現,一切海闊天空,終得心靈的自由,從而獲得人身的自由,與宇宙間規律相合。


圖說北京:曾在唐幽州銀山佛嚴寺講經說法的隱峰禪師悟道奇事探秘

▲唐幽州佛嚴寺遺址照片。


記得,有位禪師講禪時,曾經說過如下之語:


對於禪者,每一個心念、每一個動作,都可以展開在陽光下檢驗。


這一句話正可以作為前面隱峰禪師和馬祖道一大師故事的註腳。


真正已開悟佛教禪師的心靈,永遠都是如冰晶一般的透明,體現出真誠的意味。也正因為有了這種真誠,禪師們問心無愧,心靈得以解脫,獨立於世間,享精神自由並永存於宇宙間。


隱峰拜馬祖道一為師,刻苦修行,不斷覺悟,此後終成一代大師。


隱峰禪師的修行經歷,為後人展示了佛教禪宗的魅力,這魅力不僅在於它的智慧,更在於它的獨特性和坦誠。


在紛繁雜亂的人世中生活的人們,只有具有了一種超然於世的心境,才能夠從紛繁複雜的世界和百變無形的慾望中,讓人們發現自己的真心和誠意是戰勝一切問題的無敵法寶,這無疑是寶貴的人類精神財富。


圖說北京:曾在唐幽州銀山佛嚴寺講經說法的隱峰禪師悟道奇事探秘

▲銀山處風景。


圖說北京:曾在唐幽州銀山佛嚴寺講經說法的隱峰禪師悟道奇事探秘

▲銀山處俯瞰風景。


至此,我想我們應該能一窺些許隱峰禪師,曾在銀山佛嚴寺說法的高深內容了。其實,真正佛學的本源應該是極為普通的宇宙普遍規律的表述,但如何發現和解釋清楚,並認同,這是佛學修行的關鍵了,所以真正的佛學被稱為智慧之學,就是這個道理。



細讀正史也輕鬆,文尚清新易懂,圖尚高清真實。 本號致力於解密歷史的細節,兼而訂正一些人們觀察歷史時,由於不實傳播而產生的誤會,努力提供高清並真實的歷史圖文。敬請關注,持續解密歷史的細節中。原創作品,版權所有,謝絕抄襲轉載。引用時請註明出處。#北京之美# #跟我環遊世界# #423閱讀日# #423頭條知識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