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坦廠中學承受的非議,該到此為止了

又是一年高考,每每這個時候號稱“高考工廠”的毛坦廠中學,總會走進人們視線。“百里無網吧”,“家長旗袍助陣”,“36輛車出征送考”,

每一次熱搜讓毛坦廠中學聲名愈甚的同時也讓其“高考工廠”的標籤愈加入骨,甚至開始成為很多“明白人”攻訐素質教育問題的活靶子。

毛坦廠中學承受的非議,該到此為止了

“死讀書”,“監獄管理”,“只為分數,沒有其他追求”,“考上大學也沒什麼用”等等此類言論在有關毛坦廠中學的熱評中屢見不鮮。這些頭腦清晰看客彷彿都變成了憂國憂民的大俠士,他們大力批判著毛坦廠中學的高壓環境;他們呼籲著要教育要改革,要全方面發展;他們吶喊著不要做分數的奴隸;他們告訴著其他人:人生不必只有一個選擇;甚至他們用殘酷現實真情傳教:讀書無用論。

然而,無論這些言論看起來有多麼“真知灼見”,又有多麼“高瞻遠矚”,在我看來都是譁眾取寵。拋開國情的大背景去談教育的改革本就去耍流氓,夾雜著個人不如意的普世價值更是無知者無畏。這些熱評者心態無外乎這兩種:

其一,高屋建瓴的批評制度和國情,把自己的失敗歸結於大環境的不如意

或許這些人對曾經自己錯過高考這輛大學直通車而心有不甘,他們內心或許也向往大學生活,他們或許也羨慕大學文憑,但是他們錯過了,對於得不到的自然認定為不好的

所以他們想要去宣揚這些應試教育出來的分數機器其實完全比不上他們,他們甚至引用諸如“有些人讀書出來依然混得很差”,“我老闆初中畢業身家過億”此類的讀書無用論去安慰自己沒讀書其實也很好,去讓自己的不如意沒那麼不堪。但是啊,這些人殊不知:那些讀書出來混的很差的人,如果他們不讀書,他們會混的更差;那些不讀書便成功的人他們如果讀書,會更成功。

毛坦廠中學承受的非議,該到此為止了

​ 知識改變命運,不是給你黃馬褂,只是給了你登天梯。

把個人失敗歸結於應試教育的人,把個例當作常例,把偏見當作真理的人說到底都是喪失了生活的勇氣,庸人自擾。

其二:相比於讀書無用論的無知,另一種言論則顯得有些“朱門酒肉臭”了。

他們都在為你好,他們善意覺得孩子太辛苦,他們不理解如此高壓的意義,他們甚至站在高處覺得小題大做,他們只是覺得這些孩子不該這麼辛苦,不該喪失天性。

那只是因為這些人的資本和背景讓他們天生就有很多選擇,畫畫,唱歌,經商,留學諸如此類。但是對於更多像毛坦廠中學的學生來說,高考是他們唯一的登天梯

毛坦廠中學承受的非議,該到此為止了

要知道,中國目前依然有近4億農村家庭,這意味著這些家庭中的絕大數孩子無法像城市中的學生一般,從小德智體全面發展,他們沒法享受精英教育。他們之所以必須要拋棄娛樂,拋棄出去看這個世界的條件和時間。只是因為高考是他們離開故土的唯一途徑,只有通過高考,他們才能更好地看這個世界。

儘管對他們來說,這之後可能會有不適應的陣痛,甚至會被嘲笑和鄙視。但是,對於這些學子,對於這些拼搏在人生路上的高考生們,我們應該給予的是祝福和期望,無論是此刻還是往後。

人生總是不平等的,但每個人對於美好的追求都是一樣的。

毛坦廠中學的存在是社會的縮影。拋開無謂的爭議,只有當整個社會能夠真的認可這些學生的努力時,當所有人都能夠包容他們在大學乃至今後的人生中的窘迫和格格不入時,我們的教育和社會才會得到進步,那時,毛坦廠中學或許會得到正名。

加油,高考生們!

毛坦廠中學承受的非議,該到此為止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